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16-05-28黄过平

考试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酸碱性酚酞创设

黄过平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反应的情境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欢快和神奇的气氛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能使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实验情境,以“趣”激“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实验优势,巧妙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对化学有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讲绪言之前先给学生做两个有趣的实验:其一,“清水变牛奶”——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呼气,石灰水就出现了牛奶状的浑浊现象;其二,“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被点燃了。

又如:在学习溶液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法——pH这节课时,我设计如下教学情境:

将一张涂有无色酚酞并晾干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用毛笔蘸取无色溶液在白纸上写出红色的“化学”二字来。请同学们解释其中反应原理。

“老师你在纸上事先涂了无色酚酞,你用氢氧化钠溶液在上面写字,酚酞遇碱变红了”,一部分同学抢先答道。不一定,“纸上可能是涂了氢氧化钠溶液,而老师蘸取的是无色酚酞”,另一部分学生也不甘示弱。“你们都很棒,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这时候我插话了,教室顿时掌声四起,学生个个很开心。

我接着问道:“酚酞和石蕊是我们常用的两种酸碱指示剂,它在化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是用来区分溶液酸碱性的物质”,学生异口同声答道。

“那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分开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这三种无色溶液”?我顺势问道。

用“用紫色石蕊”区分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着。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了物质的酸碱性是用酸碱指示剂区分和表示的。这时我顺手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苹果、橘子、菠萝等水果,又问:“你们觉得它们的酸性强弱一样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

接着我动手取出5毫升盐酸加水稀释了以后又问学生:“这瓶中的盐酸和稀释的盐酸的酸性强弱一样吗?你有什么办法确定这些物质酸性的强弱呢?”

“用酚酞试液。”“不,用石蕊试液。”

“那好,请两位同学帮老师尝试用石蕊试液检验这两种盐酸哪种酸性强?”

在讲台上,两位同学用试管进行了实验,结果让所有同学都呆住了,因为两个试管中的红色几乎一样,同学们面露惊异之色。“事实证明,酸碱指示剂在溶液浓度相差不大时无法区分酸碱性的强弱,看来我们要用别的方法区分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对了,用pH的方法。”一位同学不知是预习了还是接触过该知识点,睁大眼睛兴奋地打断了老师的话。

“对,就是常用的溶液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巧妙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创设故事情境,以“疑”促“思”

每个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能使化学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或授课内容,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作为教学情境引入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设置这样的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叫屠狗洞,当游人拉着它的宠物小狗走进洞中的时候,它的狗就会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而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后来科学家发现洞内地面上湿漉漉的冒着小气泡,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这种气体是杀死小狗的罪魁祸首。”“你想知道这其中奥秘吗?那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的开始查课本找答案,有的开始讨论,有的积极思考,都想迫切知道这其中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进行了过程与方法教育,同时增进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助“学”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所以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设疑、激疑、导疑、释疑,使学生思维环环相扣,层层攀登。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自己在化学迷宫中找到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益处。在 “物质鉴别”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做饭时不小心把盛放纯碱和食盐的瓶子标签弄丢了了。你能有哪些方法区别开来?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真实亲切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鉴别。在讲到元素与人体健康时,借助电视上“黄金搭档”广告词“富含钙铁锌硒维生素,不含磷铜”设置这样的问题:(1)钙铁锌硒指的是什么?(2)钙铁锌硒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3)除了药物补充外,还可以从哪些途径补充和摄取?(4)磷铜对人体有什么害处?这些问题的设置既贴近生活,又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带着疑问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避免了枯燥与乏味,达到了以“疑”助“学”的目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系2014年庆阳市教肓科学规划课题《初中化学情景教学的实施与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酸碱性酚酞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酚酞指示剂配制猜想
酚酞指示剂配制猜想
酚酞试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
酚酞试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
第十单元酸和碱
我国主要菜区土壤盐分、酸碱性和肥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