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语言要素对比与语言类课程教学

2016-05-30刘晓燕桂新苗毛国宁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教学

刘晓燕 桂新苗 毛国宁

摘 要:英汉语言要素对比分析是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的一部分,通过英汉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对比分析,研究其存在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些差异,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英汉语言的本质和特点。对于探究高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英汉语言要素;对比分析;教学

进入大学后,学生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更多地进入到抽象理论的阶段。首先要弄清的是汉语和英语是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英语有形态变化而汉语基本没有,英语语音中的若干短元音、辅音连读等汉语中也没有。在高校语言类课程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教学中涉及的语音、词汇、语法等问题,英语教学中也同样学习。在学习中往往会有相关知识的混淆,如何减少两种语言学习的负迁移,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讲也很重要。

一、英汉语音对比分析与语音教学的关系

1.英汉音素的对比

首先,英语和汉语都使用26个拉丁字母,有很多同学受到英语学习的影响,在现代汉语语音学习时,将《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读成英语的字母名,比如n读作[en] 而不是[n?]。英语与汉语普通话在元音的发音有区别,汉语普通话元音没有长短音的对立,而英语中sheep与ship发音的差异就是长元音与短元音发音不同造成的。这个例子也可以用说明音长不同在英语中可以区别音位。再者,汉语普通话中元音的组合称为复韵母,共有13个,与英语双元音相比, 汉语复韵母发音的时长整体相对较短,滑动较快,听上去两音浑然一体,如:“艾”和“九”中的ai和iu。而英语的双元音滑动很明显, 二者相对独立, 以强元音为主, 向弱元音方向滑动。最后再看看辅音的差异,汉语有辅音 24个,英语有辅音 28个。英语辅音有清辅音和浊辅音之分, 主要是根据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来划分, 例如: [ p] [ b]、 [ t ] [ d]、[ k] [ɡ]、 [ f ] [ v]、 [ s] [ z]等。发清辅音时声带不振动, 送气声强; 发浊辅音时声带振动, 不送气。汉语普通话中清辅音占绝大多数,浊辅音m[m]、n[n]等四个。汉语中很少用清、浊来区别音位。中国学生在发英语的浊音时,声带不习惯震动,经常读成清音。这点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其实中国学生可以在汉语方言当中了解浊音,吴方言等就存在浊声母。英汉辅音的组合方式和出现位置存在着较大差异。英语中有辅音群, 辅音在一个单词中可以2、3个甚至 4个连在一起。英语没有声调,而汉语普通话有四种声调。声调是一种相对音高的变化。

学生只有明确了英语与普通话声母、 韵母和声调方面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准确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规范。通过英语与汉语普通话在元音、辅音方面的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以及各自发音的特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同学说好普通话,同时也使学生巩固了英语发音的知识。

2.音节及节奏方面的差异

汉语最在音节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音节界限分明,而英语的音节划分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英语的音节可分为开音节、闭音节、半开音节等,不同的音节中字母选择不同的发音。汉语一个音节最多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发音是声韵拼合在一起,辅音做声母出现在音节的开头,每个音节必须有元音,元音或元音组合中发音最响亮的音称为韵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汉语与英语句子的节奏是不一样的,在汉语句子中需弱读的除了少数虚词外,所有的字、词朗读时都用同样的重音。朗读时以声母开始韵母止,而且每个字都有各自的标调,朗读时通常平均用力。所以中国学生在读英语单词时,往往也把各音节分得很清楚,听上像在读两个或几个汉字,不像在读英语。或者叫中国式英语。应该在学习中注意克服。

二、英汉词汇对比分析与词汇教学的关系

1.英汉构词法方面的差异

在进行现代汉语词汇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汉语最小的构词单位是语素,而汉语的语素又以单音节语素为主。从构词的语素数目着眼,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如马、人、骆驼等,合成词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如人民、鲜花、沉甸甸等。

英语的词汇是由单词构词,一个单词表达一个意思。汉语的构词法基本上是合成构词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合成词有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种构词法方式。其中复合式构词法是汉语构词的主要形式;英语的主要构词法有三种:合成 、转化、派生。在英语中,派生法是构成新词的主要形式。英语构词的派生法是英语构词的主流,这是因为英语中的形态变化非常重要,同一词根,加上不同的前缀或后缀,意思就发生的变化。例如:happy+前缀un构成unhappy,happy+后缀ness构成happyness等。而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前缀和后缀都很少。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词也就很少。而英语中有大量的前缀和后缀,派生法是英语构词的主流。当然,在汉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悉英汉构词的差异,对于汉语的复合式构词法要作为重点掌握。另外,在词汇方面,汉语的同音语素和同音词较多,这个特点使汉字长期适应记录汉语。

2.词义的文化差异

英汉词义的差异主要是基于文化背景差异的差异,词义在对客观世界进行一定的描述外,还附着着一定的文化涵义,比如“红”一词在汉语中,除了表示一种颜色外,还有吉祥、喜庆、红火、热烈等方面的意思。而在英语中,则有欲望、危险、血腥、暴力等涵义,同义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差异是巨大的,所以提醒学生在学习当中要注意。

词义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与在英语文化环境中的内涵不同。比如不少中国学生将汉语中的“政治”翻译为英语中的politics,殊不知两词的文化内涵大不相同。可以这样理解: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 政治就是涉及思想道德、 国家前途命运等的概念。而在英语文化环境中, poli tics 可以指一种职业,也可以指一种策略或手腕。汉语概念的焦点是集体利益, 英语概念的焦点是个人成功。两个概念在两种文化环境中的对应词也不同, 政治的对应词是业务或经济,而poli tics 的对应词是business、 army、law或medicine。因此可见, 政治和politics的差异主要不是文化载荷数量上的, 而是质量上的。

参考文献:

[1]沈阳,郭锐.现代汉语[M].高教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2]黄伯荣,李炜. 现代汉语(上) [M].北大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