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2016-05-30韩杰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摘 要: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思维和实践的积极创新,教师只有保证优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更好地融入课堂,并建立高效的师生互动模式,提升整体教学的效果。为此,对中职教育在方法上的创新进行了集中地阐释,针对多角度进行了优化模式的策略分析,旨在更好地辅助相应教学人员顺利高效地完成基本教学任务。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中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技能学生培养机构,具有深远的历史使命。不仅要为国家输送技能型人才,也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相关人才。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是对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而将多元化管理模式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保证教学手段与方式的优化转变,保证学生更好地适应相应的社会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进行教学流程和方法的改良,从本质上优化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顺利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实现基础教学理念的落实。

一、以素质教育为理论依托,强化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就在于教师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本差异进行优化教学模式的升级,保证针对不同学生形成针对式的教育。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量整体发展的基础目标,积极践行国家对于中职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中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宗旨,主要是为了进行学生技能的强化,对于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行集中化的指导和助推,保证学生建立完善的职业服务意识以及良性的职业态度和操守。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要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助推,充分结合实践教育,从理论升级到实际的操作和演练,集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助力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综合提高。教师在讲授基础性理论知识时可以采取任务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社会实践。要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进行优化升级。另外,在进行教学目标确立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强化分析,结合实践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相应的人文理念,尊重学生的基本性格差异以及学习模型建构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强化对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深度激发,对学生的良性学习行为进行鼓励,对学生的学习倦怠和抵触行为进行正向的疏导,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建构完整而正确的学习动力,真正辅助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高效内化。

二、以鼓励教育为模式蓝本,深化教学互动

教师在优化了教学思想和目标以后,要对基础的教学行为和措施进行集中的强化和改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只是辅助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主导学生建立学习行为的原动力。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于教师行为进行良好的践行。要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就要辅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体的身份认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产生基本的学习热情并能积极展开与教师的互动行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了解教学方法的改良措施,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班级的基本学情进行分析。由于中职院校接收的学生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知识认知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分析和鉴定,生成系统的学情结构报告,针對相应问题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的问题设置,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进行话题式或者是任务式的呈现方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内容和基本实际进行优化的解构,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产生全方面的学习思维。另外,中职教育以实践为基本依托,教师要对相应内容进行延展性的讲解,结合实际进行优化的内容升级,要优化对于学生的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形成良好地课堂互动模式。

三、以技能教育为教学核心,优化教学效果

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向,并且对于学生的基本需求进行集中的考量,保证学生能有效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产生意识上的认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模式也在转变,社会需要更多高质高能的相关人才,这就需要中职教育工作者优化学生在学校内学习技能的提升。教师要适当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优化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中职学生的基础素养以及社会适应力。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培养的主要对口导出模式是社会,只有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充分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结合要求进行教学模式和行为的更新,产生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构成。中职教育要强化自身的服务性以及实用价值,才能真正助力中职学生和社会产生良性的互动。教师在进行基础教学行为推进的过程中要强化对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操练。教师要始终秉承以服务学生和优化素质为基本教学宗旨,教师的行为模式要建立在指导学生主动认知的基础上,教师要授予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硬性的知识堆积。

四、结语

技能型学生越来越受到相应用人单位的重视和关注,相应的中职教育人员要提升整体教学模式,优化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助推相应的教学。总而言之,教师的教学情怀和基本素质影响著整体教学效果的生成,教师要提升自身对于教学方法升级的意识,从根本上优化教学方法,并且积极融合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中职学生的基本学情,建立高效优质的课堂,努力为社会输送更加优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晓衡,宋乃庆.重庆中职教育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对策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葛元月.“双证”融通: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

[3]闫志利,魏慧敏.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J].《职业技术教育》,2013.

作者简介:

韩杰(1966年—)男,汉族,甘肃省平凉市人,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数学与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