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文化理论下的文化扶贫研究

2016-05-30何家慧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启示

何家慧

摘 要:贫困,是当前任何国家都无法轻松面对的沉重话题。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贫困现象很严重,扶贫问题也很严峻。本文在当前贫困问题现状,文化扶贫重要性的基础上,来探析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贫困现状 文化扶贫 贫困文化理论 启示

一、什么是贫困文化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对贫困的研究多囿于经济或政治角度,认为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或是制度的不公平才导致贫困。尽管这些解释有合理性,但是单一物质援助对于解决贫困现象已经无济于事。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在《五个家庭:墨西哥贫穷文化案例研究》一书中,率先提出贫困文化理论,企图文化角度来探讨致贫因素。他认为,贫困并非只是物质资源的匮乏,而是由此导致的阻碍穷人改变自身境遇的文化价值观。处于贫困文化中的穷人会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自卑感,这种文化一旦产生,就会具有一种生生不息、难以消灭的态势,因此其还具有代际传承的特性。 自从“贫困文化”这一概念传入我国,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很快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一些学者认为贫困文化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一些贫困户物质生活匮乏,精神领域也很空虚。他们对生活消极无为、不思进取、崇拜鬼神,只求温饱、多子多福、老守家园,而且这种生活理念代代相传,他们的子孙后代也长期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而不自觉。这些特殊的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逐渐形成一种“贫困文化”,就像无形的“玻璃罩”,使贫困人口逐渐失去进取创新、改变贫困命运的勇气。

二、我国贫困问题现状及特征

根据2011年,由国家统计局测算确定的数据,我国2011—2020年的农村贫困标准为“按2010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截止2015年,我国贫困人口依然有5575万。按照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是中国2011年贫困数据(国际贫困标准主要是指每天1.25美元或2美元):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极端贫困标准以下的中国贫困人口规模是8410万人,贫困人口比重是6.3%;生活在每天2美元的贫困标准以下的中国贫困人口规模是2.5亿人,贫困人口比重是18.6%。

从国内外统计数据上看,我国的贫困问题很严峻,而且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贫困人口的比重大。201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百万。第二,贫困人口的分布范围广。全国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遍布28个省。第三,贫困状况复杂。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全国还有近8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班车。因病致贫的比重超过40%,需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第四,贫困表现具有同一性,即思想观念滞后、受教育程度低、价值观念消极。在贫困地区,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观念根深蒂固,使之生育过多,负担过重;崇尚读书无用论,重生产轻学识,适龄儿童辍学率高;受小农传统思想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不考量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继续延续原有生产生活方式。正是观念上的这些落后,导致了经济上的贫困延续。

三、文化扶贫的重要性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我国政府主要采取“输血式”扶贫,企图从物质上缓解贫困人口的生活压力,然而一旦减少或终止物质救济,脱贫人口很容易返贫,扶贫效果不容乐观。鉴于此,我国于1993年成立文化扶贫委员会,扶贫方式逐渐改为——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开发性建设的“造血式”扶贫。2008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发起“文化扶贫工程”,计划从精神文明层面全面推进扶贫建设。正如一些村干部所说,“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可见文化建设在扶贫工程中的重要性。首先,文化扶贫能够启迪贫困户思想,提高他们综合素质,促进乡风文明,开拓他们的眼界和思想境界,有他们有能力有愿望去建设地区文化;其次,文化扶贫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封闭的地域环境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格局,导致贫困地区信息、交通闭塞。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高贫困户的思想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从而实现社会公平;最后,“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物质资源的援助往往比不上知识技能的扶持。文化扶贫往往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收到最大的效果。因此,文化扶贫对贫困户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意义。

四、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

之前有关反贫困理论在研究贫困现象时,大多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是物质缺乏,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贫困。单单从这一角度看待贫困问题,难免有些片面。而贫困文化理论是人们对贫困现象深入思考的再次发展,它从文化理论角度来研究贫困问题。对我国当下正在进行的文化扶贫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1.导入先进文化理念,培育内生动力,消解贫困文化之源。对于广大贫困地区,传统小农思想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一些落后思维难以根除,使得群众容易满足现状、消极无为。由于贫困文化的这种封闭顽固性,先进文化需求难以在内部产生,需借助外来先进文化的碰撞力来打破贫困文化思想的束缚。“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人,扶贫先扶志”,我们应该利用外来先进文化的力量,培育贫困户的文化自觉意识,打破这种代代相传的“思想藩篱”,使之树立“穷则思变”的积极进取精神。首先,应组织文化扶贫志愿者,培养当地文化工作者,利用图书、广播等文化载体,大力宣传积极价值观念、先进科学知识、文明作风习俗,使先进文化的种子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先进文化抵制贫困文化,树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化新风尚。其次,应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创作与贫困地区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作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才能更为贫困户所接受和喜欢,也才能更加打动和带动他们。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夯实文化基础,切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性决定了群体落后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在子代间延续。有一个“放羊娃的故事”,形象描述了这一特性:有一个放羊娃放羊来赚钱,赚钱为了能娶上媳妇,娶媳妇是为了生娃,生娃是为了长大放羊,放羊是为了有钱娶老婆……这种贫苦文化使得放羊家族的生活如恶循环般代代重演,这也正是贫困文化的最可怕之处。要想打破贫困文化的这种封闭循环,首先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对贫困群体子代的培养,确保每个学龄儿童都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使他们能从小就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拜托贫困文化的思想藩篱。第二,应该改善贫困地区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资参与,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学习的氛围。第三,应提高广大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来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油助力,从而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

3.挖掘人文自然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很多贫困地区在人文、自然资源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比如说当地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淳朴的民俗风情、祭祖拜天等宗教节庆活动、编织剪纸等手工艺。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自然资源都应该得到保护和开发。对于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一方面是针对贫困地区人文资源,应指导贫困村做好文化资源与农业等融合发展,鼓励贫困村积极学习特色文化工艺品、非遗产品制作技艺,打造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另一方面,针对自然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因地制宜做好文化与生态旅游、农业等的融合,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李丰春,农村文化扶贫的若干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8(25);57.

[2]王萍萍,徐鑫,郝彦宏,中国农村贫困标准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15(8).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启示
浅析成都文艺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贫困县图书馆发展刍议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