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基质添加豆粕对白背毛木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16-05-30柯丽娜袁滨张志鸿
柯丽娜 袁滨 张志鸿
摘要:【目的】探讨在栽培基质中添加豆粕对白背毛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白背毛木耳传统培养料中添加1.0%、3.0%及5.0%豆粕,以不添加豆粕为对照(CK),观察、测定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白背毛木耳菌丝生长情况、产量及效益,分析不同处理白背毛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氨基酸含量。【结果】与CK相比,添加1.0%、3.0%和5.0%豆粕处理的毛木耳菌丝洁白、吃料快、长势强劲,单袋产量分别增加3.54%、8.45%和12.21%,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11.65%、21.68%和23.71%,粗纤维含量分别提高47.30%、59.46%和13.51%,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10.77%、14.63%和25.24%,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6.42%、21.89%和29.35%。其中,添加5.0%豆粕处理的毛木耳菌丝长势浓密,单袋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脂肪含量最低。添加1.0%、3.0%和5.0%豆粕处理的单袋利润均高于CK,分别提高0.04、0.08和0.10元。【结论】白背毛木耳培养料添加豆粕,可明显提高其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氨基酸含量,以添加5.0%豆粕的栽培效果最佳,可在白背毛木耳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白背毛木耳;豆粕;培养料配方;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4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6-0980-04
0 引言
【研究意义】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 Sacc.]隶属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木耳种,质地脆滑,清新爽口,素有树上海蜇皮之美称(吕作舟,2006),可食药兼用,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食用菌品种。福建省漳州市是我国白背毛木耳主产区(郭福泉,2012),栽培技术成熟,但培养料配方单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一直使用木屑和麸皮),毛木耳产量没有较大突破,加上近年来原料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栽培毛木耳经济效益较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白背毛木耳产业的发展。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中添加豆粕可提高其产量(张志鸿,2014),但尚无明确的添加量依据。因此,开展添加豆粕改良白背毛木耳传统培养料配方研究,对提高白背毛木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生产上栽培毛木耳的主要材料为木屑、麸皮、米糠和棉籽壳。林海清(1996)研究表明,白背毛木耳978可采用椴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代料栽培配方为杂木屑39%、棉籽壳39%、米糠20%及糖和石膏粉各1%。陈美珍(2007)研究表明,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的发酵料配方为杂木屑80%、麸皮16%、糖1%、碳酸钙2%及石灰1%。王财富(2011)研究显示,龙海市白背毛木耳栽培配方为杂木屑90%、麸皮8%、石灰1%及碳酸钙1%。袁滨等(2012)研究指出,漳州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配方是干杂木屑80%~85%、麸皮15%~20%、轻质碳酸钙1%。季晓琴和徐祥(2013)研究发现,桑枝屑栽培白背毛木耳不仅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且品质也得到有效提升。【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对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的总结较多,而添加豆粕改良培养料配方栽培毛木耳的研究鲜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毛木耳传统培养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豆粕栽培白背毛木耳,测定其产量及营养品质,为毛木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漳耳43-28为漳州白背毛木耳主栽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栽培料木屑购自江西,麸皮、豆粕粉购自当地饲料市场,新鲜无霉变;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0 g、葡萄糖20.0 g、磷酸二氢钾1.0 g、硫酸镁1.0 g、琼脂20.0 g、水1.0 L;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為木屑85.0%、麸皮10.0%、轻质碳酸钙3.0%、石灰2.0%,水含量约62.0%;对照(CK)栽培袋培养基配方为木屑85.0%、麦麸12.0%、轻质碳酸钙3.0%,水含量62.0%~64.0%。
1. 2 试验方法
1. 2. 1 试验设计 试验设添加1.0%、3.0%和5.0%豆粕3个比例的白背毛木耳培养料配方,以不添加豆粕为CK。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栽培1368袋,3次重复,试验菌包数为5472袋。试验于2013年7月开始进行原料发酵,2014年4月采收耳片后结束。
1. 2. 2 建堆发酵 木屑自然堆置3个月以上,使用前3 d开始预湿,淋透水,待边缘基本无水渗出时建堆。将辅料麸皮、轻质碳酸钙及豆粕按比例加入木屑中混匀,并建堆发酵。7 d后进行第1次翻堆,注意补水,堆料打孔,孔间隔约50.0 cm。之后每隔5~7 d翻堆1次,注意翻堆间隔时间不超过9 d,共翻堆4次。一般发酵时间约35 d,最后1次翻堆前需调节好堆料的水含量(62.0%左右)。添加豆粕的处理需增加翻堆1~2次,共翻堆5~6次。各处理间用黑色塑料膜间隔。
1. 2. 3 栽培管理 添加豆粕处理的菌袋制作、接种上架、养菌及出耳管理方法与常规栽培料相同。
1. 2. 4 观察、测定项目 观察各处理的菌丝萌发情况及菌丝长势,统计污染率。采收鲜耳后及时晒干,分别统计前两潮产量。委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对试验白背毛木耳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
1. 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DPS v3.01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培养料配方白背毛木耳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试验观察发现,添加1.0%、3.0%和5.0%豆粕处理的白背毛木耳菌丝洁白、吃料快、有力。由表1可知,添加豆粕处理的菌丝长势明显强于CK,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菌丝长势更加强劲;菌丝生长速度与CK差异较小,耳片原基分化、展片速度等特征与CK无明显区别;污染率与CK差异不显著(P>0.05),均小于3.000%。
2. 2 不同培养料配方白背毛木耳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比较
由表2可知,添加豆粕处理可提高白背毛木耳产量,且产量随着豆粕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第一潮耳,添加豆粕处理的产量均高于CK,其中添加3.0%和5.0%豆粕处理的产量与CK差异显著(P<0.05,下同),添加5.0%豆粕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添加1.0%豆粕处理。第二潮耳,添加豆粕处理的产量均高于CK,分别提高2.13%、11.02%和16.65%,其中,添加豆粕5.0%处理的产量与添加豆粕1.0%处理及CK差异显著。
两潮耳总产量中,添加豆粕处理的产量均高于CK,分别提高3.54%、8.45%和12.21%。其中,添加3.0%和5.0%豆粕处理的产量与CK和添加1.0%豆粕处理、添加3.0%豆粕处理的产量与添加5.0%豆粕处理差异显著。
经济效益方面,第一潮耳明显优于第二潮耳,其产量高,耳片厚,胶质多,耳片晒干后黑白明显,品质佳,当年售价约24.00元/kg,第二潮耳售价约18.00元/kg;豆粕价格约4000.00元/t,因此添加豆粕处理的原料成本高于CK,分别增加0.02、0.06和0.10元/袋。但由于产量提高,特别是第一潮耳产量的提高使添加豆粕处理的单袋利润均高于CK,分别提高0.04、0.08和0.10元。单袋利润最高的是添加5%豆粕处理,为0.64元。
2. 3 不同培养料配方白背毛木耳子实体的营养成分比较
由表3可知,添加1.0%、3.0%和5.0%豆粕处理的白背毛木耳子实体蛋白质含量均高于CK,分别提高11.65%、21.68%和23.71%,且随着豆粕添加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也有所提高;粗纤维含量分别提高47.30%、59.46%和13.51%;添加5.0%豆粕处理的白背毛木耳子实体还原糖含量比CK提高10.00%;添加3.0%和5.0%豆粕处理的白背毛木耳子实体粗脂肪含量分别比CK降低35.71%和50.00%。由此可见,与CK相比,白背毛木耳培养料配方添加5.0%豆粕可使子实体的蛋白质、还原糖及粗纤维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降低,符合现代膳食营养需求。
2. 4 不同培养料配方白背毛木耳的氨基酸含量比较
由表4可知,白背毛木耳的水解氨基酸种类齐全、总量较高。添加1.0%、3.0%及5.0%豆粕处理的氨基酸总量分别比CK提高10.77%、14.63%和25.24%,且氨基酸总量随着豆粕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添加5.0%豆粕处理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为7.79%,分别比添加3.0%和1.0%豆粕处理提高9.26%和13.06%;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随着豆粕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比CK提高16.42%、21.89%和29.35%,以添加5.0%豆粕处理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58%,分别比添加3.0%和1.0%豆粕处理提高8.81%和14.01%。
3 讨论
张志鸿(2014)研究表明,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中添加一定比例豆粕粉可提高产量,但污染率也有所增加。本研究改进白背毛木耳培养料发酵技术,将豆粕粉、麸皮等辅料同时放入预湿的木屑中建堆发酵,并增加翻堆次数1~2次,使培养料软化、腐熟,有利于白背毛木耳菌丝分解和吸收,经前期发酵处理,栽培袋的污染率与CK差异不明显,说明白背毛木耳培养料发酵充分可大幅度降低杂菌污染,与吴小平等(1999)对毛木耳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添加1.0%、3.0%和5.0%豆粕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添加5.0%豆粕处理,产量较CK提高12.21%,单袋利润提高0.10元,原因主要是添加豆粕粉后,栽培料的有效营养成分提高,菌丝体分解、吸收培养料的养分更多,营养积累更充足,有利于耳片生长,从而提高耳片產量。
本研究中,白背毛木耳培养料含有12.0%麸皮,在此基础上添加1.0%、3.0%和5.0%豆粕均可增加其子实体中的蛋白质、还原糖、粗纤维及粗灰分含量,并可降低粗脂肪含量,同时可提高其氨基酸总量,表明添加豆粕粉可提高白背毛木耳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刘长海(2003)、潘秋琴等(2005)研究发现,豆粕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李清晓等(2006)研究表明,豆粕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3.0%~46.0%,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均较合理;任莉等(2010)研究表明,经过发酵后豆粕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可提高6.22%~9.61%和11.36%~11.76%。这些研究结果能很好地解释本研究在白背毛木耳培养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粉可明显提高白背毛木耳营养品质的原因。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白背毛木耳传统培养料配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豆粕粉,可提高其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氨基酸含量,其中添加5.0%豆粕的栽培效果最佳,可在白背毛木耳生产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陈美珍. 2007. 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J]. 食用菌,(5):45.
Chen M Z. 2007.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Auricula-
ria polytricha(Mout) Sacc.[J]. Edible Fungi,(5):45.
郭福泉. 2012. 2011年漳州市农业农村调研文集[C]. 漳州:漳州市文化出版局.
Guo F Q. 2012. Zhangzhou Agricultural Rural Research Corpus in 2011[C]. Zhangzhou:Zhangzhou Culture Publication Bureau.
季晓琴,徐祥. 2013. 桑枝屑栽培白背毛木耳技术关键与经济效益分析[J]. 江苏蚕业,(2):38-39.
Ji X Q,Xu X. 2013.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of Auricularia polytricha(Mout) Sacc.[J]. Jiangsu Silkworm,(2):38-39.
李清晓,李忠平,颜培实,沈慧乐,程宗佳. 2006. 豆粕粉碎粒度对肉鸡日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27(5):23-25.
Li Q X,Li Z P,Yan P S,Shen H L,Cheng Z J. 2006. Effects of grinding particle sizes of soybean meal on the nutrient utilization of diet in broilers[J]. Acta Ecologae Animalis Domastici,27(5):23-25.
林海清. 1996. 白背毛木耳978及其栽培要点[J]. 食用菌,(2):15-16.
Lin H Q. 1996. Ma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uricularia polytricha(Mout) Sacc.[J]. Edible Fungi,(2):15-16.
刘长海. 2003. 脱脂大豆粉对面包品质及加工特性的影响[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4):43-45.
Liu C H. 2003. Defatted soybean meal on bread quality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
angzhou Food Industry,19(4):43-45.
吕作舟. 2006. 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Lü Z Z. 2006. Mushroom Cultivation[M].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潘秋琴,王兴国,王领军. 2005. 脱脂豆粉对面团性质的影响及在面包烘烤中的应用[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2):79-82.
Pan Q Q,Wang X G,Wang L J. 2005. The effect of defatted soybean meal on dough properti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read baking[J]. Grain and Oil Processing and Food Machinery,(12):79-82.
任莉,冯定远,陈志伟,黄寇庆,黄晓亮. 2010. 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J]. 饲料研究,(1):38.
Ren L,Feng D Y,Chen Z W,Huang K Q,Huang X L. 2010.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fermented soybean meal nutrition ingredient[J]. Feed Research,(1):38.
王财富. 2011. 龙海市白背毛木耳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4):67-68.
Wang C F. 2011.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ut) Sacc. for Longhai city[J]. Shanghai Vegetables,(4):67-68.
吴小平,饶益强,温志强. 1999. 木屑堆积发酵料及其在栽培毛木耳上的应用[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8(2):192-195.
Wu X P,Rao Y Q,Wen Z Q. 1999. Wood stacking fermentation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ultivation of Auricularia polytricha(Mout) Sacc.[J].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8(2):192-195.
袁濱,张金文,张志鸿. 2012. 漳州白背毛木耳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J]. 长江蔬菜,(18):64-66.
Yuan B,Zhang J W,Zhang Z H. 2012. Main technology intensive production of Auricularia polytricha(Mout) Sacc. for Zhangzhou city[J].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18):64-66.
张志鸿. 2014. 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33(2):25-26.
Zhang Z H. 2014. Effects of adding soybean meal in culture substrate on production of Auricularia polytricha[J]. Edible Fungi of China,33(2):25-26.
(责任编辑 思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