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宁:捕捉进行中的历史
2016-05-27罗慰年
罗慰年
美国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李又宁教授从对华美族的留学历史开始,找到了近代史的一片蓝天,并孜孜不倦捕捉现在时的华人历史。在她看来,生活与历史是互动与互补的。
李又宁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大学学的是历史;到美国,研究生学的又是历史;担任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亚洲研究所所长,一直在教历史,可以说一辈子没有离开历史领域。华族留美170年学术研讨会前,我采访了李教授。我们的话题,自然从历史开始。
对近代史史观产生疑问
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旋即到圣约翰大学教中国近代史。起先她照着美国的教科书教学生,把教科书上的所谓“史实”讲给学生,可是,她越讲越感觉有问题。她发现,在教科书中,近百年的中国历史灰溜溜的,把自己的祖宗骂一顿。
教了一段时间,李教授想,我们的祖先、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如果像现代史学著作所描写的那样不争气,曾经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什么到了近百年就突然不行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我们自己实在不行了,还是别人写得有问题?李教授开始对近代史发生疑问。那时她还年轻,不敢质疑当代权威和大师对中国近代史的解释。但是,她心里感到这种解释有问题。
“中国近代史一直很灰暗,我要在里面寻找一片蓝天。”李教授说,她要寻找另外一种可以比较合理或不那么丢人的解释。
她先是寻找中华文化的亮点。终于在晚清的历史屈辱中,找到一个历史亮点,这个亮点就是留学潮。“中国近代史是从列强的侵略和维新、自强、革命开始的。革命以后建立中华民国,后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国史中,晚清时留美学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近代化的过程中,晚清的留美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把留学生送到海外学习,从此敞开西学东渐的大门,把西方的先进文化,引进中国。中华文化开始与世界文化接轨。这是一个从清代、近代、现代到当代一直延续不断的亮点,甚至是今天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桥梁。”
从留学潮开始寻找历史的蓝天
李教授认为研究近代史,不能只看表面,不能跟着欧美教科书批评中华文化这个不行,那样不行。为了寻找中国近代历史的一片蓝天,她先从一个最重要的留学知识分子群开始,通过研究他们的心路历程,了解中国近现代史。
当时留学生回国后,把欧美一些思想论述介绍到中国,比如,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在没有翻译之前,他们已经有某种意念,就是要把最重要的西方文化知识介绍到中国。这种介绍,开始了中华历史上的面向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就是她说的“寻找历史的蓝天”,从失败的历史中追寻成功的道路,挖掘成功的因素。
上个世纪80年代,李教授开始留美史研究。她把这段历史命名为“华族留美史”。严格意义上的留美史,是从容闳开始的。容闳开创小留学生留美,属于清代留美史;胡适那一代留美,既属于清朝又属于民国。华人留美,跨越了几个政权,所以,她用“华族留美史”概括这个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文化教育活动。“我想不到一个更合适的概念。”李教授说。而留美的华裔人,则普遍被称为“华美族”,它是对在美国学习、居住和工作的华人的总称,通常被认为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
安身立命于中华文化
李又宁出生于南京,在大陆接受了小学和初中教育。14岁那年,她到台湾,“感情上我既是大陆人,也是台湾人。”李又宁就读的中学是台北市立第一女中,这所中学的老师当时多半是从大陆撤退下来的大学教授,唯一的一位台湾老师是体育老师,受过日本殖民教育。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历史老师祈乐同,祈乐同原来是齐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他讲历史讲得非常好,教科书拿在手上,但他不用看教科书,讲很多故事。”李又宁至今感念祈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对她的影响。
高中毕业后,李又宁进入台大。很多名师,其中有台静农先生。台先生古文底子好,时任台大中文系主任,曾是鲁迅的学生,陈独秀的朋友。台先生小的时候就画画。到台湾以后,不讲近代文学,就写字画画。
李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是一个世界文化,世界文化中没有另一个影响力可以和中国文化相比。今天讲普世价值,什么体现普世价值,难道是麦当劳、牛仔裤吗?如果是通俗文化,又有哪一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生肖文化?
文化是一种凝聚,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她通过邮票、国画、书法,多方面介绍中华文化,推动美国多元文化。她每年都举办生肖年画展,明年准备出近现代画家的书。今年3月5日,她与美国联邦邮政总署联合举行2016猴年生肖邮票首日发行仪式,她发表主题演说,通过这种方式庆祝农历新年。同台出席者有12生肖邮票设计人华裔画家麦锦鸿教授和美国国会众议员孟昭文。那天虽然遇到大雪天,来参加的人非常踊跃。12枚一版的猴年单张不到半小时就全部售罄。
李教授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她教书育人,乐此不疲。“无论到哪里,我都快快乐乐。寻找的快乐、捕捉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回味的快乐!”
中国历史研究必须与世界历史结合
李又宁探讨留美史,受当年美国社会关注少数民族的影响。美国从70年代开始研究少数民族,也就在那期间,李又宁建立了“华美族研究会”,在这个领域跋涉了将近40年,成就斐然。
留美史有两个范畴,一个是留学美国,一个是留居美国。她尝试把留美史、华侨史和自己在台湾与美国不同的经历结合,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建立一个新的历史观。
李又宁说,中国历史研究,必须与世界历史结合,否则不了解中华文化的优越。去年11月,她主办了一个重要的研讨会—《世界历史中的孙中山、蒋介石与宋美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个研究把中国近代史放进世界历史的范畴,研讨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及这三位卓著历史人物对世界及世界史的贡献。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观。
留学生是搭起中美文化的一道桥梁。李教授自己曾是留美生。她从留美150年回顾做起,这就是留学研究的开始。到了今年,是华族留美170年学术研讨会,本届研讨会注重年轻的学者,请当代的留学生自己讲留美经验,留下记述,就是捕捉进行中的历史。
李教授说,目前的研究只是开了头,还不够成熟,因为,第一,研究尚在进行中,第二,还有很多史料没有挖掘出来。李教授有一个口号,叫做“捕捉进行中的历史”。多少年来,她在捕捉留美史,捕捉华美史,捕捉进行中的历史。“到目前,我做的一切事情,都还是捕捉。不去捕捉,很多事情就流失了。历史研究,不一定是书面历史研究,口述历史也是一种历史研究。”
捕捉进行中的历史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美国华人涌现出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李又宁通过电话、书信、网络搜集美国华人在“911”恐袭中的故事和感受,汇集成《华美族与911浩劫》。
李教授研究历史重视中华文化的元素。1969年,她创办英文季刊《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中国历史研究》)并担任主编40余年。李教授最早关注纽约法拉盛中国城,提出“新法拉盛”的概念。上个世纪70年代,台湾留学生毕业后率先来法拉盛经商。发展到今天,法拉盛是美国华裔人口增长最快的中国城 。2003年,李教授跟进法拉盛的发展,出版了《新法拉盛集刊》(New Flushing Journal)。
李教授还研究美国排华历史。美国的排华一直存在,为什么留美学生很少提起?他们有没有亲身经验过痛苦的经历?一般的留美学生,在读书、求职、生活的过程中,是不是遭到歧视?从中国来的老华侨或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他们对美国的感想是什么?美国人对他们的看法是什么?这些都是李教授着意要捕捉的进行中的历史。
她也研究留学生与华美族和祖国的关系。华美族和中国近代史有什么关系?留美学生,特别是1949年后不能回中国的留学生,他们与华侨有什么分别和相同?他们的世界观,对于中国的当代和历史有什么影响?留美华人和中国近代史有剪不断的关系,他们推动了民国时期的中国现代化;这种关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量留学生来美国,将更加密切。新一代留学生,回到中国,无疑会影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些百年一遇的现象更使她着意捕捉进行中的历史,为历史作证。
“我因为时间有限、力量有限、学识有限,能够做的还是有限。我有这个理念,也有相当大的恒心,这些年来一直在做。”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当时诸多资深的留学生前辈请教,如唐德刚教授等,并编辑了数册回忆文集。
从老一代到新生代,李教授的研究跨越了数代人。每一个时代的人的感觉不一样,她近年的学生多是20几岁的年轻人,李教授曾请学生撰写对美国和中国教育的看法,当时她有一位研究生在某知名公立高中教书,学生中有很多小留学生,由小留学生自己讲他们的故事。李又宁让中国留学生现身说法,讲述他们自身在美国的学习经验和教训,编成了两册留美中学生专辑。
李教授研究近代史,始于对中国近代史历史观的疑问。她觉得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诠释有问题。为了比较近代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看法,比较他们和历史上的爱国者的看法,她从自己的留学经历开始研究,从对华美族的留学历史开始,她找到了近代史的一片蓝天,不断在近代历史的主流及支流所及处淘洗金沙。她的中英文历史著述有数十种,她一个人顶起当代华美族研究的一片天。
采访结束时,李教授谦虚地说:“我在历史学界没有什么成就。如果我一生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开拓了几方视野,在这求学和追问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并无意识的,证实了生活与历史可以有某种互动性及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