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创作中“视觉差”的简要理解
2016-05-30孔俊
孔俊
【摘要】:眼睛是认知世界的窗口,通过眼睛的观察而去发现。有句话说的好:“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你看不到的未必不存在。”,所以眼睛得到的客观反映未必都是正确的,有时候也会欺骗你。艺术家也一样,通过眼睛去观察发现事物,之后再描绘出经过整理后的内容。在这过程中艺术家通过眼睛去观察客体时就会出现“视觉差”,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物理现象,生理现象等。但是就是这种视觉差的出现使得艺术创作有了更为独特的气息,无论正确的客体投射或是差异化的客体投射都为艺术家得到的创作元素提供了特别的信息,经过加工组合后所产生的画面效果和艺术气息则独具一格别有意味。所以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视觉差的产生有时是一种“破坏”而有时又是一种“锦上添花”,我们要承认和利用这种视觉差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好的客体元素和表达手段。
【关键词】:物象;视觉感受;朴素印象;视觉差;假性视觉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①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说明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永恒的流动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的或是看不到的“存在”都在以“时间”亦或“物质分解”的方式流逝或是变化着。当我们眨眼的一瞬间存留于脑海中的“记忆”便有了唯一、不可再生、不可逆转、或回复等特点。
眼睛作为认识世界的视觉窗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象”通过眼睛的捕获存留于大脑之中产生了“记忆”。这种“视觉感受”是人类生理、心理冲动的最基础“视觉”因素。在人们用视觉把握对象的时候,他们所获得的是对对象的整体关系的总体感受,这种整体性是在一瞬间得到的,而不是通过整理和抽象得到的,我称它为“原始视觉感受”亦即“朴素印象”。
人们通过眼睛认知世界,得到的“印象”存留于脑海中,起初都是原始的感受即连续性的画面,当形成记忆的时候或许已经失去了所谓的连续性而变成断续的画面,这些都是经过整理加工过的视觉感受,所以也叫记忆。经过长久的时间之后,这些仍然被保留的画面与最初的“原始视觉感受”有了差异,这也是“视觉差”的一种表现。这中表现的特征之一就是人脑存留画面的删减功能,从“第一眼的接触”而来的“视觉感受”一旦进入人脑完成“存储”之后,两种画面之间必然形成一种“视觉差”,就是说你看到的和存储到你大脑之中的画面绝对是有所区别的,而不是所谓的“一比一复制”,这也是人脑机能的特性决定的。
艺术家作为描绘自然界而表达情感的执行者,其艺术创作这一块最能体现“视觉差”的存在。我们知道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素材的来源是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可见的生活,这些原始素材在创作之前仍然是具有“原始视觉感受”的,当上升到创作中的时候无论怎样的“描绘”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一比一”的再现效果。这就是“视觉差”所决定的结果。
艺术创作中的“视觉差”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其物理性差异,大家知道要创作就要“看到”,看到的你才知道是不是你所需要的画面,你所需要的素材,这样你才能通过加工整理进行创作。由于光、雾等自然因素的存在,艺术家所看到的物象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所受到的影响会使其发生“变形”,这时会给艺术家一种错误的视觉传达,当被认知后的物象“完全”展现在“载体”上时,其实并非真实的“完全”。这种与真实有所差异的“视觉物象”反而是一种极好的状态,产生的姿态或是艺术效果让人欣喜,当你试图扭转这种“假性视觉”让真实还原时,或许你所看到的这种“极好的艺术效果”就会消逝无踪。
艺术家在创作中对“原始视觉感受”下的物象的修改、加工,使被复制到载体上的物象具有了艺术性而成为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这种被“创作”出来的物象同原始视觉下的物象具有显而易见的差异。原始视觉感受下形成的“视觉差”具有直接性,原始本质的体现等同于“未加工”的物象,而“视觉差”下的物象是被艺术家加工处理融入艺术手法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同原始物象本身相比这种“作品”里的物象具有丰富性,可修改性等特征。
“视觉差”的重要主导因素亦有心理作用下的“错觉”。物象在被艺术家搬到载体上形成作品后,两者之间的“视觉差异”,真实存在与创作存在之间的对比而言,无论结构上的、外形轮廓上的、色彩上的等等的变化与差异,也加入了心理因素下产生的“视觉差异”。主要是指,艺术家在观察到原始物象时产生的心理暗示(一种状态)导致观察到的物体发生了视觉上的“变异”,而这种变异可以视为某种“假性视觉”,即贡布里希②所说的“错觉”。这种心理暗示产生的错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发生在艺术家受到某种干扰时心理暗示诱使视知觉即“眼睛”产生了“假象”。也可以说是欺骗了眼睛,导致物象在载体上展现出来的与“完全”有所差异,这也是创作视觉差产生的原因之一。这时,我们不必理会,暂且眼睛被“欺骗”。这种“善意”的欺骗带给了艺术家创作中的激情与成功的作品。线的变形、结构的变形、轮廓的差异、色彩的偏差等都已无所谓,这种视觉差的产生有时是一种“偶然”有时却是一种“明知而故为”的行为。
或许有人说摄影可以产生“一比一”复制效果,乍一听是个理由。其实同样受到光线、或是镜头产生的“畸变”的影响,产生的被复制的物象也会有“视觉差异”。唯一可能的或许就是无限接近“原始物象”的状态,无论如何都不会达到绝对的“一比一”,这种视觉差的存在是无法消失的。
通过视觉感知传导形成的“物象”,被感知后在人脑形成“画面”此时未加工处理的则为“原始视觉感受”。这种被初次感受到的物象带给艺术家一种冲动,无论是形、色、亦或独特的结构、文理、光感等等,这时艺术家所具有的的创作欲望便都来源于此。这种最初的冲动是创作的最直接动力,如果说此时映入眼中的“物象”还不足以让艺术家快速的决定下来,那么在接下来的深思熟虑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时,便进一步拉大了“视觉差”。本能的复制物象于载体上形成的作品,这作品中被“复制”的物象才具有“原始性”,才能无限接近物象本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也就是所谓的“一比一”,但无论如何仍然无法达到“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复制。“视觉差”的存在决定了艺术创作中的物象本质是无法“完全”“完美”“真实”再现的。
但是艺术家可以利用“视觉差”为自己的创作所用,不管在观察物象时得到的正确的画面还是变异的画面,都可以用来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一方面如果观察细致而得到的几近“一比一”的效果时,这些可以甚至直接投射到画布上作为创作的元素,因为这很好的“复制”了所观察到的客体,虽然无法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制,可却也非常接近“真实”,让人信服可以看到艺术家为大家提供的直接的,“原始”的景象。另一方面如果观察到的物象出现了“变异”时,这也确是艺术家应该欣喜的地方,有时候直观的表达物象生成画面时会给人真实的感觉,可也让人觉得缺少某种激情。这时艺术家可以通过观察到的“变异”的“物象”作为创作的素材,再加入主体的情感,结合独特的艺术手法,有可能就会创作出截然不同,别具一格,具有非常独特,鲜明特征的艺术作品。所以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遇到的“视觉差”的出现,既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错误”的链接,同时也是主体创造者与客观物象之间的“完美结合”。
注释:
[1]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据说,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2]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英国美学家和艺术史家。1909年3月30日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后移居于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早年受教于维也纳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11月3日在英国逝世,享年92岁。他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有许多世界闻名的著作,其中有《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和《秩序感》等。
参考文献:
[1]《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 曹晖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2]《艺术与错觉》(英)E.H.贡布里希 著 林夕 李本正 范景中.译.湖南科学技術出版社 2009年2月版
[3]《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法)吉尔·德勒兹 著 董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