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有思想的新闻

2016-05-28丁浩宇

新闻前哨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庄思想

田野里,发现意想不到的素材

4月1日,我搭乘农圣沉湖农庄负责人彭少斌的私家车,前往他的农庄采访。我们的采访对象很健谈,一个小时的车程,彭少斌一边开车,一边回答我们的提问,彭少斌,武汉人,43岁,与我们是湖北大学校友,毕业于市场营销专业,曾在武汉健民制药厂干过多年的市场营销,早已练就了善于自我推介的本领。

车到农庄,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彭少斌一边带领我们参观农庄,一边继续讲述有关农庄的故事。我们不自觉地被他的讲述所吸引,那些看似平常的田野、鸡、鸭、鱼、果蔬甚至鱼草,在他极富故事性的讲述中,变得生动而趣味盎然。

不过,最吸引我们的,还是他的互联网思维——如何清晰定位,如何发掘都市人“高大上”的市场需求,如何策划活动营销自己的独特产品,等等。这些,正好给不少发出“谁能告诉我,明天种什么”慨叹的农民提供思维借鉴,且正是上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天线”的好素材。

如获至宝,兴奋莫名,不虚此行。我觉得,身子沉下去,好新闻就会浮出来。

表达上,让思想融入消息写作

1.打磨标题。

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要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我们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时代主题,结合消息的内容,对标题进行反复推敲提炼。此标题采用两种手法,即引题采用概要式手法,主标题采用悬念式手法。引题“体验式服务+个性化定制+故事性微商”以凝练的语言,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内容和思想写进标题。主标题“农圣沉湖农庄柔性生产卖‘乡愁”诱发读者好奇心:柔性生产是什么意思?“乡愁”也能卖吗?读者心中悬下疑团,自然会产生阅读下去探个究竟的冲动。

2.断裂行文。

这条消息910字,容纳了与新闻主题相关的40多个信息,全文共分13个自然段,平均每段70字,每段长短适宜,鲜有废词、废句,显得明快、清新,富有跳跃感和起伏感。从表面形式看,全文是“散”的,段落间呈断裂状,但新闻事实依据其重要性联系着,零散的材料服从连贯的思想,像散文一样,形散神不散。

3.运用技巧。

——现场描写法:新闻讲究现场感和目击性。对消息中的人物、现场细致入微地加以描写,不仅可以增强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还可使消息富有现场感和可读性。实践证明,最好的写稿人总是把报道写成似乎可以摸到的有形物体。如文中写的:“农庄内,珍珠鸡、火鸡、贵妃鸡结伴觅食,成群野鸭在鱼池玩乐嬉戏,大棚内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生机盎然,远处蛙声此起彼伏…… ”

以上描写,让一幅农庄美景图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提升了新闻的价值,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背景烘托法:红花需要绿叶扶。消息中如果只报道单纯的新闻事实,不交代背景,其新闻价值和意义就很难得到充分体现。如文中交代了农庄基本情况、获得的荣誉、个性化的特质、发展现状等,开掘了新闻的深度,满足读者求深的心理要求。

——点面结合法:抓典型需学会解剖麻雀。一堆综合材料、抽象概念,即便具有权威性,也难具有感染力。把“点”放大写活,再带出面上的情况,才能使读者觉得可亲可信。如文中写的:“去年5月25日,主题为插秧的亲子活动,吸引500名武汉市民参加。孩子们撩起裤管,卷起袖子,赤脚踩在烂泥里,时而弯腰插秧,时而追逐嬉戏。”“同年,‘草长莺飞时节,到田间捡野鸭蛋、‘来农庄割鱼草,找回知青的感觉、‘你钓鱼,我帮你烧烤、‘萨克斯音乐之夜、‘搭起帐篷看星星、‘金秋九月,来农庄割稻子等10多起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近3万人次。”

上述前段写“点”,后段写“面”,点面结合,生动具体。尤其是把“点”放大,便于运用细节,描摹现场。如“撩”、“卷”、“踩”、“弯”、“追”等动词细节的运用,极具画面感。

——引进人物法:新闻作品是需要“人气”的。人是新闻报道的主体,任何新闻都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需要、思想等才具有新闻价值的。这条消息中,引用了农庄负责人彭少斌、武汉游客董蔷薇、华农教授周胜利、营养学博士徐祖严等人物语言,一下子让抽象的变得具体,朦胧的变得真切,死板的变得鲜活。

感悟中,学会寻找新闻中的思想亮色

我们常说,新闻作品要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没有厚重感。那么,何为思想?

萨特在八万字的教职报告《想象》一书里说,思想就是人的尊严。

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思想是逻辑形象化了的事实。

工人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孙德宏在《新闻演讲录》一书中写道:我们要传递的思想不是任何思想,而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审美传播,它应该是有益于受众,带给受众愉悦、自由、解放、光明为己任的,是要以教人上进为目标的。只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本身有新意,对时代有震动,那就是新闻。

实践证明,有思想的新闻,是适应媒体激烈竞争的需要。同样的新闻事实,如何判断新闻价值,从什么样的坐标或背景、用什么样的角度考察新闻现象,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报道并呈现给受众……无不考量着新闻人的独特视角、独家分析、独家解读。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有思想的新闻应成为仙桃日报在同城媒体中高出一筹的基本途径。

“传统农业不问市场,只知耕耘,很容易出现低端产品供大于求、产品滞销的问题。我就是要颠覆先种后卖的传统模式,根据客户个性需求定制生产中高端农产品。”这是消息中彭少斌的一句话,也是这条消息的思想亮色所在,新闻价值所在。

【链接·作品】

体验式服务+个性化定制+故事性微商

农圣沉湖农庄柔性生产卖“乡愁”

本报讯(记者 丁浩宇 邓一凡)4月4日清明节当天,位于西流河镇华湾村的湖北农圣沉湖生态农庄迎来一批回头客:武汉市民董蔷薇一家20余人扫墓后,驱车到这里吃农家菜,体验摘野菜、捡鸡蛋、捉鸡等乡野乐趣。

农庄内,珍珠鸡、火鸡、贵妃鸡结伴觅食,成群野鸭在鱼池玩乐嬉戏,大棚内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生机盎然,远处蛙声此起彼伏…… “这里有让我心情愉悦的乡村美景图,是我寻找乡愁的地方。”董蔷薇说。

今年元月,在与全省174家农庄PK中,湖北农圣沉湖生态农庄获评全省“十佳示范农庄”,华农教授周胜利评委称赞这里是“原生态食材践行者”。

湖北农圣沉湖生态农庄是一家集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农产品深加工、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及田园生活体验基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600亩,由武汉市民彭少斌于2013年投资建设,去年在武汉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

“我们这儿,除了食盐是采购的,其他食材都出自农庄600亩土地。”彭少斌说,“我就是让市民吃到最原生态的食材。”

游客来吃饭,农庄不提供菜单,而是“有啥吃啥”。正因为坚持“最土”,这家尚处在建设中的农庄成功“逆袭”,吸引城里人纷至沓来。

中国中医学营养协会营养学博士徐祖严品尝这里的菜肴后,感慨地说:“原汁原味,吃出了儿时的味道。”

为了让城里人“聚焦农庄”,彭少斌注册微信公众号,通过讲农产品故事的方式策划活动、做到线上线下互动,撩起了城里人品味“乡愁”的冲动。眼下,农庄的微信用户已突破5000人。

去年5月25日,主题为插秧的亲子活动,吸引500名武汉市民参加。孩子们撩起裤管,卷起袖子,赤脚踩在烂泥里,时而弯腰插秧,时而追逐嬉戏。

同年,“草长莺飞时节,到田间捡野鸭蛋”、“来农庄割鱼草,找回知青的感觉”、“你钓鱼,我帮你烧烤”、“萨克斯音乐之夜”、“搭起帐篷看星星”、“金秋九月,来农庄割稻子”等10多起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近3万人次。

火爆人气带动了农庄农产品的热销。农庄自产的大米、香油、鸡鸭蛋、土鸡、果蔬、鱼等,虽然售价比市场价高2-3倍,但是仍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绿色商品。

仅去年,农庄实现营业额105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

“传统农业不问市场,只知耕耘,很容易出现低端产品供大于求、产品滞销的问题。我就是要颠覆先种后卖的传统模式,根据客户个性需求定制生产中高端农产品。”彭少斌说。

猜你喜欢

农庄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共享农庄”商机多 把握政策好赚钱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农庄里的羊圈
可持续农庄设计初探——以保定大汲店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