APP下载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2016-05-30王维薇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重情太史公项王

王维薇

中国历史 “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思想根深蒂固,而太史公司马迁书成《史记》却 “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正如《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太史公认为,项羽是一个悲情英雄。

《项羽本纪》当中,太史公已经鸿篇巨制项王那 “学万人敌”的远大志向,项王那“取而代之”的胸襟抱负,项王那“破釜沉舟”的非凡勇气,项王那“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的恢弘气场。抛开个人的表现,放眼历史长河中看项羽,他依旧杰出,如皓月当空。秦末如果没有项羽这样的历史人物出现,当年的反秦斗争将进入低潮,秦王朝的统治得以“喘息”而沿续。反秦斗争尽管此起彼伏、如火如荼,但没有一个非凡的强有力的领袖,反秦武装何时可以重整旗鼓推翻秦王朝亦难以预料。秦末的时势为项羽提供了展现非凡天才的大舞台,而项羽的个人魅力又反作用于时势,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翻看中国历史典籍,能取得项羽这样的历史地位的人物凤毛麟角。那么又是什么让项羽成为了这样一个极有争议又被人赞同的历史人物呢?那可能是很多做学问的大师们研究的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仅仅依据课文《项羽之死》来浅谈一下,项羽的故事为何源远流长。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样的话历来都是为那些缠绵于个人情感而坐失天下的人写的挽歌。霸王别姬,千古绝唱。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则夜起,饮帐中……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曲《垓下歌》唱断了多少柔情与愁肠!后来的《楚汉春秋》载:“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如此成熟的五言诗歌,在楚汉战争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该诗当为后人之伪作。但确也反映出虞姬的心声。虞姬的结局《史记》没有记载,可能性最大的是她自刎了。鉴于虞姬对项羽的忠贞爱情,就算不是爱情,也是极致的英雄崇拜,使她不愿拖累项羽,让其放开手脚突出重围。面对这样的悲情时刻,手下将士更是无人仰视,不仅仅因为将士们已经肝肠寸断,更因为他们不忍心看到心中的英雄虎目垂淚。“霸王别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段缠绵悲壮的英雄美人佳话,让人羡慕与赞叹!项羽是少见的悲情英雄,是粗豪与柔情、勇猛与重情水乳交融的奇男子。《垓下歌》反映出这位叱咤疆场的盖世英雄的重情重义的另一面。

天下黎庶,往往在君主眼中,不过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所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仿佛成为了争天下的英雄们必须要有的气概。可项羽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给很多严格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冷酷史学家们的感觉似乎更多是妇人之仁,鼠目寸光。

“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陈胜说过,刘邦等也说过。但“毋徒苦天下之民”出自项羽之口,则反映出项羽更高的思想境界。我们从项羽在荥阳隔广武涧对刘邦所说的话,和在自刎之前“欲东渡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矛盾心理中对乌江亭长所说的话,可窥其荣辱观。

《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项羽“卒困”东城“自度不得脱”,既想东渡乌江,又无颜见江东父老,其矛盾心理中所对乌江亭长说的:“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前者项羽想与刘邦决战,目的是尽快结束战争,避免因你我二人争夺天下而让百姓继续受苦。后者矛盾心理中表达了他耻于渡江再起兵,愧于再见江东父兄的心声。其实“卷土重来未可知?”但项羽决心“自刎”以死谢天下苍生。以上这些史实,都反映出项羽以一人独生为耻,以百姓受苦为耻,而以“天下之民”皆生为荣的荣辱观。具有这样荣辱观的人,非英雄难及也!

项羽武功盖世,功业盖世。他从政治权力的巅峰坠入人生的最低谷,其大起大落、重情重义的悲剧人生,千载之下令人敬仰、惋惜与同情。在中国古代咏史的诗歌中,以咏项羽的政治得失内容的诗为最多。产生像杜牧、李清照等诗人的咏史诗名作。而尤以南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脍炙人口。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一书中说:“在一个盛行‘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国度里,竟然还有一个失败的项羽受到后人如此的礼赞,反复的评述。他让人叹息,让人感慨,让人伤感,让人敬佩。他的血性,他的柔情,让人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品评着。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项羽的人格魅力。”谨以王立群教授的这段饱含感情的评论,作为本文的终结。

猜你喜欢

重情太史公项王
“太史公牛马走”
太史公“恤”
太史公“恤”
下乡
重情轻法:法制新闻价值的迷失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陈子龙“诗以复古”的诗歌创作
自勉
重情重意,更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