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PPP模式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6-05-30岑廷义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年6期
关键词:PPP模式施工企业机遇

(广西建工集团 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实施PPP模式对施工企业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是挑战,施工企业应采取适宜的对策,科学、理性地参与其中。文章分析了PPP模式发展现状及前景,阐述了推进PPP模式的发展需解决好的几个问题,并就施工企业如何应对这种新型管理模式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PPP模式;施工企业;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6-0177-03

PPP模式,即公私合作,指在政府和社会资本方面,针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以特许经营权为特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据统计分析,目前全国各地推进的明确采用PPP模式的项目总投资已超过數万亿元。作为PPP模式的重要参与方之一,施工企业面临怎样的机遇、风险和挑战,本文就上述问题简要谈谈一些看法。

1 PPP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PPP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风险共担、分享技术和资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分享收入、共同受益,追求共同目标,获取资金使用价值,节约项目生命周期成本的商业模式。从PPP模式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其重要性不断提升,但机会和挑战并存。关键是推进相应的改革和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0—2012年,我国私营部门参与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达1 064个,投资总规模为1 193.3亿美元。从实际运营的情况看,只有4%左右的项目被取消或遇到困难。参与投资的类型为特许经营、并购、绿地项目、管理和租赁合同4种。

2013年以来,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体制政策步伐明显加快,PPP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央政府在非立法性文件中决定向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开发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开展城市管理设施和综合管廊建设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试点;以政府和企业资本合作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管廊建设的企业,可以探索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债券等市场化方式融资;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完善特许经营制度,研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作为银行质押品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投资基金。而且,在立法性文件中明确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的表述,为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环境基础。PPP模式的相关立法也在推进之中。

基础设施需求的快速增长与政府有限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已经推动基础设施领域向社会资本的进一步开放,为PPP的发展开辟了方向,制度环境和金融市场发展正朝着有利于PPP发展的方向演进,国际市场的发展和各国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加深我们对PPP模式的认识和了解,后发优势使我们在推进基础设施投资领域PPP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

2 推进PPP模式的发展需解决好几个问题

2.1 做好顶层设计,解决社会资本不敢投资的问题

一是大力弘扬契约精神、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优先解决一些地方政府信用度不高、骗商坑商的问题。

二是制定出台投资者权益保障法,使投资者的权益受到公平、公正的法律保护。

三是加快建立公共服务类商品的价格形成法规规范,理顺各类资源、商品、服务间的比价关系,使公共服务价格制定过程中的成本监审、公民听证等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使社会投资人通过投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能够取得相应的回报。

四是再破除一些市场壁垒,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一些资质标准的审批权限应下放给行业协会,让更多企业具备主体资格参与市场之争。

2.2 营造良好的环境,解决社会资本愿不愿、能不能参与的问题

一要坚决摒弃所谓“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愚蠢理念。弘扬“投资赚钱,天经地义”的商业文化,以及“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培育PPP生根的土壤,只有重义守信、践行契约,才能富商云集、繁荣昌盛。

二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简化事权,提高办事效率。一个PPP项目的运作,需要多个部门参与,九龙治水,不论是项目交易,还是项目执行,相互交叉、相互制约的事情较多,效率比较低。可以授权一个部门(公司)对接,这样效率会提高很多。

三要真正发挥市场化力量的作用。政府要着重在选好投资人、签好合同和强化依法监管上下工夫,而在项目运营上,要放手让投资人去经营和管理。

四要继续盘活存量资产,下工夫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2.3 施工企业要克服短线思维,从体制上解决“短期行为”思想障碍

在战略上要建立长短结合、协同发展的企业战略。施工企业长期经营一次性施工总承包,周期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经营上的“短线”思维。而PPP项目,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因此很多企业不愿介入。然而,工程建设毕竟有穷期,施工企业产能过剩是迟早的事,而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恰好是永不衰竭的业务,与建筑施工业既紧密关联,又长短互补,是天然的绝佳业务组合。目前,PPP模式刚刚开始,施工企业应抓住机遇。

在财务核算上要有所变革,在PPP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合理摊销成本。目前,对于特许经营项目,成本摊销是在特许经营期内按时间或工作量直线摊销法摊销,而对于投资额中的贷款利息,则是按照实际发生额进入当年成本。这样,项目初期的运营成本负担了绝大部分的财务费用,造成前期亏损,而后期盈利大幅增加。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将项目初次建造或购买投资加上还贷期间全部利息支出作为金融资产,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按工作量或年限直线摊销,这样有利于避免短期行为。

3 PPP模式对施工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建筑产品价值链分为上游的土地、资金、原材料等的供应方,中游的项目开发、设计、施工等开发建设方和下游的运营方。在工程建设规模处于继续发展阶段,价值链上游及中游均有良好的市场机会;而在城镇化的后期,随着建设规模递减,上游及中游业务将逐渐萎缩,而下游的运营方因市场需求稳定,仍保持良好、稳定的运营收入。施工企业处于价值链中游的末端,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与前端的开发方、设计方均有较大的区别。施工企业为提高市场地位及获取稳定的经营收入,必须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型。

国内外大型工程承包商在运作PPP项目方面已取得良好的成效,如法国的“万喜公司”,2012年的业务收入中,特许经营业务占当年产值规模的17.45%,获取了59.89%的利润空间;国内某以房建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央企,2013年投资带动施工总承包的合同额累计约1 2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合同额约800亿元,所占比例为67%。

采用PPP模式,将由政府作为主体转向由企业作为主体,由政府监督,让项目业主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项目的决策和运营将遵循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来进行,对施工企业而言,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一是施工企业有了在主营业务链上游延伸的投资渠道,给发展带来新机遇。目前,施工企业的投资主要在房地产业务,PPP项目的投资,可以在主营业务链上游进行延伸,实现投资、建造一体化,给企业带来长期投资收益,实现日常稳定的现金流。

二是企业提供运行维护服务,向后延伸了主营业务链。在PPP模式下,施工企业可以凭借建造优势,由于其对项目本身建造情况更熟悉,所以在项目建成后为其提供维护、维修、保养服务,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天优势。企业从单纯施工向提供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维护服务的延伸,拉长了施工企业的业务链,将助推企业经营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三是承揽PPP项目施工任务的方式方法将产生重大变化。传统模式下,甲方实际上是政府;PPP模式下,作为甲方,项目业主是真正的市场主体。甲方将遵循市场的游戏规则,对施工企业的市场开拓、商务洽谈、招标投标、内部管理、技术创新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PP模式对施工企业的影响,比较直接的影响目前看至少有3个方面:一是投资机会;二是运维服务;三是承接业务方式方法的变化。由原来的单一施工承包商,向投资商、施工承包商、运营服务商等多个角色转变,经营结构也将发生变化,由单一的施工业务收入,转变为向上可以有投资收益,向后延伸可以获得运行维护服务收入。对企业的影响既有当下的,也有深远的,既是发展机遇,也是挑战。

4 锻造项目实施能力,为抢抓机遇创造条件

2014是中国的PPP元年;2015年,各地PPP示范项目陆续签约落地,成为PPP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2016年,PPP运行正在全面深化。施工企业作为基础设施领域的一个重要参与方,在新一轮行业经营模式变革中,应审势而谋,顺势而行,乘势而上,从单纯的施工承包向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经营模式转变,通过新的角色定位,谋求企业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为适应PPP所要求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施工企业必须具备市场研判、资本运作、项目建造及运营管理四大能力。除项目建造能力外,其他三大能力均为施工企业现有的短板所在。不具备投融资和项目运营能力的施工企业,在资格预审阶段可能就失去竞争机会。因此,施工企业要及时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否则将被市场淘汰,要着力构建与PPP模式相适应的管控体系。

一是调整战略规划,加强引领。明确投资导向、工程导向、运营导向等,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城市轻轨交通、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领域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范围及经营模式,发挥引领作用。

二是健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与人才保障。除了常规的职能设置外,还必须强化或新设与PPP模式相适应的战略规划、投资融资、财务管理、内部审计、法律事务、风险管理等职能部门及不同业务运营事业部,并制定与新业务体系相适应的人才资源规划,做好专业人才的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等工作。

三是搭建外部联合团队。为了弥补在投资融资、项目运营等方面短板,施工企业有必要与相关机构或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聘请财务、法律、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顾问充实管理团队。

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建设,保障每一项工作能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有序,要制定和完善与PPP业务配套的管理手册、流程、工作记录等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面对PPP大潮,实施一体化经营模式是一项重要经营变革,而强化项目建成后的特许经营,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则可实现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杨长明.PPP模式的推广与施工企业的对策思考[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5(5).

[2]范世科.新常态下PPP模式应用与推广的战略思考[J].现代营销,2015(3).

[3]余逢伯.新常态下PPP模式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金融论坛,2015(8).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简介】岑廷义,男,广西河池人,研究生学历,廣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从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PPP模式施工企业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