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电影归于电影本身

2016-05-30谢啸实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野牛朱迪尼克

谢啸实

编者按:《疯狂动物城》是由迪士尼影业出品的3D动画片,讲述了在一个所有动物和平共处的动物城市,兔子朱迪通过自己努力奋斗完成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动物警察的故事。该片在内地上映了45天.累计票房达到15.3亿,在内地影史上排第六,这也是排行榜前十名中唯一的动画片。同时,《疯狂动物城》全球票房突破10亿美元,成为2016年的全球票房亚军,位列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第四,同时它也成为影史原创非续集电影票房的亚军——仅次于《阿凡达》(27.8亿美元)。有媒体评价该片剧情吸引人、特效无瑕疵,还有情怀庇佑。编剧用动物世界构建他的乌托邦。而没有直接用充满弱肉强食、竞争、分裂、排斥、不信任的人类社会,构建了独立的世界观。成年人可从中看到政治讽刺和阶级偏见,青年人能看到追求梦想,儿童则可以看到可爱的动物。

《疯狂动物城》,迪士尼公司2016年第一部动画长片,也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五十五部动画长片。作为一部理论上涵盖观众范围有限的动画类型电影,它却出乎意料地成为国内上半年最为吸引眼球的院线片。

打开电脑,输入《疯狂动物城》这个名字,不夸张地说,各种立场各种观点的评论排山倒海而来,从和影片创作本身相关的创意、构思、人设,到剧情之上的各种文化、历史以及政治意图的延伸解读,一部原本是令人开怀大笑的动画片一时之间被赋予了无数和电影故事本身无关的功能。

当然,时至今日,太多的电影已经和娱乐无关,不过,如果谁说自己来看《疯狂动物城》是为了受教育,希望能在走出电影院后还进行各种深度思考,我觉得这种说法还是太过可疑。坦率地说,对于各种充满了政治联想的解读,我不能说它不正确,或者是想得太多。然而,照此方式,任何一部影片都能嗅出很多别的味道。只要有人物、有冲突、有时代背景,就一定会有些什么令我们的生活充满障碍,令我们的人生不能如意。记得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伤人的。进一步解释就是。无论多么完好的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保护到每一个人的利益。这句话具体到《疯狂动物城》就是,我们能不能单纯地把它当作一部剧作上极其有技巧、极其成熟的好电影来看待呢?

影片故事开端于一个兔子农庄。九岁的小兔子朱迪梦想成为警察,除了它自己,没人支持它的理想,也没人觉得它真能做到。爸爸妈妈怀着爱女儿的心,一心希望朱迪安心待在农庄,做着种植胡萝卜的工作。而当朱迪为受小狐狸吉迪恩欺负的小羊出头的时候,不仅被吉迪恩狠狠殴打,还嘲笑它根本不可能成为警察。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这只可爱的兔宝宝的能量和决心。十五年后,警察学校里,朱迪经过不懈的努力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且被安排到动物城——Zootopia的警察局里工作。这里,正是朱迪从小就梦寐以求的,所有动物都可以其乐融融和平相处的地方。

斗志满满的朱迪却在就职第一天。就被野牛局长无情地打击了。当所有同事都被安排去调查令动物城所有居民都深感恐慌的食肉动物失踪案的时候,朱迪却被安排去开交通罚单。虽然感觉到很沮丧,朱迪还是很有干劲地接受了工作安排,并且超额完成任务。而当不甘心只贴罚单的朱迪无意看见走进冰淇淋店的狐狸尼克时,它的警察生涯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满怀爱心的朱迪在大象开的冰淇淋店帮助尼克给“儿子”买了一只巨型冰棒,以为做了好事的朱迪很快发现尼克欺骗了它。傍晚时分,疲惫的朱迪回到租住的小破屋,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第二天,有些无精打采的朱迪继续贴罚单的时候,遇到了一桩蔬菜店抢劫案,朱迪立刻投入追捕盗贼的行动中,并且成功地人赃俱获。然而,因为它擅离职守,也因为它惊扰到了啮齿类动物的生活,野牛局长不但不认同朱迪的工作,还准备严厉处罚它。就在这个时候,水獭太太,一宗最新食肉动物失踪案的受害人家属,闯入野牛局长办公室,请求野牛局长帮助找到失踪的丈夫。野牛局长以人手不够推辞,朱迪毛遂自荐,而这个消息刚好被门外的市长助理羊咩咩听到并且立刻告诉了市长。野牛局长无可奈何,只能以48小时为限,要求朱迪破案,否则就开除它。

在取证的过程中,朱迪发现尼克在案发当天接触过水獭艾米特先生,于是,尼克成为朱迪调查的第一个涉案人。而随着案件层层深入,朱迪和尼克之间的关系也奇妙地从对立的警察与疑犯变成了齐心协力的战友。

经过朱迪和尼克艰辛的工作,案件终于水落石出,动物城居民再次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朱迪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警官。而尼克,这个曾在童年为了想参加童子军、服务大众而遭受食草动物凌辱的狐狸,也终于能够加入警察队伍,实现了童年时的理想。

熟悉迪士尼公司的影片就会知道,这样的剧情是很典型的迪士尼动画片的思路,无论多么可爱的动物角色,都会拟人化地将它们放置在一个比较现实的情境中。确实,相对皮克斯这一同样在动画片领域大有作为的电影公司,迪士尼的长篇动画电影,更愿意且更擅长描述更为现实主义的故事。在这个前提下,众多对此影片政治寓意的评论也并非没有依据。

其实看到那些指认影片故事背后的文化和政治含义的评论之时,我也一直在想,是否自己对影片的接受和审美停留在一个太肤浅的层面。因为,我真的相信自己看到的是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克服困难,穿越障碍,最终实现人生理想的故事。当看到一篇文章甚至以数据为证说明影片影射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问题的时候,我甚至会问自己,是否没有真正理解《疯狂动物城》的拍摄意图和影片到底讲述了什么。比如,影片的名字《疯狂动物城》,英文直译为《动物乌托邦》,不由人不去做一些政治层面的遐想。

只是,尽管我们看电影时确实会发现,里面的主要角色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是歧视。然而,这些不公正和歧视其实并没有比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类似角色所可能遭受到的歧视更多——某种程度上,似乎还更轻微。而乌托邦这个词,在今天也超越了它最初的含义,而有着更广泛的指代。对于朱迪和任何其他动物来说,一个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可以一起生活的地方,确实很美好不是吗。而将其称呼为乌托邦也只是在述说某种理想,而述说理想,追求现实中难以企及的美好,一直都是迪士尼电影为观众制造的美丽的愿景。电影和现实,必然会有差距,如果非要拿着一部动画片来谈论政治话题,多少有些过度解读。

事实上,对于一部电影而言,与其深沉地探讨影片的各种潜在意图,还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人物和剧情本身。个人看来,这才是获得影片真正想要表达的对现实世界看法的有效途径。朱迪和尼克,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某种程度上,都是我们所谓的“loser”(失败者),而尼克更是这么赤裸裸地以此称呼过朱迪。尼克说的丝毫没错,朱迪在职场中的遭遇就是个loser才会遇到的,而尼克自己的生存方式,更是一目了然地让我们看到了无法被主流世界接纳的无数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在社会已经被分出各种阶层的今天,无论是以何种标准来分,这些人都会无情地被划入loser这个群体之中。而面对loser的命运,有两种主要面对方式,一种是朱迪式的,任何时候都充满斗志,堅持原则,按照信念生活,永不放弃。另一种是影片前半段的尼克那样,如果不被接纳,那么就算了,你们认为我是什么样子的,我就做给你们看。

现实生活中,我想,我们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过与朱迪和尼克的境遇类似的经历,谁没有在人生中失意过,谁又没有被他人以既有的观念强加于身从而被迫面对不公正的对待,区别只是程度的轻重和发生的场景不同。于是,朱迪和尼克逆袭的过程,就是影片最能令观众产生同理心的部分,精彩的剧情之下,是一个生命昂扬的励志故事。朱迪在被轻视的时候,没有抱怨,而是更加努力工作,最终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相信此后再也没有谁会因为性别和物种而敢于小看朱迪。至于尼克,作为朱迪的搭档角色,人物设置上必然会要求它经历一个颓废时期,但是,尼克内心深处理想的火焰从未熄灭,于是在合适的时机到来以后,尼克奸猾表象下的善良温暖还有正义感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爆发了。这样的人,我们是不是也在现实中随处可见。而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些真实的东西一直深深地埋藏着,等待着被唤醒的时刻。

每一个电影创作者都会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更为深厚的意义,而在普世价值之外,也希望不同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特的感悟。文化和政治的解释,或许都能找到它的道理。然而,至少对于《疯狂动物城》,我想说一句,让电影归于电影本身。这才是我们对这部影片最大的敬意。

猜你喜欢

野牛朱迪尼克
美洲野牛当宠物
疯狂动物城
一只叫尼克的狗
一起去看“欧洲野牛”
尼克·杨的时尚生活
鲨鱼尼克
嘿,闪电先生,能快点吗?
两头野牛
甜可乐
野牛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