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现状分析与技术创新对策

2016-05-30梁毅劼王海伶谭芳香侯圣君覃晓雨唐玲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专利广西

梁毅劼 王海伶 谭芳香 侯圣君 覃晓雨 唐玲

摘要:【目的】分析近30年廣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的发展状况,为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发展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关键词和国际专利分类号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北京合享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Incopat数据库对广西1986~2014年蔗糖加工业专利数据进行检索,通过人工筛选、合并、整理检索结果,对蔗糖加工业专利的申请量、技术类型、法律状态及申请人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1986~2014年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生物技术专利占比(34.78%)最高,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占比(13.04%)最低。在审专利占申请总量比(40.30%)最高,有效专利和失效专利占比(29.85%)相同,失效专利中因撤回而导致无效的专利占比(16.42%)最高。有效专利的专利权人中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比42.86%,其次是高等院校(28.57%)和科研院所(23.81%);专利申请人中高等院校的申请量占比(32.84%)最高,其次为企业(25.37%)和科研院所(23.88%),个人为11.94%。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存在深加工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制糖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专利战略竞争意识不强、失效专利比重高及科研成果多停留在研发阶段、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建议】“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推进蔗糖深加工系列新产品研发;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建立完善专利信息利用工作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探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关键词: 蔗糖加工业;专利;技术创新;对策;广西

中图分类号: G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9-1629-06

Abstract:【Objective】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analyze patent development in Guangxi cane sugar industry in past 30 years in order to offer suggestion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uangxi cane sugar industry. 【Method】Data of patent in sugar cane industry during 1986-2014 in Guangxi were retrieved on Incopat database developed by Beijing IncoShare Company with combination of key words and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number. Results were selected, combined and processed artificially, and patent application quantity, technology type, legal status and patentees were analyzed. 【Result】Patent analysis during 1986-2014 indicated that Guangxi cane sugar industry patent applications went through an up-down variartion trend. Biotechnology patent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34.78%) of the total while application of deep-processed product(13.04%) the lowest. Pending patents application constituted (40.30%)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application, valid patents and fail patents made up the same ratio(29.85%). Among fail patents, withdraw patent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16.42%). In terms of valid patents, enterprise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patentees with proportion of 42.86%, follow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28.57%), research institutes (23.81%). Among all applica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32.84%), followed by enterprises(25.37%), research institutes(23.88%) and individuals(11.94%). Therefore, the problems in the Guangxi cane sugar industry included insuffici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put in deep-processed product, lac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atent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 high proportion of invalid pat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staying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eriod and low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Suggestion】Following measures are suggested: combining government support, production, stud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ogether and accelerat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eep-processed product;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ncouraging technical staff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patent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nterprises; improving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and fuel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olleg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exploring a model of introduction-digestion-absorption-innovation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cane sugar industry; pat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untermeasure; Guangxi

0 引言

【研究意义】蔗糖产业是广西支柱产业之一。尽管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产蔗量和产糖量多年以来稳居 全国前列,但广西整个制糖业仍停留在甘蔗制糖初级加工水平,且制糖企业产品单一、质量标准低,导致开发出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梁毅劼等,2013)。专利是一种对自主发明创造独立占有的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牛瑞阳和王培璋,2009)。在全球范围内,专利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科技竞争力及科技创新能力评价(魏海燕,2013)。随着我国逐步深入参与全球经济,与国外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加强专利申请量、专利类型、申请人情况、技术构成、专利法律状态等专利现状分析研究,对找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制定其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世界范围内很早就有关于利用专利数据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1980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就已将专利作为评价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魏海燕,2013)。在我国,随着国家知识产权体系的不断完善,科技界乃至全社会逐渐加大对专利创造的重视程度。周何青等(2007)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85~2007年在我国申请的蔗糖发明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发明专利的数量、时间及内容,从而反映我国对蔗糖开发利用的状况。高子惠和谢富纪(2010)通过对上海市专利技术产业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未来上海市应该在知识产权制度完善、专利技术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魏海燕(2013)研究认为,应从制度环境的优化、优势企业的培育、政策引导的加强、服务体系的完善及文化建设的推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杨毅等(2014)统计了1985~2012年间我国棉花领域申请专利的信息,并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对棉花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李宇辉等(2015)通过分析我国干酪专利现状,提出增强乳制品企业专利意识、加强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建立完善乳制品企业的专利检索服务系统等建议,旨在促进我国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秦宇和董丽(2016)通过分析2003~2013年我国在美、日、韩等国家中药专利的申请量和我国中药专利有效量、申请人类型等数据,提出今后应提高中药的质量,参与国际中药专利标准建设,完善国内中药专利制度,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中药行业的竞争力。【本研究切入点】目前,研究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分析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极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现状进行分析,从专利分析角度指出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为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发展提出对策。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北京合享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Incopat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全球102个国家、组织和地区超过9800万件专利。数据检索截至2015年6月30日,主要采用“题名或关键词”、“主题=蔗糖”进行初步检索,得出结果后再根据IPC分类号找出蔗糖加工相关的数据,然后采用人工筛选、合并同族后剔除下载重复、无关的专利,对整理后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2 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发展情况分析

2. 1 专利申请量与技术类型构成

由图1可知,1986~2014年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2011年前专利年度申请量均在6件以下,说明该段时期内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动力明显不足;2011年后专利年度申请量增长趋势明显,2013年专利申请量上升到20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内对蔗糖加工技术领域研发的重视程度及专利保护意识均有所提高。

申请专利的技术类型主要有4种,分别为初级加工、生物技术、化学深加工和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专利。由图2可知,1986~2014年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量總数为69件,其中,生物技术专利所占比例最大,为24件,占总申请量的34.78%;其次为化学深加工技术专利(21件),占30.43%;初级加工技术15件,占21.74%;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比例最小,为9件,仅占13.04%。由图3可看出广西蔗糖加工业各类型专利申请量在各年度的变化情况,其中,1986~2008年广西研发重点在化学深加工领域;2006~2010年技术研究方向转向生物技术,初级加工技术的研发开始萌芽;2012~2013年,初级加工、化学深加工和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的专利申请均处于递增阶段,其中初级加工技术专利申请的增长趋势最明显。

2. 2 专利法律状态及其变化

由图4可以看出,在审专利在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0.30%,有效专利和失效专利均为29.85%,说明广西蔗糖加工业维持有效的专利占据一定份量,技术含量较高;专利失效的原因有撤回、驳回和专利权终止(未缴年费),其中因撤回而导致无效的专利比例最高,占专利申请总量的16.42%,其次是专利权终止,占7.46%,专利驳回占5.97%。

由图5可知,广西蔗糖加工业有效专利的专利权人中企业占主导地位,占42.86%,其次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分别为28.57%和23.81%,个人仅占4.76%,说明蔗糖加工业技术的主要创新主体是企业。目前,广西共有31家制糖企业(104家糖厂),产糖50万t以上企业7家,其产量占广西总量的91.65%。由表1可知,在企业专利权人中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拥有2件专利,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拥有1件专利,而其他大型制糖企业,如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东亚糖业集团和南华糖业集团等均没有蔗糖加工方面的专利,说明广西大型制糖企业对蔗糖加工领域的技术研发重视程度仍严重不足。

在有效专利的专利权人中,广西大学所拥有的专利数量最多(表1)。由图6可看出,1986~2014年广西大学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数量为16件,包含有效专利5件、在审7件、失效专利4件,其中,有效專利中有1件的专利权人变更为广西大学和广东的江门量子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审专利中有1件的专利权人变更为广西得乐生物科技公司。说明广西大学在蔗糖加工领域的部分专利技术成功实现了转移和转化。

2. 3 专利申请人状况

2. 3. 1 申请人类型 由图7可知,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人中高等院校的申请量比例最高,占32.84%,其次为企业,占25.37%,科研院所占23.88%,个人占11.94%,说明蔗糖加工业专利技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结合图5和表1,企业有效专利拥有总量处于主导地位,说明高等院校专利申请量虽然高,但技术含量不高,专利维持有效能力较弱。

2. 3. 2 申请人排名 由图8可看出,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当中,高等院校占据41.03%,企业仅占33.33%,其中,广西大学专利申请量遥遥领先于其他申请人,共16件,比排在第2位的广西科学院多11件。说明广西高等院校在蔗糖加工领域的专利申请较活跃。

2. 3. 3 申请人与专利技术类型 由图9可看出,有32.5%的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人申请了初级加工技术专利,32.5%、27.5%和7.5%的申请人分别申请了生物技术、化学深加工和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的专利,其中,深加工产品应用存在技术空白点,企业申请人对这一领域尚未涉及到专利申请。广西大学对4种技术均有投入研发,其专利申请量(17件)排名第一,申请量远高于其他申请人,其中生物技术和化学深加工技术(申请量占比82.35%)是研发重点。

3 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3. 1 制糖企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深加工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目前,广西的成品糖产品以赤砂糖和白砂糖为主,精制糖产量较少;近几年来广西蔗糖初级加工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趋势较明显,但制糖企业主要以传统加工为主(詹鹏举,2013),在蔗糖的精深加工技术领域创新动力不足;专利的主要申请人中高等院校和企业在蔗糖生物技术、化学深加工和深加工产品应用领域虽有一些零散的专利,但缺少对具有市场前景和高附加值蔗糖产品的研发,落后于国内外同行;在蔗糖深加工技术领域的潜力亟待挖掘。

3. 2 制糖企业专利申请量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制糖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发,重引进、轻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广西制糖企业虽多,但能申请专利的企业不足10%。至今,仅有广西来宾永鑫糖业有限公司、广西崇左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华鑫糖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在蔗糖加工业有专利申请,其他大制糖企业如东亚糖业集团、南华糖业集团、凤糖集团等尽管在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及蔗糖综合利用开发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深加工领域未见专利产出。事实上,这些大型糖业集团并非没有项目支持,如农垦糖业集团柳兴制糖有限公司的30万吨精制糖项目、广西东亚糖业集团的10万吨制浆造纸一期工程5万吨制浆项目、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5万吨制浆项目和20万吨生态复合肥项目等。同时反映出项目下达单位对项目的专利产出没有下达相应指标或缺乏严格检查。

3. 3 专利战略竞争意识不强,与国外专利申请人差距明显

广西蔗糖加工业至今尚无国际专利,但目前国外申请人来华申请的蔗糖加工专利近200件。为进一步赢得蔗糖加工业市场竞争优势,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的企业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把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利用PCT途径到我国申请专利保护,以求最大限度保护权益。尤其是同为产糖国的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企业或研发机构,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强于广西制糖企业,而广西90%的制糖企业在蔗糖加工业领域无专利申请,表明广西蔗糖业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在当今全球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下,不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会严重影响广西蔗糖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广西蔗糖业要做大做强,进军国际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

3. 4 失效专利比重高,专利管理工作不到位

广西和我国蔗糖加工业失效专利占到其各自专利申请总量的1/3,其中因撤回而导致失效的专利占比最高。一方面,可能由于部分专利的市场转化率不高,很难在获得授权后进行成果转化,加上每年还要缴纳专利年费,导致专利申请人撤回专利;另一方面,可能部分来自高等院校的申请人并非从技术创新或产业化的角度出发申请专利。同时,广西专利管理机构及其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完善,且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奖励措施和专利管理工作不到位;专利因无专人管理,导致专利提交申请后,后续追踪工作不到位,甚至造成部分申请专利被视为自动撤回。

3. 5 科研成果多停留在研发阶段,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蔗糖业企业合作项目少,蔗糖加工方面的大部分科研项目绝大多数停留在科研阶段,只有少量科研技术成果能够实现转化实施,难以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是由于科研技术成果的有效实施需要经过小试、中试、商业化试验生产等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科研技术成果专利化是确保其得以有效保护或实施的途径,而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专利化率较低,科研技术成果存在流失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科研项目从立项到有专利产出有市场脱节现象,很难适应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的需求,难以为广西相关企业提供持续性的技术支撑,因此,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虽强,但闭门造车对蔗糖加工业发展并无助益(贾冰,2008)。

4 促进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4. 1 “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推进蔗糖深加工系列新产品研发

政府及相关农业科技部门应积极推动广西蔗糖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及蔗糖深加工产品研发,在制定项目时应提出专利产出的指标要求,重点支持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科研项目,积极推動“产学研用”相结合,全面加强对蔗糖加工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能够形成蔗糖加工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项目,加快推进食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食糖精深加工产品,如L-乳酸、木糖醇、高果糖浆、乙二醇、丁醇,乙酸乙酯等的生产,延伸制糖产业链(梁毅劼,2015)。

4. 2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

广西蔗糖加工企业应制定和完善有关专利知识产权的规章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及经费,并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新品开发及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公司新品开发、技术进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取得(王晨,2015)。

4. 3 建立完善的专利信息利用工作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广西制糖企业应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文献信息服务指南(试行)》和《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工作指南(试行)》为指导,建立完善的专利信息利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档案制度、培训制度等;建立和完善专利信息利用工作体系,提高专利信息的检索、分析、加工及管理能力,探索建立专利信息专题数据库,将专利信息利用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通过建立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专利信息利用活动的评价;改善优化专利信息利用环境,合理使用专利信息资源,从而提升专利信息利用效果。最终目的是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企业的研发指明方向,为企业的科研成果提供法律保护,为企业新产品的推出规避风险,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4 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

由于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专利技术成果作为国有资产在评估、转化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充分调动并发挥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发应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全面推动专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促进广西蔗糖加工业发展。

4. 5 探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针对广西目前技术实力相对较弱的领域,尤其是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研发,广西制糖企业可以探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模式,通过转让或授权,引进较成熟的专利技术,然后再加以改造,转化吸收。此外,应对国内外一些可利用或失效专利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和利用,挖掘其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高子惠,谢富纪. 2010. 上海市专利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科技管理研究,30(10):53-55.

Gao Z H, Xie F J. 2010. The patents and their industrialization in Shanghai: the status quo and suggestion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30(10): 53-55.

贾冰. 2008. 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中专利战略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

Jia B. 2008. Patent strategy study in Guangxis sugar-cane industry technical innovation[D]. Nanning: Guangxi University.

李宇辉,郭安民,王俊钢,刘成江,吴宏. 2015. 我国干酪专利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 中国乳品工业,43(11):19-22.

Li Y H, Guo A M, Wang J G, Liu C J, Wu H. 2015. Current pat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proposals of cheese in China[J]. China Dairy Industry, 43(11): 19-22.

梁毅劼. 2015.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广西蔗糖产业降本增效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

Liang Y J. 2015. Guangxi cane sugar industry research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hain perspective to reduce cost and increase yield[D]. Nanning: Guangxi University.

梁毅劼,于平福,杨景峰. 2013. 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科技问题探讨[J]. 南方农业学报,44(2):350-355.

Liang Y J, Yu P F, Yang J F. 2013. Technologic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agricultural resource-based industry in Guangxi[J].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44(2): 350-355.

牛瑞阳,王培璋. 2009. 我国国内专利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1(5):88-93.

Niu R Y, Wang P Z. 2009. Actuality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patent development in China[J]. R & D Management, 21(5): 88-93.

秦宇,董丽. 2016. 我国中药专利申请现状分析及建议[J]. 中国新药杂志,25(8):841-845.

Qin Y, Dong L. 2016.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atent application in China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J].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25(8): 841-845.

王晨. 2015. 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新能源产业专利战略制定[D]. 长春:吉林大学.

Wang C. 2015. Formulation of patent strategy of new energy industry in China under low carbon economy environment[D].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魏海燕. 2013. 中国专利的现状分析及技术创新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33(1):1-8.

Wei H Y. 2013.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patent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

nagement Research, 33(1): 1-8.

杨毅,张涛,李国荣,张淑芳. 2014. 我国棉花领域专利现状分析[J]. 棉花学报,26(2):171-178.

Yang Y, Zhang T, Li G R, Zhang S F. 2014. Analysis of Chinese patent status regarding cotton fields[J]. Cotton Science, 26(2): 171-178.

詹鹏举. 2013. 全球背景下的广西糖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 南宁:广西大学.

Zhan P J. 2013.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sugar industry of Guangxi in the global context[D]. Nanning: Guangxi University .

周何青,陳广仁,廖雄狮,李敏,陈全斌. 2007. 我国蔗糖开发利用相关专利的现状分析[J]. 广西轻工业,23(11):16.

Zhou H Q, Chen G R, Liao X S, Li M, Chen Q B. 2007.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related patent of sucros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J]. 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23(11): 16.

(责任编辑 邓慧灵)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专利广西
专利
发明与专利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矿井探放水工程技术创新研究
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探讨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