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抽象艺术和本体艺术的异同

2016-05-27周丁一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3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

周丁一

(华中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武汉 430079)



浅析抽象艺术和本体艺术的异同

周丁一

(华中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武汉 430079)

摘 要:西方本体心理学创始人、国际本体心理协会的主席安东尼奥·梅内盖蒂,将本体心理学渗透到艺术当中,对生命本体和艺术本体进行双重探索,通过心理秩序形成审美塑造。梅内盖蒂所创造的本体艺术,其思想观念、抽象形式语言和所追求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与抽象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文章将从以下角度探讨抽象艺术和本体艺术的异同。

关键词:抽象艺术;本体艺术;本体自在;形式语言

一、心理维度的呼应

如今,安东尼奥·梅内盖蒂(Antonin Meneghetti,1936—2013)的本体心理学已被视作一种跨学科的知识手段,不仅被成功的应用到了治疗癌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而且还成为了培养具有洞察力和敏锐思维领导者的有力工具。本体心理学有三大重要的理论发现:偏差屏(Monitor di deflession)、语义场(Campo Semantico)、本体自在(Onte In Sè)。其中“本体自在”是本体心理学的核心和灵魂。“本体自在”是生存的基本原理,是人们在诞生前由外部力量所赋予的源代码,同样也是本体心理学自然法则的基础。它是自始至终存在于个体自我因果关系中的永恒动力源,并推动其实现自身特有的人生历程,是“先验的我”。而我们平时所了解的“我”只是从描述的方式上来认识的,从现象上作为意识和意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我们体验到的“我”是由童年受到的家庭和相关社会教育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行为标准的“我”,是一个被修改过的“我”,是“逻辑历史的我”。内在的讲,这两部分的“我”是不可分离的。而要达到能够理解“先验的我”这一步,就需要有掌握存在的变量的能力,即本体心理学。梅内盖蒂认为:“人具有一种天生的智慧,这种智慧有益于同环境互动,但由于许多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人的直觉和天生的智慧很大一部分丧失掉了。如果找回失去的部分,人就可能获得成功。本体心理学就是帮你找到失去的部分”。①诚如梅内盖蒂所讲,本体心理学能够带领我们触摸到隐藏在“本体自在”中的无限欢愉和幸福以及永恒的力量。艺术创作来源于心灵,同时又不断地返回来启发心灵。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虽包含各种动机,但无疑都是其心迹的袒露,因此,心理学是探寻艺术来源的最根本的途径之一。本体艺术就是来源于本体心理学对“本体自在”的分析。本体艺术是作为传达“本体自在”媒介的本体艺术家所运用的语言和工具,其艺术律动与生命节奏同脉搏,它是我们生存的先验表现,以重建心理秩序和富有创造性的心理健康为前提。本体心理学上的成熟使得梅内盖蒂能在艺术中脱离纯粹的人事而进入到存在的内省当中,所有本体心理学的进展和动作最终都朝向本体艺术。

(一)抽象艺术和本体艺术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共同追寻“本我”

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康定斯基在其著作《论艺术的精神》中表明了他对于艺术的总体看法:艺术与客观现实相背离,开辟了全新的世界,这个新世界建立在艺术家所感到的表达精神之冲动的“内在的需要”之上。事实上,康定斯基的核心思想把艺术家的“主体性”和“主体精神”的问题看得尤为重要。在他看来,简单地模仿自然与现实并不是艺术家的主要目的,揭示内心的所感所想、所思所悟,表现微妙而深邃的心灵才是艺术家的终极追求。唯有创作出这样的艺术才会“有一种深刻的有影响的预言力量”。

> 图1《夏天》,丙烯,1 0 0 c m ×100cm,2009年

>图2 《多彩的色段》,混合材料, 5 3 c m × 73cm,2009年

> 图3 《彻悟》,釉彩画,50cm×120cm,2011

存在主义心理学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观念植根的土壤,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心理,几乎都受到它的影响。抽象表现主义孕育于二战前夕,诞生于二战之后。这一时期,人们在战争中饱受了折磨,失去了信心和信仰,过着不稳定的生活。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压抑的社会现实是人们所抵制和排斥的。无论是海德格尔的“艺术是存在者的‘存在真理’在作品中的投射”、雅斯贝斯的“哲学器官说”,还是萨特对“自由的呼吁”,都无一例外地凸显了“人”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存在主义一直都以“人”为圆心进行旋转,这也成为了其艺术理论的灵魂。存在主义认为人具有非本来的(人家、大众、不自由)和本来的(单个人、自我、自由)两种属性。前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是在社会道德、准则、法律以及他人的束缚下呈现出来的异化状态;后者则挣脱了异化状态的枷锁,是真正的“人”。为了使大家都可享有解放的喜悦,存在主义不遗余力地呼吁人们 “回归真正的、原始的自我”。

在对“本我”的追求上,抽象主义艺术与本体艺术的创作观念是相契合的。梅内盖蒂认为长达两个世纪的文艺复兴,将艺术升华并放到了人类的中心位置。作为人文世界的责任,人们应该寻找一种新的艺术的诞生,让“人”重新成为美、智慧和生命自我实现的焦点。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文艺复兴以其深厚的精神内涵,仍在不断的召唤踏着浮躁脚步的人们回归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本我的和谐境界。而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存在主义心理学影响下的抽象表现主义以及本体艺术无疑是对文艺复兴精神的强烈回应。但康定斯基的 “内在需要说”是建立在“精神革命”这一唯心主义观念基础上的,他脱离了世界的物质运动抽象的谈精神运动,而且把“内在需要”的表达限定在“极少数天才”的范围。实际上,这些理论都隐含了通神学的观念。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自由至上”的理论其实也是存在严重危害的,一方面这会毒害人们的心灵,使其不愿意接受社会的制约,人格变得扭曲、变形,成为社会潜在的危害;另一方面,个人主义风气的弥漫,会容易导致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滋生矛盾,这不利于产生共同的社会认同。接受这种思想和理论的人们,惧怕现实的痛苦和寂寞,拼命地逃离,成为了现实面前的“矮子”。而梅内盖蒂的本体心理学理论旨在寻找受现实物质世界影响的“我”与“本体自在”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并不否定现实世界的规则和秩序。“生命的艺术,是履行来自于自然的整体中的道德秩序,并付诸于实践中。对我们人类来讲,这个秩序就是人文秩序。由此而可以去采用的是具有协同意义的社会道德。”②这种观念之下的本体艺术具有更为“人道主义”的意义,是对文艺复兴精神最佳的解读。

(二)抽象艺术和本体艺术共同推崇“创造性”

康定斯基不仅强调“艺术是时代的产儿,永远不可能被重复”、“优秀的绘画艺术不必拘泥于解剖学、植物学以及其他科学的精确性”,还认为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向于各个门类的“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另外,康定斯基对艺术形式也非常重视,但他反对艺术变成独立的形式游戏,他认为最理想的形式便是艺术家发自内心的诉求,重复的形式应当避免。不要像某些试图寻找艺术的人那样,仍停留在另一个艺术家使用过的形式上,停留在乔托、拉斐尔、丢勒或梵高的作品上。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在世上本是孤独无依的,而现在却又游离于一切信仰体系之外,所以艺术家应当把艺术从头到尾进行彻底的更新,以便在艺术中独自寻求解脱之道。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鼓励人们要努力地做一个“竭尽其限度,直至荒诞到不知黑夜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固定的范式、观念等成为受此思想影响的艺术家所极力规避的。不但包括它的题材、隐喻,还包括他的主题和思想。于是强调“独创性”的思想趋向风行一时。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正是以这种敢于挣脱束缚自己缰绳的大无畏精神,发扬了“行动绘画”,通过绘画这一“行动”实现了他的“存在”,并以其“独创性”赢得了在艺术史中的一席之地,甚至成为美国本土“现代艺术”的首位代表。

本体艺术则不仅强调“创造性”,而且还为如何践行明确地指出了道路。本体艺术不从属于任何的流派,也没有固定的表现手法与风格特征。本体艺术所提倡的“创造性”,首先在于艺术家本身的敏锐与真诚。但凡是这样的艺术家,便应该有足够的能力不断地寻求新的视角,并通过上层历史和社会成就来展示其自身的状态,这是艺术创造的职业前提。在本体艺术的概念中,“创造性”必须靠个体自己去争取。人们如若拥有它,则需要通过自我的完善,不断地化解在生命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获取“创造性”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通过这条充满历史环境所带来的鼓舞与困惑,且没有终点的路。

由此可见,本体艺术虽与抽象艺术在追寻“本我”和推崇“创造性”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在这些相同点背后又有着较为深刻的分歧,特别是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方面。充分认识两类艺术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对我们把握本体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创作心理,进行多元与深入的审美体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形式语言的传承

德国当代美学家沃林格尔在《抽离与移情》这本著作中,提出了“抽离”的学说。沃林格尔指出,“抽离的趋势”在近当代文艺中体现的相当强烈与明显。之所以会产生“抽离的趋势”主要源于人和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冲突与矛盾,源于人对于社会洪流暴涨与紊乱的惧怕。人们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中得到慰藉,于是只能在艺术的形式中寻求庇护。这种渴望从客观世界中解脱出来的心态,导致了美学上、哲学上“抽离”倾向的产生,在艺术上相应地表现为“抽象”的趋势。当然,抽象艺术是在极为复杂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诞生的,而这种观念的源泉确实是出于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产生的逃避,从而出现了唯美主义的倾向。然而,这群与世不合、悲观失望的“浪漫主义者”试图用抽象艺术来改造现实,雕琢人们精神世界的想法,只不过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虽然抽象艺术最初只是艺术家们焦虑、彷徨、无奈和虚无之感的寄托,但其所包含的这种独立的形式语言一旦被创造出来,便可成为新内容的助推器,成为有力的载体。以用来表达人们复杂而又纯真、深邃而又微妙的思想情感,表达崇高的精神境界。而本体艺术的出现,则是对抽象形式最为完美的传承。本体艺术是帮助人们找回“本体自在”的,而源于“本体自在”的精神满足却又不具有具体形象,本体艺术依靠形式语言的图示结构去构筑它。于是欣赏本体艺术就从心理活动的解读变成视觉与知觉的问题。任何抽象形式的艺术都是艺术家个人化编码的显现,个人化编码就成为现代抽象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本体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抽象形式的表达,理解、欣赏它无外乎可看成是一种解码的过程。用本体心理学中的“本体自在”去解码本体艺术,这是内在联系上的解读。笔者认为,阿恩海姆的“异质同构论”在普遍意义上更为适用。他的这一理论是对苏珊·朗格所提出的“逻辑类似”中“艺术作为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论断的心理学阐释。阿恩海姆认为,力的结构是形成表现性的基础。拥有该结构的客观事物不仅本身具有意义,而且对于平衡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视觉艺术的风格和形式虽是多种多样的,但具有一定强度和方向的力的结构却是始终固定存在的;在广大观众的大脑中同样存在这种力的结构,而这种力又会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形成心理力。一旦物理力、生理力、心理力的方向与强度达到结构上的一致,就会激发审美经验的认同,从而获得审美愉悦。一幅具有鉴赏价值的作品,其画面必定包含可以呼应观众生理与心理的场域结构,这种结构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无形力量的存在,从而产生丰富的情感,与画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力的结构体现在色彩中,更体现在点、线、面、笔触的运用上。康定斯基曾经试图在色彩和形的搭配中找出表达观念和心理情感的规律,但由于创作者和欣赏者是处在不同背景之下的不同个体,所以这种探索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相比之下,梅内盖蒂艺术作品的追求则更为灵活、自由,通过最为简约与干脆的语言形式,传递出多元的审美情感。他的色彩运用以红、黄、蓝、黑、白为主,如《景观》《夏天》《日落》《多彩的色段》这些作品。三原色和黑与白的运用说明了绘画元素的单纯性,红色是血液的颜色、蓝色是天空的颜色、黄色是天空的颜色,黑色神圣,白色纯洁。而这些颜色的组合又在画面中产生一种对立平衡的和谐美感,迸发着生命的活力,引导人们产生深度的多彩幻觉。这也体现了本体自在的无穷魅力——简单纯粹却又秩序精准、包罗万象。而对于抽象符号的使用,梅内盖蒂更是抓住了本体自在特征的关键。在抽象形式的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水平线、垂直线、圆形等符号。

水平线是稳定性最强的线。康定斯基在对形式语言的分析研究中发现,“直线最简单的形是水平线。它相当于人们站立的平而或走动的线。水平线因为是一种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延伸的冷而基础的支座。”③水平线能带让我们感到稳定和充实,能让我们联想到地平线、海平面、天空、草原、路等,使画面无限延伸与推远。梅内盖蒂的《夏天》(图1)这幅作品,三原色和黑色与白色、水平线的使用,仿佛把我们置于沙滩。面对天高海阔的美景,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迎面吹来的海风以及夏日海滩特有的炎热与清爽。平涂的色块朝向画面的中心,而中心恰好落在了水平线上。因为中心位置是唯一静止的位置,而其他所有位置都得在特定的方向上尽力伸展。所以整幅画面是静与动、力与美的结合,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诗性的表达让审美主体极具精神愉悦,这正是“本体自在”所幻化的意象所带来的体验。画面所呈现的张力与观者的大脑皮层受刺激后产生的心理“力”“同构”,因此产生共鸣。

垂直线的意义在于和水平线构成直角关系。蒙德里安认为:“客观自然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在直角中表现出来。采用这种方法,人们便可以回避‘世界的悲剧’,同时可以静观包含于万物中的宁静。”④直角结构是最具“现实性”的,符合我们对自然的视觉感受,可以代表万物的运动关系、万物的静止关系,从而在动中取静,在静观中忘我,走向纯美。于是美也就聚集我们自身。梅内盖度的《多彩的色段》(图2)这件作品介于绘画与浅浮雕之间,是水平线与垂直线的有机结合。木棒两端沾上的红、黄、蓝黑与背景勾勒黑、黄直角结构相粘合,具有跳动的音乐韵律感,呈现出和谐的秩序。这一秩序与本体自在内在的心灵秩序和直觉秩序“异质同构”,易于唤醒人们的“先验的我”。

圆形可以看成较大的点。在康定斯基看来,“点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它最主要的功能是表明位置和进行聚集。单一点的出现,是对整个画面力的定向。多个点的排列则如磁石一般,或互相吸引或互相排斥,是力场中“力”的制约与平衡。梅内盖蒂所运用的“点”,似乎还与数字“0”有关,因为“0”代表“无”,用中国哲学的思维思考,“无”虽没有具体形象,但“无”却能生“有”,可以幻化万物。这与“本体自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彻悟》(图3)这件作品为纸质丙烯墨色画,圆形可以看做是太阳,画面中间两笔黑色的干刷可视作起伏的山峦,下方草草几笔的随意勾勒类似荡漾的水纹。整幅画面貌似是简化抽象了的倪瓒山水,以极简的形式写“胸中逸气”,在静默中与自然同呼吸,和大自然的变化“异质同构”,便于我们“乐山”、“乐水”,直觉感受生命的秩序。

用“异质同构”解读本体艺术,似乎只揭示了形式与情感之间的表象关系。实际上,这其中的情感背后连接的是更为复杂的历史与社会因素,而这些因素与生命秩序密切相关。从形式语言中,我们便可窥见“逻辑历史的我”与“先验的我”之间的微妙关系,利于我们找回“失去的部分”。

三、结语

抽象艺术和本体艺术作为艺术中的两种表现形式,在绘画语言和情感表达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都可成为我们的“精神生产力”。在如今全球文化都面临重新评估的时代,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艺术创作者要想呈现出有价值的作品,就要以关注人的生存命运为第一要义,以个体生命及大自然的人文主义关怀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出发点,才可能真切地回到对社会现实的描述中去。带着这样的憧憬,我们等待着新的“文艺复兴”的到来。

注释:

①吴云.希望更多人认识本体心理学——访安东尼奥·梅内盖蒂教授[N].光明日报 2004-8-20:06.

②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生命的艺术[N].光明日报,2011-9-13:014.

③ [俄]康定斯基著.罗世平等译.论艺术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④ 邵大箴.论抽象派艺术[J].文艺研究.1988(1):126—143.

参考文献:

[1]娄宇,刘寅.心理秩序与审美塑造——安东尼奥·梅内盖蒂本体绘画解读[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3):69-75.

[2]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癌症与本体心理学治疗[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 (1):88-92.

[3][俄]康定斯基著.罗世平等译.论艺术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日]今道友信著.崔相承等译.存在主义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邵大箴.论抽象派艺术[J].文艺研究.1988(1):126—143.

[6]安东尼奥·梅内盖蒂.何为本体艺术[J].中国美术, 2010(1):123—128.

[7][德]沃林格尔著.王才勇译.抽离与移情[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8][美]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bstract Art and Ontology

ZHOU Ding-yi (Academy of Fine Arts,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The founder of western psychology, ontology international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airman Antonio Domenech Getty, he has penetrated into the art of ontology psychology, the ontology of life and the art of the dual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psychological order aesthetic shaping. Meneghetti created the ontology of art, the ideological concept, abstract form of language and the pursuit of the realm, in a certain extent, and abstract art has many similaritie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bstract art and ontology ar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t; ontology; ontology; formal language

Key words :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3-0114-03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
浅析赖特作品中的形式语言设计手法
视觉传达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运用研究
风景写生感悟
浅析野兽派的艺术影响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蒙克的油画形式语言分析
论中国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的形式语言
浅析信息可视化在用户体验研究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