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皖籍词人略论

2016-05-27王华戈庆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张孝祥宋词

王华 戈庆华

摘 要:安徽虽非文化大省,但徽州文化、皖北文化独具特色。本文从词学角度重点考察在宋代空前广阔时空领域宋词在安徽流传情况,皖籍著名词人的词风特征,著名词作在安徽的产生、发展和流传以及人们喜爱的程度,大致描画出一千年前有宋一代曾生活在安徽地域的著名词人及其词作情况。

关键词:宋词 张孝祥 词坛领袖 三流词人

宋词作为宋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光照千古,璀璨夺目。安徽古代不仅诞生了“三曹”、嵇康等诗文名家,在宋代出现的词坛名家也可圈可点。皖籍词人在他们的词作中描绘了安徽的地域风光,抒发了他们的柔情壮怀、爱国情感,形成了自己风格,取得了一定成就。休宁人汪莘(1155—?)即有《沁园春·忆黄山》,上阕: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黄山,驰名中外风景区,皖南山水的杰出代表,某种程度上是安徽的代名词。汪莘之词即写出此地或巍峨或秀丽的山水风光。风格秀逸,有清丽之美。下面具体介绍皖籍其他词人。

一、皖籍名家、一枝独秀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69),南宋初安徽和县人。皖籍词人中声名最大者,他上承苏轼,下开辛派,是豪放词风中间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他是宋高宗钦定的状元,也因此秦桧之子失去了头名机会,他则受到排挤。政治上,他极力赞助张浚北伐,反对“隆兴和议”,而受投降派打击。身处宋金对峙、战火不断的南宋初期,张孝祥的词作不可避免染上时代风云气息。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举兵突破南宋淮河防线,直趋长江北岸,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渡江时,被虞允文击败,完颜亮被部将所杀,金兵退守淮河息战。这是宋室南渡后的首次大捷,全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词人得到胜利消息,用词作表现自己积郁心中的狂喜和雄心抱负。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宋金对峙,宋总处被动挨打境地,偶尔大胜,总能激动人心,振奋士气,使人热血沸腾,血脉贲张。词怀古思今,是少有洋溢着战胜强敌后欢欣鼓舞、激情豪迈的篇章。词人关心国事,战事成败总牵动其敏感神经。而不久将领失和,宋军在符离大败。主和派遣使与金统治者密切往来,张孝祥在建康设宴招待张浚等抗金将领,写下了其一生代表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其中有“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腥”“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江河日下,无可奈何,气愤填膺感觉溢于言表。而又蕴藏愤慨不平、恢复中原、重整河山的心曲。张孝祥虽以风格豪放著称,然部分词作描景清幽,下笔自然灵活,自成高格。小令写景真切,天然妙成,富有浪漫想象。如: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西江月·丹阳湖》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水调歌头·金山看月》

蝉蜕尘埃外,梦蝶水云乡 ——《水调歌头·泛湘江》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粼粼细浪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旷达之作《西江月·阻风三峰下》与苏轼《定风波》同调而媲美。陈应行评张孝祥词说:“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于湖先生雅词序》)总体来说,张孝祥词风刚健豪迈与婉约飘渺并举,可谓俊爽流丽,指出南宋向上一派豪迈词风的正确路数。

二、词坛领袖与安徽渊源

宋代词人笔下的安徽山水非常丰富,很多城市都有涉及。如黄山、阜阳、合肥、滁州、巢湖、马鞍山、祁门,甚至还有词人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滁州来安县下的水口。其中的词坛领袖欧阳修与阜阳,辛弃疾与滁州,姜夔与合肥都有渊源关系。贺铸还有咏叹安徽当涂天门山胜景的《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欧阳修在宦海浮沉后的晚年,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用一组十首《采桑子》来赞美颍州西湖的美丽风光。其三:“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甚有韵味。

辛弃疾守滁州时,为安定黎民,收容商旅而建了奠枕楼,词有《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抒怀跌宕遥远,豪气不减当年。而《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言其壮心不已,报国热情不减。

宋代姜夔颇有生活情调,与合肥恋人的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词人早年曾与合肥一位弹琵琶的歌女相恋,后分手娶了文章大家萧德藻的侄女。他对这段过往情史一直念念不忘,一往情深,先后写了约二十首词作怀念往事。最著者《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情感深婉,寓有飘零之意。姜夔的恋情词,缠绵悱恻,所恋之合肥情人、合肥情事在词中屡现,挥之不去。他写恋情,不同于一些艳词之以软媚纤丽取胜,而以蕴藉深挚见长,显得清空骚雅,在爱情词中独创一格,如“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现在已很难用道德论评判其风流韵事是与非,而词中的真性情却打动了无数读者。

三、皖籍诗人的词作创获

宋代诗人学识渊博,诗学修养深厚,在词中小试牛刀,也锋芒毕露。除欧阳修外,其中代表性安徽籍诗人即梅尧臣和吕本中。

梅尧臣(1002—1060),安徽宣城人。作为宋诗开山祖师,词名不显,但也留下个别佳作。清刘熙载评其吟咏春草的《苏幕遮》“落尽梅花春又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称“此一种,似为少游开先”。欧阳修也击节称赏。

吕本中(1084—1145),安徽寿县人,是后期江西诗派最重要的诗论家,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其词多写离情别绪和中原归思,婉丽清新。《采桑子》一词常见于各种选本和语文教材,全词如下: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而《南歌子》“驿路侵晓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体现其羁旅愁思之作,与一般此类词作又有不同,打上那动乱时代的鲜明烙印。宋室南渡,国家残破,作为词派主旋律,当然是那些金戈铁马、刚健有力之作,而如吕本中此类作品,低沉哀婉,他从另一风格侧面反映人们爱国情绪,对此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宋曾季狸《艇斋诗话》对吕词有高度评价:“东莱晚年长短句,尤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

四、三流词人及创作风貌

除以上词家之外,宋代皖籍还有部分词人,重要的罗列如下:

1.周紫芝(1082—1155),号竹坡居士,南宋初安徽宣城人。名句有“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漂泊”。孔竞评周紫芝词“清丽婉曲”(《竹坡词序》)。其送别词《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不应霜寒晚,横槊看诗成”蕴含战士之歌,征募慷慨之声调。

2.吴潜(1196—1262),安徽宁国人。宋末状元、宰相。曾受政敌萧泰来弹劾,因而罢相。在蒙元渡江、大军压境情况下,他立朝刚正,力除弊政,又遭权奸贾似道谗毁,死于贬所。在此形势下,用词一吐心中衷曲,把满腔治国方略、为国效力热情,化为锦绣文章,能舌粲莲花,艺术性很强。代表作为《满江红·送李御带》。

3.方岳(1199—1262),自号秋崖,南宋末安徽祁门人。方岳是南宋关心国事的词人之一,不少词表现了“明月芦花,共是江南客”(《蝶恋花》)和“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水调歌头》)的情怀。祁门盛景时时在他胸中,秋崖风物常常萦回脑际。还有词人完整地描绘了黄山景色。

此外,名不见经传的皖籍词人尚有学者阮阅(舒城人)、赵企(南陵人)、刘著(潜山人)、王之道(合肥人)、程(休宁人)、汪梦斗(绩溪人)等。从地域分布看,以徽州地区为最多,合肥也出现个别词人,可见当时的文化浸染和教育分布情况。

总的来说,宋代安徽淮河流域欠发达,皖籍词人多集中在徽州地区,大家虽不多,但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值得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汝昌,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孙维城.宋韵——宋词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谈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张孝祥宋词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新探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
品读宋词
【重点】古代诗歌阅读:宋词
张孝祥三问
钦点状元张孝祥
宋词
苏轼与张孝祥词创作倾向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