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师德建设与“三育人”工作创新探索

2016-05-26张清良

考试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班主任工作

张清良

摘 要: 大学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次序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学生的整体发展方向和水平。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建立良好班风、校风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师德建设 三育人 “三化管理”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决定着国家各项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和水平。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道德水平,对于建立教育活动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维持一个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行和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我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从未放弃过育好人。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班务工作主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既教书又育人。在班主任工作中,主要做到两个字:“爱”和“严”,既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所谓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即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对周围事物所采取的具体言行和态度,并对学生及周围的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内涵的重要提升,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理论。其本质是以鼓励人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为旨趣,以教育、关爱为核心和基石。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导,热爱教学、知识渊博、人品高尚为师德之本,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有较大影响,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要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好、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则必须同时注重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师德师风作为一所学较的灵魂所在,它体现的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良好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师德师风,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自觉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热爱学生,真心诚意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的良师,做学生的益友,在教育中因材施教;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1.有一颗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带着一颗爱心工作,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每天能快乐充实;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注意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掀起学习的热潮,完美自我形象;学习中互相帮助,做好一帮一活动。对于新疆学生生,我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功。

2.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诚信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一个人的诚信状况如何,直接反映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综合素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规范,更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

如何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需做到以下几点:

(1)将诚信教育融入教书育人中,时时处处突出诚信教育。

(2)加强诚信教育的管理。一方面,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各种诚信教育制度,让全体同学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另一方面,要深入细致地建立诚信的考评体系和诚信档案。

(3)加强同学们诚信服务的理念,培养同学们诚信服务的意识。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如何以诚待人,且凡事都要从大局出发,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事事处处守信用、重承诺、践约定,从而充分发挥同学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样使同学们才能够以诚相待,才会更好地形成集体的诚信风气,并且这本身就是最好的诚信教育。

(4)努力营造诚信教育的环境,在环境中体现诚信教育,通过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

(5)以同学们自身为载体,充分发挥自我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以身作则,做诚实守信的模范;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引导同学建立自觉的诚信意识及监督体系,从而使每名同学都能够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三、预科班级建设特点

预科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重感情,遇事容易冲动,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冲突自我调适能力的指导十分必要,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对心理冲突调适不当。因此,大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潜能开发、就职择业、交友恋爱的人生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由于一些大学生无法对产生的心理冲突进行调适或调适的方法不当,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指导他们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会健康地“爱”;学会与他人相处;做好成功走向社会的准备。

1.建立预科学生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是大学生心理状况发展的动态客观记录,它能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档案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家庭情况、每学期或每学年的心理测验情况、综合印象(含辅导员或班主任的鉴定、同学之间的相互测评和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心理咨询记录等内容。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定期举办心理科普知识讲座,系统地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介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预科如何创特色班级教育。

特色之一:明确育人的目的:正直,善良,智慧,健康。

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设计并在班里开展“五心”活动:忠心给祖国;爱心给社会;诚心给朋友;孝心给父母;信心给自己。

特色之二: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悟,就没有情感。走进学生,和每一个新疆学生交朋友,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一起沟通思想,了解情况,和学生谈心、交流……新疆学生远离家乡求学,气候和环境的差异导致他们来到南方极容易生病(主要是胃、肠道、皮肤过敏疾病),需深入关心而且耐心鼓励他们积极适应新环境,

特色之三:和家长成为朋友。

与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而且家长需要学习,需要和学生共同成长。爱,就是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尽管与新疆学生家长交流很困难,但不断在努力。

4.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集体活动既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又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新疆学生来自多个民族,文化基础与内地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在学业上他们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在活动中,他们开朗乐观,能歌善舞,通过活动,与内地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同时增强自信。

5.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班干部既要有管理能力,又要民主管理。因此每个干部都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职责,及时认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为此,我要求每一位干部轮流值日,充分让他们自主把班级管理好,本学期以来他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在班干部中,我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大家意识到当班干部不是为了一时光荣,应该更加以身作则,成为班级中各方面的示范。对于各方面不太自觉的同学,我请班干部和他们结成手拉手的伙伴,班干部在进步的同时要帮助这些后进生一同进步,效果比较明显。班主任和同学也为这些干部打分,为期末的干部考核、评比打下基础。

6.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个别在学习上及各个行为方面表现都比较差的学生。一般说来,这类学生既自尊又自卑。人人都有自尊心,但是由于后进,得不到他人的重视而自卑。由于自卑,对各方面刺激就更敏感。他们内心渴求信任,由于行为不良,学习不好,受人冷限,得不到信任,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这些后进生,对班集体的进步有较大破坏力。在与这类学生的交往中,班主任要设法消除他们不良的心理因素,创造条件,督促他们进步。这就需要班主任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爱,扶植他们表面淡漠、而实际上极强、极敏感的自尊心。

7.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绝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对班级的管理,都要与学生平等共处,在一种温和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相互的进步与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相信他们的能力,不轻易抹杀、扭曲、置换学生的积极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的教育依然是一件慢工作,“灵魂工程师”的“工程”在当代更显浩大复杂,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如此,高等教育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转折作用。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

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对高校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师德师风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将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燕镇.教育学新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黄兆龙.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薛连通,李东时.班主任工作.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

[4]康宇.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本文为2013年吉首大学校工会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高校师德建设与“三育人”工作创新探索”的成果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班主任工作
从师德现状看师德培养建设“供给侧改革”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