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启动全面改革
2016-05-26覃爱玲
覃爱玲
如何去机关化、与基层和群众更好地结合,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和包括创业就业在内的实际工作,这两点是此轮共青团改革的顶层设计的着力点。
4月20日,共青团中央召开机关改革动员会,部署团中央直属机关深化改革工作。动员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照中央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团中央机关改革工作。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强调,要解决好“为什么改”的问题,深刻理解团中央机关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有序有力推进直属机关改革,为全团作好示范、当好表率。
早前的4月18日,团中央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落实改革方案的有关部署,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和去除“四个化”为根本目标。在中央去年作出包括共青团在内的群团组织改革要求,并在几个地方进行试点后,团中央也开始了实质性的改革。
团中央直属机关改革是共青团整体改革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标志着本轮团系统改革进入全面展开阶段。
从“改革元年”到全面开启
2015年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群团组织改革元年。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件如此描述: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把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打造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干扰破坏和“颜色革命”的铜墙铁壁,夯实党执政治国的群众基础。
文件提出,新形势下,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有的群团组织工作和活动方式单一,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存在机关化、脱离群众现象。
2015年7月,中央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政治局七常委出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论述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目标和要求。在会议的推动下,月底,重庆和上海市被确定为全国群团改革试点地方之一。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和重庆两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按照中央的要求,要力争通过一年试点,有效破解当地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中存在的“四个化”现象(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基层基础薄弱以及网上工作薄弱等突出问题,重点是在改革组织设置、管理模式、工作方式和干部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另一大关注焦点是中纪委的巡视报告。中纪委巡视组是在群团工作会议3个多月后的2015年10月30日进驻团中央、进行专项巡视的。今年2月2日,巡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团中央。
这份巡视报告陈述的措辞相当犀利,陈述的问题直指要害:党的领导弱化,学习传达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不够深入,结合实际工作贯彻落实不够,有的干部误读误解;党建工作薄弱,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定不严,对直属单位监管不到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到改革的内容:改革创新行动不坚决、措施不具体,对下指导不及时,“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团干部存在等靠观望思想”,“团中央书记处还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等。
“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仍然存在,这意味着,至少在之前已被批评过,并要求团中央解决。这还是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而“党的领导弱化,对群团工作会议的学习传达没有做到位”,则是相当体现对共青团“政治体检”的力度,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亦不为过。
其后,团中央明显开始加快顶层设计和部署落实团中央改革的具体方案,并要求在年内完成团中央全委会、常委会改革和团中央机关机构设置及部分直属单位整合工作。团中央书记处主要负责同志亲赴上海、重庆等地调研指导。
4月25日,中纪委网站公布了共青团中央书记处近1.5万字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从具体例子到大的框架,事无巨细,并明确提出,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直属单位改革。
聚焦“去四个化”
如何去机关化、与基层和群众更好地结合,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和包括创业就业在内的实际工作,这两点是此轮共青团改革的顶层设计的着力点。
共青团目前的组织结构形态被认为呈“倒金字塔型”,基层基础薄弱,上层机关繁复,管理模式则习惯于自上而下、行政化、科层化;代表等人选存在“重精英轻草根”、追求“高大上”的现象,广泛性和代表性不足,基层团干部、团员比例过低。
按照团中央的部署,“改什么“将被细化为至少7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为增强团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保证团中央机构中基本群众代表比例,提高基层和一线团干部、团员的比例;调整优化团中央机关内设部门,推动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提升基层组织活力,建设专、挂、兼职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建立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机制;建设“网上共青团”;严格入团程序;加强对青年的创业、就业方面的帮助和引导;等等。
而在具体的整改措施中,根据共青团中央对于巡视意见的整改通报,包括取消共青团各战线2016年年度工作会议,吸纳工人、农民作为全国青联副主席,团中央机关精简行政编制,充实部分县级团委和直接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深入开展共青团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深化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和“青年好声音”网络文化行动,等等。此外,还硬性规定至2020年底前,各级青联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中除工农业和商业服务业一线劳动者之外,其他来自基层和一线的委员比例达到70%以上;力争2016年团中央机关发文数量减少40%,等等。
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和去除“四个化”,从机关事务性工作到“服务”青年,深入到新兴青年群体、网络新媒体、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小机关、大网络、强基层、全覆盖”的新型共青团组织体系。“焕发活力”、“实干”、“增强功能”等,成为最常提及的热词。
这与此前的上海和重庆两个主要试点的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一致。
重庆市按照“减上补下”、“补缺口、强基层”的原则,团市委精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编制,减少机关领导和中层干部领导职数,精简编制全部下放到基层。还设立了重庆市团校剥离学历教育职能专项改革工作组和共青团重庆市委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专项改革工作组两个工作小组。市和区县群团组织常委、委员(执委)、代表中基层一线人员比例大幅上升,并做了具体规定。
上海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内容,据介绍,最大的特点也是“夯实基层”,从组织设置和干部管理入手,注重学校、社区、新兴领域和互联网,试图激发共青团工作的活力,扩大团工作的影响力。
上海群团改革方案硬性规定,上海总工会机关减40%,团机关和妇联减30%。专职干部不超过50%。在共青团代表大会代表中,基层一线人员应占80%以上,在常委会委员中应占30%以上,以解决“贵族化”的问题。
同时,通过书记班子以及机关工作者的人员来源与任职方式的调整,打破传统体制区隔,包括体制内部与体制内外的区隔,体制之外的人才也能够成为共青团书记班子成员,并且在机关其他工作人员中也通过吸纳志愿者等方式,来进一步克服体制性区隔。创业、“网上共青团”阵地和社区青少年服务平台等,也是上海青年团改革注重打造的亮点。
从做“官”到做“事”
目前,中国主要的群团组织包括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它们曾经是中共广泛动员相关社会群体的重要“助手”,是政党组织推动建立来协助组织民众的载体,也是作为连接党与社会之间的制度化的组织渠道。
这些组织,目前不同程度的存在“四个化”和脱离群众现象,作用的发挥受到挑战。现在既然中央明确要求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何能做到,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但相对于工会和妇联,团系统的改革之所以会引起重大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定位等原因,共青团系统不仅是党的“助手”,也是党的“后备军”。
上世纪80年代,因为干部年轻化需要,很多共青团的干部,被提拔到了党政领导岗位上。近年来,班子成员有配备年轻干部的需求,由于相同年龄级别高,相同级别年龄小,大量的共青团干部被提拔。同时,在通常论资排辈的官场,年龄成为一条重要的升职划线,使得年轻干部的前途一贯都被看好。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交给共青团的第一位的任务,这在共青团系统一向是对内对外理所当然的身份定位。因而,团干部作为后备干部进入官场,一向也被认为是顺理成章。
但是,此次,不少共青团干部被指存在“只当后备军、不干群团活”观念,脱离青年,没有能力或不愿做“青年友”,只知做青年“官”。
由于少年居高位,而且现在的青年工作多是机关型或搞一些文娱活动,缺乏基层经验和专业知识,共青团出身的干部,有一些在官场中被认为存在着工作漂浮、注重形式的问题。而梳理本届领导人的用人方式,会发现倾向于有基层经验或专业型干部,年龄的重要性也被降低。
今年2月,《北京日报》旗下的公众号“长安街知事”还曾发文《出身“团系”的这些高官暴露了问题》,指出: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团干部是好的,是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代表,也是未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生力军。事实上,由于转岗年龄需要,许多团干部很年轻就走上领导岗位,甚至被“火箭式提拔”,然而由于缺乏基层锻炼,不仅容易脱离群众,也容易滋生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还有些团干部,本身就是投机其中,将此作为从政捷径,压根就没想踏踏实实干。
团中央书记处在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就表示,会建立完善专职团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干部破除“只当后备军、不干群团活”的观念误区,积极投身改革。
让青年团组织回归群团组织的本位,被认为是群团组织改革的重要一步,以工会、共青团、妇联改革为重点,将带动其他十余家群团组织的改革。群团组织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变化,能否去除机关化、“贵族化”习气,为党联系各界群众打开新的局面,值得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