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点滴谈

2016-05-30陈萍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语文教学

陈萍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关键词:朗读教学;语文教学;方法引领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道出了“读”的重要性。因而,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一、根据教材内容,采取丰富的朗读形式

1.范读

范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示范性朗读形式,它可以是教师范读、学生范读,甚至是录音磁带范读等。教学时,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教师宜用示范朗读的方式予以指导。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导,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声情并茂、准确地朗读对他们来说尚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的范读、引读很重要。笔者在讲二年级《鸬鹚》一课,课文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向读者描绘了乡村傍晚的幽美及渔人捕鱼的生活场景,是一篇语言生动,富有情趣的文章。其中课文的第一小节对夕阳下的湖面以及湖四周的景色描写非常细致,语言也很简洁、优美,但教学中要让只有二年级的小学生读出其静、美的特点来并不容易,于是教师利用范读,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轻声朗读,放慢语速的方式可以达到此目的,然后让学生据此方法反复练习,最后配以《渔舟唱晚》的音乐衬托,教学所要达到的意境就呼之欲出了。而与之相反,学生对如何读出渔人捕鱼的热闹场面,也就能够了然于胸了。

2.分角色读

分角色读,就是若干人朗读,每个人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朗读。它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小学低年级学生大都喜欢表现自己,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喜欢走进文章中的童话世界,让自己扮演成其中的一个角色。

3.表演读

表演读,就是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表演、喜表现的个性特征,结合文章的写作特点,在朗读课文时适当地辅以动作或表演,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朗读形式。采用此种形式进行教学,不但有助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培养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往往被低年级教师所采用。

二、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朗读时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对朗读教学不太重视,也就不会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只是让学生集体读一下或者叫几个学生读一下就算朗读了,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的朗读教学对于学生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朗读能力没有得到训练,朗读水平无法提高。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真正让学生学会朗读。那么,时间从哪里来呢?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想给朗读留出时间,教师就要少讲、少说。所以,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去掉那些繁琐的分析,努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把没有多少用处的课堂环节让位给朗读,“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不要让朗读成为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明确朗读的要求,切实取得朗读成效,从而使学生乐于朗读,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自信

教师应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使学生打消怕读错的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变得敢于读书、乐于读书。所以,在组织朗读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课堂组织,积极培养和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读起来,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可以根据朗读课文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如男女单读、小组分读、男女分读、全班齐读、领读、角色朗读、教师参读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是学生全员参与行动,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可以帮学生树立并提高自己朗读的自信心。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身心的成长都十分有利。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今后的发展都有十分长远的意义。

四、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能力的培养同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都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同时也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因此,朗读能力的培养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朗读能力的培养要早抓,并且越早越好。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凡朗读较好的学生无一不是从早抓起的。

(2)注重朗读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知道读得好坏,但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很难说得清。因此教师要特别做好朗读的评价,并逐步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评价应以肯定优点为主,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举办朗读比赛等一些活动,在班级内形成好的朗读风气。

(3)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范读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水平,好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对于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还可发挥课文朗读的磁带和班级中读得较好学生的示范作用,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又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总之,朗读教学一直是我国语言教学中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我们要发扬中国传统的朗读教学方法,把握朗读这把金钥匙,还语文课堂琅琅的书声,使语文教学获得更高的成效。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耳寨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