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促学 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

2016-05-28覃堃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激趣文言文教学

覃堃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激趣 促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96-01

目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过于注重解释字词、分析主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一节成功的文言文课应达到“三日绕梁”的效果,让学生感到兴味盎然、意犹未尽。文言文词句、内容较难理解,教师尤其要注意激趣促学,营造充满趣味的教学磁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学习。

一、通过朗读激发兴趣

文言文艰涩难懂,是教学的难点,要想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教师就应该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的探究欲,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诵读是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基本方法,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魁善于朗诵文言文,深知诵读对于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他曾在《论文偶记》中说:“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朗读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课文《五柳先生传》时,教师可以安排合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节奏,体会到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可贵品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范读、集体读、个人自由读、小组比赛读等多种方式,这样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五柳先生,让学生走进古人的世界中,去体会古人的喜怒哀乐。

二、创设文言文学习情境

与现代文教学相比,文言文教学相对较难,有时文言文叙述的场景学生很难理解,需要现场设置情境来重现。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语文教育有自己的特点,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某些实际场景来虚拟设置场景,让学生走进文言文,“亲历”其中的故事。例如教授沈复的《童趣》(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用一首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体验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创设出来的情境中阅读《童趣》中的相关内容,与作者一起享受“观蚊如鹤”“神游山林”的乐趣,慢慢地学生便走进了充满奇思妙想的文言文世界中。

三、加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教师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文言文素养,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帮助。在具体讲授文言知识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发展过程,用充满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例如在讲授《唐雎不辱使命》(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用一种紧张的语态,让学生感受到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以及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而在讲述《童趣》这篇课文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突出童真的语气与趣味,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小时候的天真无邪。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教师应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与创新性。这样,教师便能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到文言文学习中。

四、体系化地进行教学

掌握知识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才会感到学有收获,进而有信心投入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教学是一个体系,教师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言文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切实提高文言文素养。以《马说》为例,教师可先对所在单元主题进行一个概述,让学生明白本单元以及本课的任务要求、课文学习所需时间等,设计讨论出几个主题,让学生们在学习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在讲授《马说》这篇课文时,教师还可以引进一系列写的活动,将读写充分结合在一起。对于文言文的形象赏析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根据课程目标以及考点来讲授文言文形象赏析技巧,在讲授这些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设计小剧本、课本剧的形式来更深层次地探讨文言文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形成体系化的认识。

总之,文言文教学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他们能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循序渐进地教学,让学生慢慢地接受并喜欢上文言文,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激趣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低年级语文课堂“激趣”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