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乡情教育
2016-05-30彭敦运
彭敦运
“乡愁”是21世纪的一个热词,在解读什么是“乡愁”时,几乎每个人都会撞见自己熟悉的地名。这是因为,“乡愁”的根往往扎在这些词语里,以至于远行的游子一听到它,立马就能想到故乡的山,梦见桑梓的水,念起那反复咀嚼过的缕缕乡思。所以,“乡愁”不是空洞的,我们可以把它带进教室,当作滋养学生人格的营养,当作构建班本课程的特色。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学校、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本地文化的引入,即便倡导传统文化进校园,却说不出当地地名的由来,讲不出家乡的名人轶事。一个对自己家乡都不了解的班主任,又会有多少热情去引导学生谈乡情乡恋?一个不知故园历史的校长,又会投入多大的热情来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哲学家怀特曾经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中的一朵浪花”。每个人的家乡发展史都是不断继承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因此,不断咀嚼乡情并将其变成营养,就成了我们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德育特色的重要内容。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是入侵者强加的残酷,但不知家国,不爱己史也是一种不能原谅的麻木。习近平主席指出,“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不念过去,必然会茫然于现在,迷失于未来;背叛昨天,必然会失守于今天,丢弃明天。一个正在爬坡的民族,更需要时刻敲响这历史的警钟。
其实,从乡情教育里看史,不是在看别人的昨日旧景,而是在看从先人到自身、从自身到子孙的今朝明夕。向乡情教育求“镜”,也不是单为那些老故事,而是在发掘“后事之师”的智慧与规律。
董仲舒曾一针见血地说过“不知来,视诸往”“道往而明来者也”。几千年前,世界上也曾有过与华夏文明同样辉煌的另外三大文明,而今却不见它们的身影。中华民族的“道往明来”,不仅是宝贵的生存智慧,同样是我们班级文化教育应该传承的瑰宝。
“国——家——我”“我——家——国”绝不是三个汉字之间的简单排列,而是一种家国情怀的遵序传递。记得有一位外商到某地投资,他点名要看当地实验小学的乡情教育课程。当听完三年级的一节乡情教育课后,他说:“如果连孩子都知道家乡文化,我就不担心在这里投资有多大风险了。”
好一种慧眼独具的投资理念!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理念里,我们看见了校本课程的新走向,发现了校园德育的新舆情,也看到了协调发展在学校软着陆的新契机。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