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6-05-28黎玉春
黎玉春
【关键词】初中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97-02
语言表达不仅是一种叙述方式,更是人脑思维的外在表现,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是一个人进行人际交往的前提,对于个体成败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灵活地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将教学的主要精力集中放在“读”与“写”方面,忽视了语言运用,导致关于表达的教学止于表层。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人生转折阶段,他们的表达习惯、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也在这一时期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往往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内心敏感,却又经常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内心的烦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语言表达的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多样指导,积累表达素材
初中生一般缺乏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学校与家庭为主,思想普遍较为单纯,因此,在语言表达时,经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尽管心中波涛暗涌,却不懂如何用言语表达。那么,教师要怎样帮助他们摆脱“语塞”的尴尬局面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语言素材的积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开展“模拟语境”“口语真人秀”“如果这样说”“你说,我听”等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素材,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刀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对不同性格类型、不同语言风格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这一板块的教学主题主要围绕“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景色描写展开,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春天》、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这些融入作者细腻情感的四季描写,意境优美,非常适合初中生学习。但是在实际表达中,学生往往只能望“美文”兴叹,当要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优美的景色时,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组织语言。为了强化他们对语言知识的运用,丰富他们在描写四季美景方面的表达素材,笔者利用“感受自然”这一综合性学习模块,开展了以“四季赞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时间收集有关赞美大自然的优美散文、好词好句、诗词歌曲等,并进行筛选、摘抄与组内分享。在活动中,对于学生阅读、摘抄的内容范围,笔者并不加以限制,并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摘抄名人佳作,有些学生从自己最喜欢的流行歌词中寻找素材,如摘抄梁静茹《宁夏》中的歌词“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等。在摘抄与分享后,笔者还要求学生当一回“现代小诗人”,以“四季赞歌”为主题,模拟课件提供的范文,写一则小短诗,并以配乐朗诵的形式将小诗展现出来。
二、完善评价,增强表达信心
评价就像一架天平,有效地平衡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又能间接地推动教学,促进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评价的运用远远不够,一方面没有将评价贯穿于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始终,没有发挥评价的效能;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与说服力,评价形式生硬,缺乏多元参与,学生并没有充分的作为评价主体的话语权。这样的评价对于已经初步具备抽象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初中生而言过于简单乏味,对于激发他们进行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语言表达的信心并无太大的益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提高评价用语的趣味性与针对性,丰富评价的内容,活化评价形式,构建师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管齐下的评价模式。
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丑小鸭》这一课以自传的口吻讲述了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童话故事,形象生动,内容简单,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难理解,且有重温经典童话的趣味。如何由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联系到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明白只要不懈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理想的道理,是教学的重点。为此,笔者在课前设计了一个“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的小组评价量表,各个小组以丑小鸭形象现身,通过完成各种表达活动获得前进的能量棒。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将“丑小鸭”的形象渗透教学始终,让学生明白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同“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一样,需要不懈的努力。在语言拓展训练中,笔者还设计了一个“我是丑小鸭,我为自己代言”的脱口秀,在这个活动中,鼓励学生由“丑小鸭”的形象联系到自己,分享自己的小愿望或者大理想,并说说自己要怎样通过行动把梦变成现实。这样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评价了学生的表达活动,还增强了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信心。
三、推动展示,促进表达运用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这个阶段是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其语言个性的好时机。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努力为学生的风采展示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挑战与表现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语言表达的主动意识,促进语言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实现表达的多元互动,让学生广泛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多“说”与“用”的机会。
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篇内容以游记为主,围绕三峡、周庄、青海湖、纽约展开,为我们呈现了各具风情的自然及人文景色。在这个单元的教学后,为了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笔者利用班会课,组织了“我是小导游”的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活动,由组长上台抽取指定景点。在接到任务后,小组成员自行收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景点的地理、文化、美食、建筑等具体内容,并制作相应的讲解道具及多媒体课件,选派代表扮演“小导游”,带领全班同学一齐畅游。在这个主题活动中,笔者把讲台让给学生,由学生自发组成主持人、评审团,自己则充当导师,在关键之处给予点评及建议,由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与评价,在学生的带领下“看世界”。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他们在小组中热烈讨论,在舞台上尽情展示,原本困难的“说”变得顺其自然。
总之,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必修内容,也是学生立身处世的必修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卷面上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而且有利于他们协调好自身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人格的发展。(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