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转型背景下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5-30贺学贵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培养模式

摘 要:在经济转型时期,浙江众多中小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技术和手段来提升传统外贸竞争力,增加国际市场销量,实现新的转型升级。有效开拓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为浙江中小外贸企业培养一批优秀的跨境电商人才,对全面提升浙江经济国际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转型;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在传统外贸增长乏力的经济形势下,逆势稳增的跨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浙江是我国中小外贸企业集聚地,面对跨境电商给传统外贸企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大中小型外贸企业纷纷寻求转型,但是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如何有效开拓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为浙江中小外贸企业培养优秀的跨境电商人才,对促进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全面提升浙江经济国际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分析

跨境电商是一种新型产业,面对的是来自不国同家、不同语言文化、不同生活习俗、不同宗教信仰的客户,交易需要涉及在线支付、物流通关、计算机网络等综合知识技能。跨境电商外贸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电商外贸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突出、长于操作的跨境电商外贸人才”,即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的外贸业务知识、电子商务技能和外语沟通能力,理解客户网络购物的理念和文化,掌握跨境电商平台的营销技巧,从事跨境贸易和电子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跨境电商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种知识能力:①在线英语沟通、英文网店管理、搜索引擎SEO优化、海外客户需求分析、海外网络营销等能力。②知识方面要了解结算方式与国际支付、国际贸易知识、国际物流工具、国际文化交流、相关法律法规等。③具有资源、客户管理能力,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二、传统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够合理。我国跨境电子贸易起步较晚,外贸跨境电商教学课程体系还不够科学、规范、系统。我省一些院校所开设的相关跨境电商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学生学到的仅仅是跨境电商贸易的一点皮毛,还没有真正掌握跨境电商贸易的精髓与核心技能。

(2)“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目前我省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主要毕业于国际贸易专业或是从传统外贸企业引进的,这些专业教师虽然都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但一般都没有从事跨境电商的实际工作,缺乏跨专业的全面知识能力等,因此难以胜任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的跨境电商课程的教学。

(3)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训练。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省大多数学校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缺乏实践操作性。另外,由于受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条件的限制,课下学生根本也没有机会进行跨境平台操作的训练,实践教学最终是流于形式。

三、创新外贸电商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外贸跨境电商教育应当遵循“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学习的内容应与工作任务一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完成职业化的基本训练。

(1)改革设置课程体系。根据跨境电商外贸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人才的理论课程内容、实践培训课程内容以及实战训练内容,力求通过课程体系实施实现跨境电商外贸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国际贸易专业开设课程主要侧重于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流程、跟单、报价核算、商检与报关、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专业技能。而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从业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外贸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掌握图片处理、网络营销推广、跨境电商物流等内容,还要对国际市场需求,不同国家的文化及消费者喜好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利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需要根据岗位要求及核心能力要求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比如,在整合的基础上,可以增开《跨境电子商务操作实务》、《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推广》、《跨境网络营销》、《网上外贸操作实务》、《商品图像信息与网店视觉》等跨境电商平台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2)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跨境电商教学对师资要求较高,而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缺少具有“外语+外贸+电商”三位一体知识和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要打造跨境电商“双师型”专业师资团队,首先可以先邀请外贸电商企业里的一线专家兼职讲授跨境电商实务操作、外贸实务操作等核心专业课程。其次,鼓励教师深入外贸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产品国际推广、外贸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等专项技能实践。另外,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参加跨境电商行业学术研讨、专业培训等。

(3)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是跨境电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借助速卖通、亚马逊、敦煌、易贝等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在线实操,使学生熟悉整个跨境电商贸易运作流程,包括开店注册、产品选择、上传产品、图片处理、网络营销、数据分析、客服咨询、包装发货等环节。通过对平台各个流程的实际操作,完成跨境订单,这样既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业的动力。其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可以实现课程体系与工作体系的有机结合,将工作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积累跨境电商经营管理与实践经验,确保学生所学与所用零距离对接。

四、结束语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莫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此形势下,广大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只有顺应时代经济发展潮流,积极调整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设置,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真正为浙江中小外贸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武.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z2)

[2]张丽莉.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1)

作者简介:

贺学贵,男,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研究课题“经济转型背景下浙江中小外贸电商企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编号Z201610)以及2015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构建校企互动高职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53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培养模式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