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经典

2016-05-30赵国臣

教育传媒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玄机兰亭序名士

赵国臣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不但成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不可替代的媒体与载体,而且书法领域人才辈出、经典闪烁、引领风尚、启迪后人。

《兰亭序》,又称《兰亭雅集》《兰亭诗序》。说起《兰亭序》,人们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是书法作品,是“天下第一行书”。这是不错的,因为作为书法行书的经典,《兰亭序》至今令人无法企及。但《兰亭序》又不仅仅是一幅书法经典作品,还包含着极其丰富、或隐或现的时代信息。更加特殊的是,不理解她所富含的深刻思想志趣、复杂时代信息,就不可能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所呈现的书法巅峰艺术。

美感与教化这两个翅膀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当然,这是书法作品与美术作品的不同之一。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艺术经典宝库中,《兰亭序》无疑是中国古典审美艺术中书法载体的典范,也是浓缩了魏晋时代风云变幻、社会面貌和文化变革的“小百科”。可谓是“一幅《兰亭序》,半部魏晋史。”对此,“前人之述备矣。”但大都从单纯的书法艺术角度解读。因此,要全面理解这一经典,需要首先从内容上读懂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作者其人

《兰亭序》作者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法行书书体的创始人。王羲之出身于显赫的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家族。这个家族,与西晋和东晋执政的司马氏集团密不可分。其曾祖父是西晋王朝的重量级人物;他的从伯父王导、王敦和父亲王旷,是辅佐司马睿登上东晋王朝皇位的直接策划者,前两位更是司马睿一文一武两个擎天巨臂,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君臣共治”体制的先河,史称“王马共治”。只不过是后来王敦反了。王羲之不但出身于仕宦家族,而且是书法世家、玄学世家。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代,但同时又是文学自觉、艺术巨匠云集丛生的时代。这些深层状况,都在《兰亭序》中尘封着、蕴含着。

从各方面史料记载得知,王羲之简要履历如下:

公元303年出生。父亲王旷。母亲卫夫人,与书法家卫夫人是两姨姐妹。从懂事起,王羲之便跟随姨母卫夫人卫铄学习书法。期间,西晋史上加速王朝灭亡的“八王之乱”中的三王开始叛乱,西晋王朝摇摇欲坠。7岁时,跟随有“东晋书画第一人”之称的叔父王廙学习书法。11岁时,父亲奉命领兵平叛,兵败后不知所终、没了下文。此时,“八王之乱”越演越烈。部分少数民族领袖趁机起兵自立,“五胡乱华”拉开序幕。占全国人口六分之一的江北百姓,为避战乱纷纷南迁,出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流民。王导、王敦则加紧筹划扶持司马睿经营江南。14岁时,西晋灭亡。15岁时司马睿在王导、王敦拥戴下于建康(今南京)建立了西晋王朝;而王氏家族在前两三年就已经同西晋大的士族一样先行南渡,王羲之举家跟着伯父王导住进了南京夫子庙旁的“乌衣巷”。邻居还有后来的谢氏家族。故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说法。

25岁时,被任命为秘书郎。27岁时,太尉郗鉴派人到王氏家族选择女婿,正襟危坐的一个没选,偏偏选中了在东院床上坦胸而卧、满不在乎的王羲之做女婿,将爱女郗璿许配给了他。这就是“东床快婿”成语的由来。夫妻两人相伴终生,生育了六子一女。29岁时,任临川太守。31岁时,任参军、长史。37岁时,任宁远将军、江州(江西九江)刺史。38—44岁时,赋闲在庐山潜心于书法艺术。此期间,朝廷曾经先后召他入朝任侍中、吏部尚书,都被他一一谢绝了。46岁(348年,即永和四年)時,从江州返回建康,被任命为护军将军。但“不思在京”,反复要求外放。50岁时,(352年,永和八年初),终于请求成功,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51岁(353,永和九年)那年的上巳日也就是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在兰亭组织41名情投意合的文人雅士参加“修禊”和“雅集”活动,别出心裁地搞“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其中26人得诗37首,包括前余姚县令、会稽谢胜在内的15位不能作诗的人,各罚酒3斗。谢安提议,要出诗集,请王羲之和孙绰分别作序。王羲之乘着微醉,现场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52岁(355,永和十一年)时,由于同顶头上司,时任扬州太守(掌管京都、会稽诸郡)后任丞相的王述不合,主动称病辞官、举家搬出“乌衣巷”南迁会稽。53—58岁(356—360)时归隐于山阴、剡中(今浙江嵊州)。59岁(361)去世。

《兰亭序》问世之时,是王羲之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拐点。因此,其中包含着他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五味杂陈的独特体味。就书法而言,是他自创“妍美流便”的新体行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此后则是草书还在日益精进,直至去世前,由于辞官归隐、摆脱烦恼,“我写我心”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巅峰状态。部分作品收进了《十七帖》,其中以《丧乱帖》最能体现其书法自然洒脱的“妍美优雅”艺术风格。

由此可以观察到,王羲之的出身家族、从政仕途、书法之路乃至《兰亭序》,都与那个时代紧密关联。可以说,王羲之走过的历程是那一时代的一个缩影;《兰亭序》则是那一个时代浓缩的“小百科”,是记录那个时代的重要媒体。

二、深刻背景

王羲之所處的两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复杂的时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动荡与战乱的根源,是第一任皇帝晋武帝司马炎自己埋下的。本来,从秦王朝到汉王朝,都吸取了周代分封制造成的各个诸侯国势力割据难制的教训,实行了郡县制,即便是封王封侯也是虚封、没有王土和王民。只有东汉末年曹操受封的魏公、魏王是实封,结果尽人皆知,曹操代汉自立!但司马炎却误认为,他取代魏氏集团称帝,是因为魏氏家族没有实力相助。所以,执政当年就开始封王,将皇族中的27人分封为王,并且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按照王国大中小的规模许可拥有军队多寡。大的可有三军,兵五千人;中等的可有二军,兵三千人;小的可有一军,兵一千五百人。他希望这些有实力的王侯能够保卫皇权。结果是,司马炎去世一年后,皇后贾南风政治野心迅速膨胀,联合楚王司马瑋杀了太傅杨骏。导致其他的七王相继发难,政治动荡、骨肉相残,历时整整一十六年①,晋怀帝司马炽即位。但国家已经虚弱不堪,外敌趁势入侵,十年后西晋灭亡。从此,中国分裂为南北朝。江南是东晋偏安的一隅,江北中原地区则陷入无止无休的战乱,哀鸿遍野、白骨遍地、惨不忍睹。

二是大肆杀戮,镇压异己。因为从曹魏政权到司马氏政权,都是用了同样的办法:威逼前朝末帝拱手交权,所以这些不光彩的做法难免会遭到社会严厉抨击。为了控制局面,两朝都大开杀戒,对于起兵谋反的、煽动闹事的、抨击诽谤的,一律格杀勿论,那些管不住嘴巴的“名士”,都做了“刀下亡魂”,史称“天下名士一时减半。”从此,社会消停了,但是朝野“噤若寒蝉”。司马昭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扫清称帝的一切障碍,结果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只是,司马昭还没有来得及改朝换代、黄袍加身就死了。儿子司马炎废掉了傀儡皇帝曹奂,正式称帝,国号为“晋”。晋朝镇压异己丝毫不逊于魏氏集团,“八王之乱”就更加残酷了。

三是玄学盛行,崇尚“清谈”。血淋淋的现实,使社会名士们普遍远离了社会,因人而异地寻找到了“自保之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将儒家济世情怀藏得严严实实,从庄、老学说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同王羲之祖上的重要人物“竹林七贤”之一的清谈名士王戎整日饮酒清谈、不涉政治,“口不臧否人物”“必日夕而返”。即便是写诗,也“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不留小辫子。他的《咏怀诗》中“临川羡洪波,同始异支流”这样的诗句,只有走进其内心深处才能懂得。朱光潜先生评价他的《咏怀诗》是“中国最沉痛的诗”。因此,才会出现那一时代名士的“另类行为”,像刘伶以车载酒、走哪喝哪,吩咐下人“死便埋我”;嵇康放下笔墨、远离琴台,隐蔽起来“抡锤打铁”,“放浪形骸”到了如此地步!从此,“匹夫抗愤,处士横议”的局面销声匿迹,谈玄之风充斥着整个社会,从东汉评议时政的“清议”,转为魏晋超脱世俗的“清谈”。这一切,《兰亭序》324个字中,或明或暗地都有提示,这也正是包括“天下三大行书”在内的优秀的书法经典作品,不同于美术作品之处,它的艺术价值作用与内容教化引导作用永远并存。这是我们书法研究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介绍这一段历史绝不是节外生枝,而是揭示出“两晋”时期也就是《兰亭序》产生所透露出了一系列重要玄机的深刻社会背景。否则,今天我们对于《兰亭序》描述的名士雅集、“畅叙幽情”“悟言一室”“放浪形骸”“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齐彭殇为妄作”等,就无从理解其深刻含义。

四是文学自觉,艺术创新。魏晋时代,政治虽然动乱,但是由于儒家学说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庄、老学说大行其道,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文学自觉”,将儒家治理思想下的质朴端庄风尚一扫而去,开始了远离现实的玄学艺术化,崇尚“人物品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唯美”时代,把“审美意识”拓展到了各个文化艺术领域。在书法领域,开始给予源于民间实用化书写的行草书体以空前的重视、发现了其美的价值,而且在经过千锤百炼成为名副其实大家的王羲之的直接推动下,使行书书体终于成为一种“妍美流便”的创新书体,得到举世公认。而《兰亭序》的问世,则是把新书体行书艺术美推上了“巅峰”,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称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也因之而被世人尊为“书圣”。

三、内含玄机

书法,是汉语言文字书写的艺术化,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不可替代的载体。这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含义:一是汉语言文字书写的艺术化。主要体现在,点画的笔墨美化性表达、结体塑型的艺术化再造、章法布局的意境化营造;二是承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不可替代载体。书法记录了那一时代特定的社会发展变化的讯息,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精神熏陶涵养的作用。这种承载时代信息的独特功能,是“书画同源”的美术藝术所不可比拟的。要真正走进《兰亭序》这一经典,必须从这两个方面读懂她、领会她、欣赏她、借鉴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厚重的奇特经典,时代的浓缩“小百科”。长期以来,历代对于《兰亭序》的关注往往专注于作品的传世传奇和书法技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读懂《兰亭序》,更谈不上深刻理解了。众所周知,《兰亭序》作者为“书圣”王羲之。无论何时何地,全面系统地讨论、认识、领略、欣赏这一经典作品,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公元353年前后那个充斥战乱和灾难的纷繁复杂时代。否则,只会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幅《兰亭序》,不尽古今情。《兰亭序》是诸多经典书法作品中,包含那一时代信息量最大、最全、最深刻的独特艺术作品。《兰亭序》绝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经典型书法艺术作品,她寓含了那一时代令后人襟怀激荡而又扼腕叹息、掩卷沉思又激动不已的丰富资讯和玄机;她绝不仅仅是一幅顶级的书法艺术作品,而是承载着深刻的时代政治和文化因素,承载着那一时期上层社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追求,寓含着那一时代的文化氛围和风尚,闪烁着那一时代的艺术变革追求的强烈信号,寄托着作者清高自许、不逐流俗、匡正时弊和追求艺术的情怀,蕴含着渴望激浊扬清的人文抱负但又无力扭转社会生态的复杂矛盾,体现着作者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骨鲠”忠直性情。因为作者的志趣和艺术才华拒绝趋同、高度自觉,所以作品打着深重的、多元的、复杂的时代烙印。这一切,都在这幅经典作品中潜藏着、尘封着、无声地呐喊着、仰天长啸着。这一切,王羲之都在《兰亭序》的324个字中,给后人留下了或明或暗的信息和痕跡。从这个意义上讲,《兰亭序》可以说是“两晋时代的小百科”。如果今天的我们,还只是盯住书法的技艺、直译或者意译过来的文字内容,就永远停留在了肤浅的层面上,愧对于这一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蕴含着特殊书法深层奥妙的巅峰巨制,也辜负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以“骨鲠”著称的王羲之。

清新文辞暗含心中矛盾,字里行间充满复杂玄机。今天,我们深度审视、全方位解读发现,《兰亭序》作为经典中的独特作品,主要包含着“九大玄机隐秘讯息”。抓住了这九条线索,就抓住了解开《兰亭序》奥秘玄机的钥匙。因此,深度认识和领略经典《兰亭序》,要跳出单纯的书法技术层面的限制,从全新的高度、更宽的视野、更全面的角度加以分析,找出可以感知、可以学习、可以借鉴的规律性的内涵。

今天,探讨和认识这样一篇非同凡响的历史经典,目的就是从中获得历史借鉴、警示思考、规律认识和创新启示。可以说,真正深入进去读懂、领会了她,会使得仁者得仁、智者得智。治国理政者,可以得到济世安邦的镜鉴;为官从政者,可以得到人间正道的召唤;修身立业者,可以得到取舍义利的警醒;热爱书法者,可以得到提升境界的启迪。

第一个玄机:“永和九年”“修禊事”背后,是东晋时期“王与马、共天下”的国家治理体系日渐式微的玄机。

●“永和九年”时东晋王朝已经建立34年,与北方划江而治,北方十六国开始轮番上阵、战乱频仍、生灵涂炭;东晋王朝偏安一隅,统一无望,济世者报国无门,弄权者大行其道。

●“王与马共天下”的君臣共治,已经辉煌不再。

●“暮春之初”,生机的背后,难掩心境的忧郁。

第二个玄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的背后,是“王羲之主动外放、远离朝廷斗争漩涡”的玄机。

●组织者的特殊身份——出身名门士族。士族,就是世代读书做官的望族,这是魏晋时代门阀制度的产物。此次召集人王羲之,刚刚调任会稽郡,出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出任的复杂背景。看穿了朝政中的尔虞我诈,因此“不乐在京师”,反反复复主动请求外放、远离政治漩涡。

●“修禊事”,名义为“修禊”祭祀、祓除不详,主要议程则是“雅集”抒怀。

第三个玄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背后,是召集人王羲之的特殊身份、社会威望、出众才学、书法地位、家族影响的玄机。

●名副其实的“群贤”。

●跨代志趣的“少长”。

●“毕至”“咸集”,透漏出王羲之的巨大社会威望,并不是靠权力、家族势力,而是卓越的才華和高深的书法造诣。

第四个玄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背后,是儒衰道盛、崇尚“清谈”的玄学盛行玄机。

●“一觞一咏”,不是修饰性辞藻,揭示了“兰亭雅集”不同于极富盛名的石涛“金园雅集”之处,即“曲水流觞”。

●“畅叙幽情”,点出了那一时代儒家“礼崩”、老庄盛行的社会风气。“幽情”背后的“清谈”成为时尚,王羲之作为崇尚道家的名士,难以免俗。

第五个玄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背后,是玄学同文学艺术结合、文学自觉的时代艺术取向玄机。

●透露出魏晋时代超脱现实社会对自然世界作哲学式思考,是玄学的特征。而魏晋玄学畅行的载体,是“清谈”“唯美”。

●透露出魏晋时代两大时尚:“清谈”“唯美”。因为“清谈”,才有这次雅集,才有了脱离现实世界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因为“唯美”,才有这样优美的文采和修辞。

●魏晋的“唯美”,重点在于按照玄学的指引、探究“真意”。正如名士陶渊明所写的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玄学在诗歌艺术中的鲜明映照。玄学的终极目的,是追根溯源、探究真意。正是这种超越实用的玄学引导,才给书法从实用化向艺术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时代性的驱动力。才有可能去用审美的意识,去处理写字式的“点画部首”“结体塑型”“章法布局”“笔法气韵”,才将自然界的自然美经过书法家哲学式思考加工转化为抽象的艺术性自然美。这里的规律,就是《老子》所揭示“道法自然”的“道”,崇尚的是内心世界的“纯净自然”。本质特征,则是“自然”“自由”“美丽”。

●清谈,通俗地讲就是辩论演讲。魏晋时代,社会上“清谈”成为风尚,视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代表着士族文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清谈”,相对于社会现实中的“俗事”而言,也称为“清言”,当时的士族名士阶层以老庄学说为遵循,脱离现实、空谈玄远,回避复杂的社会现实,不去关心纷争战乱、民生疾苦,不谈治国理政、民生疾苦、富国强兵,否则就会被讥讽为“俗人”“俗事”。“清谈”注重义理是否高深、才思是否敏捷、谈吐是否动人、姿态是否优雅。后人对它的评价一语中的:“虚无之谈,尚其华藻”。

●名士、风流。名士,起源于战国时代,东汉末年盛行。原本是指士族中的“精英”群体,主要是指天下闻名之人。魏晋时代,“名士”“风流”总是连在一起的,叫作“英雄真本色,名士自风流”。需要澄清的是,“风流”不是寻花问柳,更不是下流,而是指个人风采的“风度”“派头”和人生态度。表现为恃才傲物、卓尔不群、任性脱俗、不屑俗事、不拘礼节、风流倜傥、放浪形骸。所以说,魏晋风流也就是魏晋风度。怎样可以成为名士?东晋名士王恭②回答最简洁,只要是无所事事、整日饮酒、熟读《离骚》就成。但是总体而言,各个时代还是有一定差异,汉末名士看中气节;魏时名士追逐放浪狂傲,个性张扬到了极致,这当然同那时的政治肃杀氛围有关;东晋名士崇尚玄远清谈、超脱现实。共同的特点,是各具鲜明的个性。如前秦皇帝有个谋士叫王猛,一边纵情高谈阔论一边抓虱子,“扪虱而谈”即由此而来。

第六个玄机:“若合一契”“临文嗟悼”的背后,是个人生平的书宦双轨玄机;《兰亭序》中感慨道:“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段话的意思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暗含着“吾为逸民之怀久矣”的心绪。王羲之这种感慨,很少有人能够听得懂。

第七个玄机:“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的背后,是为活动所得诗歌集结出版作序的玄机。首先是 “诗歌集”的一篇序言。因书法而流传千古,以至于因“天下第一行书”的耀眼光芒而遮蔽了其作为诗歌序言的优美散文的璀璨,甚至于使后世的人们只聚焦于书法艺术而常常忽略了文章的优美。值得注意的是,从文学角度看《兰亭序》作为诗集的序言,属于“散文”,绝对称得上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非常高的佳作,有着三大鲜明特征:

●一是思想观点骇世惊俗,直冲“清谈”时弊。

●二是文风文采清新简约,直冲“浮华”文气。

●三是结构逻辑清晰合理,体现了出世、入世的契合统一,以自身的深情和超迈匡正了“魏晋风流”的消极避世一面。

第八个玄机:即时书写、涂抹痕迹的背后——是现场乘兴挥笔写就、心手双畅。留下了“三大讯息”:

●一是现场写就、我书我心。涂改痕迹历历在目可以为证;意境深邃,美得感人、美得高雅、美得极致、美得传神,完全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自然流露、达到了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最高境界。

●二是行书书写、妍美优雅。没有用已是造诣高深的楷书、草书书写,而是用更加适宜此心此景的自创新体行书书写,昭示“妍美流便”的行书书体横空出世、惊艳书坛。十年磨一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中国书法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

●三是时过境迁、难以企及。这方面,后面还将再详细介绍。(未完待续)

注释:

① 即史书所称“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長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

② 王恭(?-398年),字孝伯,小字阿宁,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晋大臣、外戚。

猜你喜欢

玄机兰亭序名士
《世说新语》里的三种名士
江陵愁望寄子安
《世说新语》:在奇闻轶事中感怀魏晋名士风骨
书法作品
天文学侦探系列——古文中的玄机
《王羲之 兰亭序》
刷牙中的“玄机”
名士雅趣——谈王镛砚铭艺术
王羲之书兰亭序
在常识中破解历史的玄机——一节初三复习课泛起的联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