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歌剧中成长

2016-05-30李优

音乐生活 2016年8期
关键词:鲁艺唱段人物形象

李优

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作为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的一名青年教师,同时也作为“鲁艺”后人,我有幸参与了沈阳音乐学院歌剧《星星之火》的排演,并与我的导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辉教授同台演出,使我备受鼓舞、受益匪浅。

歌剧《星星之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大型歌剧。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的革命故事为主要题材,运用舞台布景、灯光舞美、乐队合唱和表演语言等综合艺术元素的融合,以独唱、二重唱和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塑造人物“李小凤”的革命形象、革命气质和革命情怀,从而进一步诠释抗战时期东北人民参加革命,同仇敌忾,与日本侵略者奋战到底的革命主义精神。

一、初识李小凤

2015年9月,当我第一次翻开歌剧《星星之火》剧本的时候,跳动的音符、革命的旋律、经典的唱词,就把我带回到那个充满硝烟战火的革命年代,也使我对革命人的敬仰、膜拜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初次了解李小凤是从我接到歌剧《星星之火》的剧本开始。那时候的我只知道歌剧《星星之火》是一部反映东北抗联题材的音乐作品,但对其中重要的人物李小凤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和人物情感等方面却一无所知。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排练,我才慢慢地熟悉和了解李小凤的多个唱段。那时对李小凤演唱的唱段虽然已经熟悉,但是对唱段深层次的解析和诠释,并把李小凤这个人物放在整部歌剧《星星之火》剧中来把握和掌控,还是有所欠缺和不足的。在经过2015年12月的多场演出和今年对《星星之火》的重新编排后,通过导演对整部歌剧剧情深入浅出地讲解,以及对剧中李小凤人物的深入解读,使我在表演中突出展现李小凤对参加革命斗争的渴望之情,对抗联战士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敬仰之情,从此我开始真正地走进李小凤的人物世界。

二、再识李小凤

再识李小凤是从参加今年重新排演歌剧《星星之火》开始的。通过16场的演出,使我对李小凤这一角色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和解读。在此基础上,通过今年近半年的时间对歌剧《星星之火》进行重新的编排,使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李小凤的人物形象的精髓。

今年重新排演的《星星之火》共分四幕:第一幕“被逼上山”;第二幕“寻找游击队”;第三幕“斗争中成长”;第四幕“报仇雪恨”。今年重新排演的歌剧《星星之火》,是在去年演出经验的基础上,加入了交响乐序曲、幕间曲等独立的乐曲部分,融合了更多的民族音乐元素,舞台设计更加逼真,人物定位更为精准。同时,通过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对唱、独唱等多种演唱表演形式,来衬托、渲染和突出李小凤的革命精神。作曲家们在原有唱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和技巧以及配器方法,拉伸和拓展了音乐的广度,同时将创作的新作品与原有的经典唱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李小凤演唱的过程中,加入与不同人物的对唱、二重唱等,同时以合唱来调整、渲染和宣泄歌剧中的冲突和紧张气氛,大大地增强了李小凤的人物色彩,从而使李小凤在情感上、声音上、形象上等方面的塑造都有所突破和创新。

三、李小凤精神诠释

(一)人物形象的升华

女主角李小凤是本剧中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主要女性形象。歌剧女主角李小凤的原型是一名东北抗联女战士。原本16岁的李小凤是父母眼中的乖女儿,由于国恨家仇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剧中第一幕,她十分焦急地盼望着父母回家,咏叹调《爹妈啊,为什么你还不回家》表现出女儿对父母的期盼和担心。在第一幕终,李小凤亲眼目睹日本兵杀害自己的父亲,从此失去了父亲,在李小凤心里便种下了革命的种子。在母亲的鼓励下决定进入山林寻找游击队,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时李小凤虽然只有16岁,但经历了参加革命的父亲被害、参军的哥哥下落不明、母亲因为失去亲人痛苦不已.这些复杂情感的交织使16岁的李小凤在思想上、行动上逐渐走向成熟。李小凤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产生革命意识萌芽到革命意识觉醒,再到革命意识成熟,整部歌剧一直围绕李小凤的革命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和升华。在李小凤人物形象塑造中,我十分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和角色的转变,以此配合相应的肢体语言变化和声立情感宣泄。在表现李小凤与不同人物之间关系的同时,我时刻提醒自己注重人物内心情感、动作和肢体语言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人物的动作要与人物形象相互呼应,切实起到对李小凤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强化作用。同时,在表演中还要明确李小凤不同时期变化的主要特点,抓住李小凤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的表演元素,在表演稚嫩时,要从眼神和声音上展示出16岁少女清纯的眼神;在从稚嫩向成熟转变的时候,要从声音、动作和眼神中透出革命到底的决心,这样才能生动、全面地刻画出李小凤的人物形象。

(二)民族韵味的体现

歌剧《星星之火》的音乐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色彩。全剧音乐以浓郁的东北民族民间音乐、地方戏、曲艺说唱音乐为主要素材,吸收了河北梆子、地方戏曲等音调和语言特色,创造性地对其音乐进行运用和延伸,使其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李小凤这个人物是歌剧《星星之火》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在李小凤演唱的一些唱段中,从中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植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语言来歌唱中华民族坚毅的品格和不怕牺牲、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展现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与坚毅品格。而李小凤在剧中,从第一幕开始就面对汉奸孙晶石的出卖,被逼走上革命的道路;再到第二幕受到革命者老李头的鼓舞找到游击队;最后,第四幕李小凤经过党的教育和培养,在战争中成长为一名英勇的革命战士。为了执行上级命令回村侦察敌情而被抓,面对汉奸和日本宪兵的逼迫。而且要在母亲的面前被活埋。此时演唱的《妈妈不要哭》唱段,音乐柔美低沉,情感细腻至深。在独唱、母女对唱中突出李小凤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可以说,歌剧《星星之火》中,一幕幕的剧情环环相扣,展现了李小凤的民族气节和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时代精神的彰显

作为鲁艺传人,作为歌剧《星星之火》李小凤的扮演者。我更加觉得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是每一个鲁艺传人的责任与义务。歌剧《星星之火》传递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更是永不褪色的时代精神。我作为歌剧《星星之火》中李小凤的扮演者,更是对其艺术上的创作、情节上的贯穿、语言上的连贯、情感上的表达有着深切的体会。在歌剧《星星之火》中,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情感交织,成功地塑造了李小凤由一个16岁的小姑娘到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通过《穿过密密的青松林》《火啊火》《我是个穷苦的小姑娘》和《妈妈不要哭》等经典唱段带领观众走进了东北抗联战火硝烟的那个时代。通过16场的演出,每饰演一次李小凤,就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剧中的小凤渴望参加革命、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忘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同时,李小凤看似普通简单的唱段,却在李小凤每一个唱段、每一个眼神和每一个动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和历史强音。

总体来看,李小凤在整部歌剧《星星之火》中的唱段,是在婉转细腻中蕴含慷慨激昂,在行云流水中体味情感至深。我在饰演李小凤的过程中,是在了解歌剧故事背景、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李小凤认真细致地进行剖析和解读,从而对不同时期的李小凤进行精准的定位,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同时,我潜心研究和品读每一句歌词,在演唱中做到字正腔圆,在与剧情联动的基础上抓住李小凤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变化,进而突出整部歌剧的戏剧性和冲突性,从而圆满地刻画和塑造李小凤这一角色。

猜你喜欢

鲁艺唱段人物形象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绵绵古道连天上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来了救星共产党
——赣南采茶戏《带粮当红军》 唱段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鲁艺精神的写照——宋惠民
一弯新月挂半天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