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机制桎梏 释放人才活力

2016-05-28汤宏

新闻前哨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人才

汤宏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中央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管理、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才、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措施,为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厚植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了制度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遵循。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意见》,探索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组织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在深化认识中增强主动性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人才的需求数量更大,质量要求更高,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制度羁绊,破解人才反映强烈的体制机制问题意义重大。

一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紧迫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引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在创新驱动发展要素中,人才是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只有把人才作为支撑创新的第一资源,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发展制度障碍,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才能适应和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是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是我们党立足当前、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必须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十三五”规划蓝图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以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流动、激励等制度措施,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把各类人才和智力聚集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局中来,汇聚起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的强大正能量。

在把握规律中增强科学性

认识和把握人才发展规律,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是确保改革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具体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党管人才。

完善党管人才格局,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提高党管人才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科学人才观宣传,让全社会更加关注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营造人才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整合社会力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人才发展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优势,集聚群众智慧,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把成功做法经验化、零星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

坚持服务发展大局。

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人才工作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和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制定人才发展目标、重要政策、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以服务发展的成效来检验人才工作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效果。

坚持市场导向。

突出市场在人才资源供求、配置、流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健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实现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

坚持分类施策。

根据不同领域、行业特点,分门别类制定人才培养、引进、激励、评价等政策措施,做到人才与需求深度融合。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都用一把尺子衡量,防止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各类人才,束缚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和自身价值实现。

坚持扩大开放。

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更加开放的理念,完善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在重点突破中增强创新性

抓住制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勇于革新,敢于突破,蹄疾步稳,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在人才管理服务上,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用人主体的职能职责,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方面的职能;强化用人主体的自主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健全市场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在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中的调节和平衡机制。

在人才培养引进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等对人才的需求导向,统筹高精尖缺人才和基层基础人才,制定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基础性作用,形成人才培养开发整体合力;出台引才特殊政策,拓宽引才视野,开辟引才通道,灵活引才方式,强化引人保障,切实解决引进人才的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在人才评价激励上,坚持德才兼备,坚持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建立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化人才评价主体制度,防止人才评价急功近利,“评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参评”;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激励力度,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激励制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打造更多促进人才创业的技术平台、金融平台、孵化平台、共性平台、众创空间等。

在人才流动配置上,破除人才流动壁垒,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向边远地区、艰苦岗位流动,促进人才积极、合理、有序、有效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在夯实保障中增强实效性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体制。加强党委(党组)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完善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对重要人才工作、重大人才政策、重要人才活动进行科学决策、协调推进。

二是建立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树立“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以人才优先投入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加大政府人才投入力度,强化企业主体投入,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机构、民间团体和个人参与人才投资,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

三是加强人才工作考核督查。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清单,加大考核力度,充分应用考核结果。完善人才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坚持人才工作项目制。加强人才工作宣传,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人才
人才云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