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考核

2016-05-30汪莉亚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汪莉亚

摘 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考核在规范职员工作行为的同时,也充分调动着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体制的深化改革,加剧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创新,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为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储备更多高质量人才。本文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考核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有效提高其管理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 现状 策略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这种社会化改革环境下其必将突破固有管理模式。因此,改革的焦点是合理打破原有体制,达成对“人”的管理,故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建设无疑是社会化进程中的关键。当今社会的主流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足可见企业最基本元素“人”的重要性。为此,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尽可能衔接时代,满足新形势对其提出的要求尤为迫切。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考核

1.人力资源管理。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组织管理期间,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规范培训、调配与组织人力,便证人力、物力的最佳动态平衡状态,科学协调控制组织员工的思想行为,以优化人事设置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组织目标。简言之,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吸取、整合、开发人力资源等过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组成包括专业技术员、行政管理员、后勤等。当前,事业单位主要运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其中经营管理者比例较大,颇具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在于维持社会公允、服务社会,故其人力资源必须具备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等。

2.绩效考核。所谓绩效考核主要指组织人事部门,严格遵循组织原则及其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对单位所属员工进行全面考核,包括其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与成果等内容,并以此为员工奖惩培训、职务变动等管理活动客观依据,做出合理的处理。当前,事业单位组织研究探索的重点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

二、事业单位人事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1.缺乏对绩效管理的科学认识。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在主观上对绩效管理存在误区,将绩效管理与各类考核相等同,造成绩效管理实际效果不佳,甚至引发员工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等,直接背离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初衷。从本质上来说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的一环,与其他内容联系密切。但事业单位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并未形成完整机制,仅将其当成事务性工作,采取多体系管理,促使人力资源支离破碎,无法发挥其核心作用,更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实现战略目标。

2.绩效管理结果利用效率低下。受限于机构、文化等制约因素,理想化绩效管理方式明显不适应事业单位。部分绩效管理者并未将绩效管理当作科学管理工具,仅将其视作某种单纯的管理手段,一味对员工进行监督、控制与考核,但忽略对员工的激励和发展。再加上部分员工无法深刻理解绩效考核内涵,以至于绩效考核成果把管理层与员工层逼到对立面,使得职员归属感、成就感和安全感降低,最终导致绩效考核形式化,造成单位向心力及凝聚力松懈,并严重影响其管理。

3.考核评估机制有待加强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并不完善,其组织内部主要采取政权统一模式。往往绩效考核评估是由上级指导监督,存在严重的长官意识。并且这种简单沟通方式,无法实现员工相互监督和科学评价。尽管其对重大战略分析实施有利,但在员工业绩考核评估方面明显不足。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长短期绩效不协调问题,而归根究底是在于单位过度重视形象工程,仅考虑到短期效果的实现,不重视长期绩效的发展协调。同时还有考核与经营管理相脱离,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与环境影响因素等问题,均制约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考核。

三、事業单位人事绩效考核有效实施策略

1.强化绩效激励,优化人才配置机制。要有效实施绩效激励,必须实施合理的人才配置机制。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但事业单位尚未完全投入其中,其用人制度过于陈旧,始终存在命令式控制、监督管理。由于管理手段无法实施,需要依靠行政指令来取代管理,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员工绩效激励严重受限,造成人事管理制度越加僵化,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故而,绩效激励实现的前提是建立完善人才配置机制,通过合理健全人事代理制度,促进人才配置机制健康发展。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可改变员工与单位间千篇一律的联系,进而有效分离人员管理与人事关系管理,提供给员工及单位合理自主的选择权。可以说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引进优秀人才,淘汰不合格员工的主要手段,既能通过调整员工岗位职称等予以激励,推动单位业务有序进行,又能使员工消除只要进入单位就万事大吉的心理,助其养成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到奋勇前进,即便无额外报酬福利亦可实现激励目的。这种制度可促成单位与员工双赢,实现绩效奖励的顺利开展。

2.合理评估维度,建立具体考核指标。传统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即德、能、勤、绩四字,通常采取定性方式进行。而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必须突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状。故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单位部门及其工作实际,对德、能、勤、绩四字增添新的指标维度,并且绩效考核要以定量加权方式为发展目标,尽量将其细化为二、三级指标,以制定出具体评估量化标准。针对无法量化指标也应采用描述性语言进行量化。此外,单位还应制定考察临时性、机动性任务的动态评价指标,结合与被考核者密切程度,设置评价者权重等,充分提高绩效考核人员忠诚度。

3.实施分类评价,建立科学考核指标。通常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包括后勤服务、行政管理等,其工作重点、职责和内容均有所不同,因此对不同员工难以采取统一指标来评价。故而,针对这种情况实施分类分级评价,利用不同评估指标体系考核各层次、类别的员工。通过科学考核方法,如定性辅以定量考核手段,避免评估主观性比例过大;对领导层和员工予以不同评估权重,以免造成极端民主化或领导层做主的问题,强化多考核主体方法的应用。同时在判定评估等次时,可利用平衡计分卡或模糊综合评价等务实操作方法。

四、结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考核过程中,应积极正视人事绩效考核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考核评估机制,绩效考核成果使用效率低下等。并正确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充分明确绩效考核目标,严格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健全人才配置机制,建立科学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绩效奖励等策略,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绩效考核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文郁.浅谈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114-114.

[2]徐晓渊.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J].人力资源管理,2016,(2):95-96.

[3]蔡景蕊.试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管理[J].天津经济,2014,(6):45-48.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