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及其破解路径
——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研究视角

2016-05-27唐德祥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困境家庭农场

唐德祥,孙 权,岳 俊

(重庆理工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重庆 400054)



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及其破解路径
——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研究视角

唐德祥,孙权,岳俊

(重庆理工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重庆400054)

摘要: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由于农村金融的复杂性、风险性、短缺性和信息不对称,家庭农场融资困难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运用进化博弈模型考察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家庭农场融资在传统的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家庭农场新型融资工具的可行性及其破解路径,并由此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家庭农场;融资困境;土地承包经营权

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加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同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目前,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融资困难是主要障碍之一。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然而,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却限制了土地经营权金融属性的充分发挥,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融资的预期效果[1]。因此,深入研究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及其破解路径,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释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巨大动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关于家庭农场的重要性。恰亚诺夫认为,家庭农场是农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2]。舒尔茨指出,只有现代农业才可以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必须改造传统农业[3]。吴敬琏分析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强调要整合小农经济[4]。伍开群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论证了家庭农场具有的比较制度优势[5]。(2)关于家庭农场的界定与判断标准。美国按不同标准(如耕地面积、产值等),把家庭农场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我国农业部以户籍、规模经营、收入、劳力为主要标准对家庭农场进行界定。(3)关于家庭农场的融资问题。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研究认为,美国拥有健全的家庭农场融资体系,其中包括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质金融机构和齐备的私营金融机构,以满足家庭农场多层次、多功能的融资需求[6]。而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以及抵押物缺乏和信息不对称,家庭农场融资困难,许兆春调查分析了发展家庭农场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7];杨晓锋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建议措施[8]。(4)关于家庭农场融资的风险问题。Townsend认为,在缺乏风险管理的情况下,政府推动的农业信贷会增大农村金融风险,而且效率低下[9]。McCord和Osinde研究表明,基于业务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等原因,农村专营小额保险机构常处于连续亏损状态[10]。(5)关于家庭农场与土地流转的问题。欧美国家通过实行农业结构政策来降低土地流转成本,促进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11]。郭伊楠、周科研究了在农村金融支持承包土地流转过程中,家庭农场融资存在的主要困境[12-13]。

现有成果及相关研究无疑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缺陷,如现有研究关注的传统融资工具,难以满足家庭农场额度较大、期限较长等方面的融资需求,从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家庭农场融资工具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本文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家庭农场融资困境形成的内在机理,来深入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家庭农场新型融资工具的可行性及其市场化路径,以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家庭农场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家庭农场融资困境形成的内在机理

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重要载体,对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过程中,关系到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的合理流转和大量资金投入,要求家庭农场进行合理融资,以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为了探寻家庭农场的融资困境,我们运用进化博弈模型来深入研究其形成的内在机理,以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来破解家庭农场融资难题。

(一)模型假设

(二)家庭农场新增土地的融资模型分析

1.在资金充裕条件下,家庭农场新增土地投资的期望收益模型

由以上前提假设可得,家庭农场的期望收益为:

(1)

由最大期望收益条件:dR/dT=MRP(T)-C=0和d2R/dT2=dMRP(T)/dT≤0,可得:当MRP(T)=C时,家庭农场可获得最大期望收益。为了简化模型,令MRP与T之间呈一次线性关系,则可构建线性函数:

(2)

2.在资金紧缺条件下,家庭农场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期望收益模型

由于农村金融的复杂性、风险性、短缺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了正规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惜贷”,形成家庭农场“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困境,融资需求难以满足。

在资金紧缺条件下,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我们假定家庭农场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为X,正规金融机构对其实际贷款额度与均衡时每户家庭农场所需资金额度的比例为(1-λX),其中λ为正规金融机构满足每户家庭农场所需资金的弹性系数(0<λ<1),λ越大说明家庭农场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需求额度越难以满足。因为需要融资的家庭农场户数越多,则每户家庭农场可以获得的贷款额度就越少。令家庭农场向正规金融机构支付的新增土地单位融资成本为CA(0

通过本次回顾分析,发现了活血止痛胶囊在临床使用的新情况,尤其对于临床使用较普遍、而说明书没有标明的超适应症用法,值得企业主动开展研究。一方面通过针对性、验证性研究有可能发现更多的适应症,弥补了上市前研究的种种不足;还可从上市后真实的使用情况开展研究,减少实验室研究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揭示了过去未知的风险因素,通过有效控制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

(3)

其中,T′=(1-λX)TA。根据前文可证得,TA由最大值条件MRP(TA)=CA决定,代入式(2)可得家庭农场的最大期望收益:

(4)

与前面的资金充裕情形相比,此时家庭农场新增土地损失的潜在效用为:

(5)

其潜在损失效用情况,见图1中的阴影部分ΔR。

图1 家庭农场新增土地的潜在效用损失图

由此可见,在资金紧缺条件下,家庭农场损失了一部分新增土地的潜在效用,没有达到前面均衡状态时的最优水平。

3.家庭农场在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之间进行融资的进化博弈对比分析

由于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从而导致民间借贷成为家庭农场融资的另一种渠道。与正规金融机构主要通过限制贷款额度(规模)来降低融资风险不同,民间借贷则选择灵活的高利率模式来满足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

为了比较两种融资渠道对家庭农场的影响差异,我们假定家庭农场通过民间借贷支付的新增土地单位融资成本为CB(CA

(6)

同理,TB由最大值条件MRP(TB)=CB决定,代入式(2)可以得到家庭农场获得的最大期望收益:

(7)

由于家庭农场获取外源融资主要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两种渠道,所以其策略空间包括“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策略”和“民间借贷融资策略”,局中人——家庭农场之间经过多次重复博弈,最终会达到进化稳定策略。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收益较低的家庭农场通过学习和模仿会逐渐改变自己的融资策略,转向(模仿)有较高收益的融资策略,因此群体中采用不同策略的成员比例会不断发生变化。家庭农场融资策略类型比例的变化速度取决于其学习模仿速度,受两个主要因素影响:一是模仿的难易程度,由模仿对象类型的占比表示;二是模仿行为的激励大小,由模仿对象的策略收益与平均收益的差值表示,以此可以建立以下复制动态方程:

(8)

4.进化博弈模型均衡结果的现实经济分析

由以上进化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可知,X*均衡值包括3个主要影响因素:① 家庭农场向正规金融机构支付的新增土地单位融资成本(CA),其值越低则家庭农场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占比就越高;② 正规金融机构满足每户家庭农场所需资金的弹性系数(λ),其值越高则由正规金融机构融资转向民间借贷融资的家庭农场就越多,其占比就越低;③ 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新增土地单位融资成本而言,民间融资的新增土地单位融资成本(CB)越高则家庭农场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占比就越高。

由此可见,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最终取决于正规金融机构:一是家庭农场向正规金融机构支付的新增土地单位融资成本(CA),二是正规金融机构满足每户家庭农场所需资金的弹性系数(λ),即正规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实际上,在国家政策导向和经济利益驱动下,正规金融机构具有为家庭农场提供融资支持的意愿,但必须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正规金融机构防范借贷风险的有效方法是要求资金需求方提供抵押物,而家庭农场拥有的有效抵押物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基于家庭农场的资金短缺性和贷款风险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应运而生,成为破解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现实选择。

二、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可行性及其市场化路径选择

(一)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可行性

1.法制上的可行性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因此,从国家法律层面,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部委的办法和意见,都为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抵押融资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2.实践上的可行性

长期以来,抵押物匮乏一直是困扰“三农”领域资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而现有农村信贷体系中的小额贷款仍然难以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在加快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家庭农场的有效抵押物,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逐渐被认可,同时在一些省市探索试点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如重庆市由于建立了农村“三权”资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居民房屋产权和林权)抵押融资风险的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银行的放贷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据统计,截至2014年2月重庆市各大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贷款486亿元,激活了农村资源,突破了融资瓶颈。因此,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在实践上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市场化路径选择

1.夯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市场基础工作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颁证是进行抵押融资的重要前提,是其进入市场的基础条件。因此,要扎扎实实、高质量地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及时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纠错查漏工作;要大力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宣传工作,让所有家庭农场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重要作用、对象用途、操作流程及其风险防范等内容;同时,金融机构要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优质高效地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家庭农场金融服务需求。

2.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市场服务体系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涉及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确权颁证、市场建设和权益维护等方方面面,所以必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要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易平台,以土地交易所和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为基础,不断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形成富有效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市场;要培育和壮大土地承包经营权评估的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评估机制,完善和发展农村资产评估体系,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评估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市场轨道。

3.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市场激励机制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是一种新型融资方式,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没有固定模式和现成经验,不可避免会产生借贷风险。因此,要大力发展服务家庭农场的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积极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提高资金的有效供给;要建立市场激励机制,对金融机构因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而产生的损失建立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以形成资金供需双方参与其中的动力。

4.构建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市场组织机构

由于抵押融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难以变现,所以需要成立专门的市场组织机构进行科学处置。因此,可以借鉴1999年成立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政府适当介入,按照市场化运行模式来构建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来收购、处置和管理金融机构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而产生的不良资产;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要积极拓展经营业务,主要包括:风险补偿资金的发放、监督和管理,不良资产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投融资业务(如构建投融资平台、抵押权证券化等),其他业务(如价值评估、金融中介、创新贷款抵押等),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及建议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是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对于发展家庭农场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正规金融机构的“惜贷”和民间借贷的“高成本”,使家庭农场融资处于两难境地,而作为新型融资工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破解家庭农场融资难题的现实路径选择。为此,要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遵循自愿、互利、公平和诚信原则,切实保障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合法权益;要加大立法力度和完善司法保障,努力消除法律和司法上存在的现实障碍;要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参与抵押融资的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从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有序推进和健康发展。

研究同时表明: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低的弱质性,故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风险较大,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构建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处置家庭农场因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而带来的不良资产,进而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为此,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要科学设计经营目标、合理规划职能定位、积极拓展经营业务,不断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要站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进行大力支持,主要包括:建立风险补偿的配套政策,真正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减税免税政策支持,对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相关经营活动给予减税(或免税)政策优惠(或扶持),使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给予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对于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给予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最终建立起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长效机制和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德祥,周小波.重庆市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5):32-37.

[2]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萧正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3]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吴敬琏.小农户如何适应大市场[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2):43,45.

[5]伍开群.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J].经济纵横,2013(6):65-69.

[6]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美国家庭农场融资体系发展及启示[N].金融时报,2013-12-30(6).

[7]许兆春.家庭农场的困境与金融支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8):105-107.

[8]杨晓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社会化小农的调查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5(1):50-56.[9]TOWNSEND,ROBERT M,JACOB et al.The credit risk——contingency system of an Asian development bank[M].Chicago: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2001.[10]MCCORD M J,OSINDE S.Reducing vulnerability:the supply of health microinsurance in East Afric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5,17(3):327-381.

[11]夏英.国外“家庭农场”发展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34-37.

[12]郭伊楠.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3(3):59-61.

[13]周科.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2):25-27.

(责任编辑许若茜)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olution Path of Financing Predicament for Family Farm: Based on Mortgage Financing of Right to Operate Contracted Land

TANG De-xiang, SUN Quan,YUE Jun

(College of Economy & Trad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Abstract:The family farm is the main body of a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However,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farms are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Among them, the financing difficulty was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in its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risk, and shortage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of the rural finance. The paper applied 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to stud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inancing predicament for the family fa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mily farm financing is in a dilemma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olk financing way.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deeply studied the feasibility and solution path of the right to operate contracted land being a new financing tool for family farm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ference valu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family farm; financial predicament; right to operate contracted land

文章编号:1674-8425(2016)04-0041-06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6.04.007

作者简介:唐德祥(1972—),男,四川大竹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动力机制及其路径支持研究”(14BJY130);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决策研究”(CYS14190)

收稿日期:2015-05-20

引用格式:唐德祥,孙权,岳俊.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及其破解路径——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研究视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4):41-46.

Citation format:TANG De-xiang, SUN Quan,YUE Jun.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olution Path of Financing Predicament for Family Farm: Based on Mortgage Financing of Right to Operate Contracted Land[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4):41-46.

猜你喜欢

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困境家庭农场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河南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问题分析
浅析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实践与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现状及法律规制探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现状及法律规制探究
论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继承流转性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