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趋势解读

2016-05-26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阶段特征信息化

2015年年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及百度文库共同研究、撰写的《2015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深度呈现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融合实践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新发展、互联网环境下行业发展驱动教育系统重构、“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教师教育发展、专家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以及“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领域用户引领学习互联网化大潮

从互联网学习调查来看,教师和学生群体迁移至互联网环境的速度在加快;基础教育领域是互联网学习发生最为活跃的教育阶段;从互联网教育产品全部用户对各教育阶段的关注热度看,基础教育是互联网教育产品用户关注人数最多的教育阶段,在互联网教育产品使用者家长及孩子所处的阶段来看,小学所占的比例最高。

教育信息化建设融合实践开始向支撑教学系统重构方向迁移

从体制内视角来看,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开始向关注教学方式变迁方向迈进,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都呈现了以信息技术建构开放性学习的特征,开放课堂、开放课程等实践开始呈现。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正呈现出差异化、全谱系推动的特征

从教育阶段特征来看,体制内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进程对不同教育阶段呈现出了差异化特征,高等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特征方向前进得最快;基础教育领域面向教育教学创新,开放课堂、开放课程、开放育人空间,建构混合式的学习环境势在必行。

“互联网+”凝聚的社会资源为面向教提供了精细、精致的作业、题库类服务,但服务新课程改革目标、支撑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等方面的资源、课程和服务偏少,而这正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摘编自《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第2期)

【 两会声音 】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教育信息化在精准扶贫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们这样的国家来说,不仅有城镇,还有老少边穷岛,信息化尤其必要。教学点目前有了设备,但是老师们不会用,资源也不丰富,需要在教师培训中继续充实信息化的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化”,“化”就是两个词,重组与再造。对教育的流程要进行再造,对教育的体制要进行重组,也就是要进行变革,这样才能“化进去”。借助教育信息化,关键要助力解决教育均衡和教育创新这两个大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朱永新:用传统模式去研究思考教育供给,它永远是供给不足的,我们必须要研究在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教育供给侧改革,新的学校发展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的促进和变革表现在:提高了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率、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实现个性化学习。互联网不能对教育的本质带来革命性的颠覆,但是它一定是使教育本质更加容易实现,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有学习能力的、完善的、有研究精神的人。

猜你喜欢

阶段特征信息化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如何表达“特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