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数字校园平台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

2016-05-26张国春严水冬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教学资源微课

张国春 严水冬

数字校园是一系列信息系统的组合,作为现实校园的数字载体,数字校园具备数据源分散、应用异构、需求动态发展等特性。为保证数字校园整体建设的快速和有效,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适用的原则,即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实用为导向,以效益为准则,建设好用、易用的数字校园系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

数字校园建设概况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于2009年入选北京市首批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实验校。2011年,学校抓住“抗震加固”的契机,优化升级了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2月,经市教委推荐,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试点单位,进行题为“智慧校园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的探索”的项目实验。

目前,学校在保留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电话网、广播网的基础上,建设了万兆干线、千兆到桌面的双链路校园网网络架构;建立了校级数据中心,实现了多路光纤专线接入,初步实现了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实践。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已基本完成了数字校园建设的试点任务,成为北京市第一批数字校园实验校市级优秀成果建设学校,并代表北京市入选教育部数字校园建设优秀试点学校。2015年3月,我校被授予“数字校园五星级学校”荣誉称号。

以数字资源为基本保障的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引导教师专业学习,营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的发展目标。2013年初,学校已经意识到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模式将不仅体现在课堂中,会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之外,通过网络将学习材料和学案素材提供学生使用,学生利用网络超前学习、复习功课和书写作业,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体现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根本。教室也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有效整合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充满灵动的课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应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积淀了学生发展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上述认识,作为数字校园的主要功能之一,我们重点开展了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微课社区的建设。

微课社区

2013年9月,学校成立了微课平台建设工作组,开始进行微课平台的开发设计工作。陆云泉校长亲自给项目教师开展微课项目启动培训,探索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微课教学。同时,为了方便教师开展微课教学研究,学校又专门建设了教师微课工作室,供教师开展微课教学方面的研讨和制作微课资源。

微课工作室图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学校将教育教学资源与自主学习平台进行了深度融合,通过自主学习平台可以直接访问所有教育教学资源。在微课社区的推进过程中,我校重点进行了北京市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形成内容丰富的优质自主学习资源库。学生通过微课社区可以直接访问北京市教育资源,进行微课学习、图书阅读等多种情境下的自主学习。

“校本+校外”两手抓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自主学习平台的应用离不开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支持。如何给学校师生提供足够的、适合本校师生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使用学校自主学习平台、变革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为此,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采取“校本+校外”两手抓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模式,以校本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为基础,整合北京市教育资源、四中网校资源、BBC、Science lab等优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研活动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由于校本特色教育教学资源是最适合本校师生使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校本特色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我校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为促进校本特色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

1.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2013年9月成立微课工作室以来,我们分学科组、分部门开设30多期培训班,内容包括微课制作、PPT使用技巧、Word使用技巧等教学资源建设相关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开展优秀教学资源制作评选活动。自微课社区投入使用以来,每学年学校都组织优秀教学资源制作评选活动,对在微课社区上发布教学资源数量多、观看人数多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优奖励。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校本教学资源,还设置了学生制作校本教学资源奖。

截至2016年1月,我校微课社区在整合北京市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由教师上传130节课程,包括微课视频207个,课件71个,配套文档资源106份,学生观看微课次数达20420次,其中单个微课视频点击量最高达到了865人次。

3.不断改进、优化微课社区使用方法。通过改进、优化微课社区的使用方法,简化了微课社区的操作步骤,方便师生的使用。

在整合北京市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分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将北京市教育资源作为我校数字校园平台的一个独立应用,实现用户层次的对接。使我校师生能够直接通过数字校园去完成资源的访问,尽早用上北京市教育资源,同时保留了师生熟悉的操作体验,提升师生使用的积极性。第二步,完成将北京市教育资源嵌入到我校的微课社区平台。使北京市教育资源以资源选项卡的形式,与我校的校本课程选项卡、四中网校资源选项卡、BBC资源选项卡、Science lab资源选项卡形成互补,共同成为服务于我校师生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库。为保证微课社区平台中资源检索方法的一致性,在嵌入的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北京市教育资源进行了重新梳理,建成了以学段、科目、版本、年级组成的导航栏目及全站的资源检索,师生能够通过导航迅速访问自己感兴趣的资源,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浏览、播放或下载。

转变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

我校微课社区的建成使用,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学模式变革。利用微课社区,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和老师、同学及其他人群交流讨论,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质疑的学习态度都得以保护,从而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案例1:利用网络教学环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满足更多学生在高三第二轮复习的个性化需求,我校生物学科孟晋老师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环境,以微课为载体,结合反馈练习、网上讨论等活动区,尝试引导高三学生进行一次课堂自主学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微课教学引入课堂,有利于在课堂上有效进行个性化教学。利用网络教学环境,合理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可以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案例2: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翻转课堂是一种融合直接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前学生借助于视频、学案等教学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讨论。课堂上老师则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提供辅导,为其解决疑难问题。因此,课堂就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师生间的关系也变成了彼此互动的伙伴关系,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进度,课堂更加人性化,教学效果更加良好。

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学科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是不可能的。那么信息技术学科如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呢?我们课堂教学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上课后用1~2分钟布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练习任务;然后让学生利用老师课前准备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巡视课堂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最后进行作品展示交流和点评。

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对教学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一些不适合使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容,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等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用框架网页创建网站》一课时,框架网页的概念显然不适合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先用教具和案例讲解框架网页的概念以及作用,并与表格设计网页布局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框架网页的真正含义及其作用。而制作框架的操作技术则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

翻转课堂解决了由于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诸多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大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教学任务,能够让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但在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时,老师必须注意角色的转换,将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这样,老师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答疑解惑和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上,也有充分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和提高,实现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校借助微课社区平台,整合了校内和校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平台、资源和用户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快速访问自己需要的各种资源,作为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参考或变为己用;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或假期里通过平台上的各种资源开展超前学习或查漏补缺。从而为学校师生提供“资源+平台+教学业务”的一体化服务,更好地践行了“资源融入教学”这一理念。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教学资源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