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05-28刘霞
刘霞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以其财务管理工作为研究目标,首先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着重探究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现有问题提出了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事业单位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促进力量,其在政府逐渐深入的改革中也进行着相应的改革。而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财务管理同时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本文以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着重在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的更新与完善,从而使得我国的事业单位在整体经济环境发展变化中得以生存,并促进其又好又快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性的部门体系,因此,公益性和服务性就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所具备的性质。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管;第二,负责单位的预算管理;第三,为单位进行财务分析;第四,对单位的收入情况进行管理。另外,必须要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来进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并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与处理。由于国家财政部门拨款是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具有了自身的特色,其具体的特点有一下两点: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目标,这就使得事业单位涉及到众多的管理项目,因此与其他企业相比,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按照这一特点,事业单位可以采用符合自身的特点,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进行灵活多样的运转;我国事业单位具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这主要是因为促进社会进步和保证物质基础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因此事业单位能够将外部资金引入单位内部,甚至还可以面向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事业单位的管理难度。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且其规章制度也不健全
首先,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有一些单位其内部管理制度本身就存在问题,甚至有的单位根本没有专门设置财务管理机构,这些单位一般都是由一人或者多人兼职其内部审核监督职位,而并没有专职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也没有实施统一的财务管理;其次,对于财务会计岗位的人员配备并不科学,且其岗位设置也存在问题。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兼职过多,且其业务与其他业务的交叉过于杂乱,从而导致职责分辨不清,管理困难;再次,单位内部的审核监督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原有的功能,更多的单位存在有章不循的问题,其制定的有关制度仅仅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从而使得其监督执行不能落实,制度也是名存实亡。另外,个别单位的会计人员存在制造假账的严重问题,其为了小团体利益,没有将应该建立的账目进行建立,甚至伪造账目,从而达到虚假业绩和偷税漏税的不良目的,这严重违反了财务管理的规定。
(二)对资金预算编制的认识不够,资金管理效率不高
首先,很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财务预算编制的含义和作用,在编制预算资金的过程中,他们仅仅是使用最简单的算术方法,对资金进行简单的预算,按照基础数据加增量来进行编制,从而没有认真斟酌和细算每一个经济活动或者子项目,并且急于上报数据,从而形成不够精准的预算编制,甚至出现大约数的现象;其次,很多单位都忽视了预算编制,随意的进行财务决策,从而导致单位内部出现松散、杂乱的管理方式,以及不严格的支出审批制度,最终使得专款没有得到专用;再次,有些单位对于内部日常开支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甚至任意提高补贴标准,不按规则制度发放奖金,改变资金的用途;另外,有的单位虽然进行了预算编制,但是并没有认真监督预算资金的使用,对其使用效益也没有进行跟踪审计,从而致使效益考核流于形式,而成本考核也仅仅是走过场。
(三)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不规范的财务基础工作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存在大量严重的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其素质参差不齐,甚至通过职务之便,很多员工牟取暴利,记录的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差。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会计工作是其顺利进行的保障。但是,我国事业单位目前的会计工作很落后,存在不严谨的财务处理方式,其相关手续也不健全,缺乏规定的业务控制程序,最终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和进行。
三、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约束机制
首先,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基于国家的宏观管理,我国事业单位应当着手制定科学的会计核算流程以及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具体而明确地规定现金管理制度,编制科学的预算,并对预算进行执行、监督和评价,对财产进行严格的审批;其次,要制定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制度,即要结合具体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度的制定,切记不能生搬硬套。要制定通俗易懂,且操作方便的财务制度条文,还要紧密联系日常会计核算的实务;再次,为了有效避免或者减少发生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应当对单位的财务行为按照完善的内部制度进行严格约束。严加控制单位内部的重要岗位和薄弱环节,并将责任具体化,实施责任到人、制度管人,分开单位内部不相容的职务,从而使得资金的安全有所保证。最后,单位要定期进行资产的核对,并经常对单位的会计核算流程执行效果以及内部制度进行评价,切实做到账实相符。当对单位财务制度进行评价时,如果发现其具有薄弱的地方,或者我国的财经法律出现变动,这时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自身的控制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提供预算管理规定的执行能力,使得使用资金的效率得以提升制定、执行、监督和考核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得以加强的关键,就在于是够对单位预算进行了科学、全面、真实、准确的编制。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必须充分保证预算编制得到时间、组织以及人力的保障,从而为单位经济的核算和各项工作的运转提供基础;其次,对于执行预算这一工作来说,其运行必须要按照单位预算编制项目资金的去向来进行,并及时、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单位收支出现的差额,从而为对其进行合理调整而找到原因和办法,这同时要求对审批核实手续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最后,对于预算的监督,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从而使得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得以提高。另外,要大力推广绩效编制法和“零基”法,并由大到小、自下而上的汇总预算的范围,这样层层掌握审核关,使得各项资金的运作及时而准确。
(三)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事业单位首先要严格把握好用人关。对于从事财务会计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时刻遵循会计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新上岗的人员以及没有会计证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通过相关的从业资格考试才能够正式录用;其次,按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律,我国事业单位必须在对人员的管理、监督、激励以及考核等环节中,融入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将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从而使得单位中每一位财务人员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强化,努力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将单位内部的监督和控制制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促进事业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光.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
[2]王彩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4
[3]迟玉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