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反思: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视角
2016-05-26徐阳春
徐阳春
摘 要: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在课前预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需求,作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分析阅读反思这一种崭新的教学视角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显著作用。
关键词: 阅读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 高年级 教学视角
阅读部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部分,更是让大部分优秀教师愁眉苦脸的环节。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虽然具有一定的“传递知识、社会经验”的功能,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阅读反思这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由此应运而生。
一、传统阅读教学与阅读反思教学
传统阅读教学是老师在课前就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在讲授过程中以让学生能回答代替解析。在传统阅读教学中,老师提问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而且内容和形式复杂多样。并且评判一节课是否成功,是以学生是否按部就班地回答教师课前所设计好的问题为标准。这样的课堂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忽略了学生主动性,限制了学生思维。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经常是牺牲学生的创造力,保证整个课堂的顺利实施。
阅读反思这种阅读教学方法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做好阅读的准备,在教师指导下,在不断的自我反省思考中,不断改进自己,克服缺点,完善自己。阅读反思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并不只是要求学生停止在文章所表述的表层意思,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挖掘文章深处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抛弃文章表面的那些虚拟的幻想,在阅读中警醒自己、鞭策自己。阅读反思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最直接、最真实的检验,也是学生实现批判性阅读的重要过程。在充分的阅读反思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如何有效进行阅读反思
阅读准备是整个阅读过程的起点,阅读后的评判则是阅读行为最终的追求目标,阅读反思是从阅读起点到实现阅读最终追求目标的重要过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阅读反思,将是整个课堂的关键。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以下两点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阅读反思。
(一)带着问题阅读,体会阅读的奥妙。
阅读反思中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与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围绕问题阅读截然不同。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特别强调阅读要“带着问题读书”,在阅读时发现自己的观点与文章的结果殊途同归时,此时就会有成功的喜悦;或者当发现自己所持有的观点与文章所表达的不相符合时,就会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比较。并且在比较中,集中所有注意力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显著提高阅读兴趣。为什么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围绕问题进行阅读,却处处碰壁,主要是因为阅读反思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有以下两点重要区别:提问者身份和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传统阅读讲课都是由教师设问,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教学情境是课前由授课者提前创设的。学生则是属于木偶式地被动回答,虽然这样保证了课堂的顺利实施,教学目标能够较好地实现,但老师并不了解学生,常出现教师提的问题都解决了,学生还是对文章一知半解的情况。阅读反思教学中提问的主体是学生,提问者的不同能很好地改变学生只能被动阅读的局面。我们先看《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案例。
[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
(1)阅读全文,总结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分析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怎样理解文中末尾“了不起的父与子”?
(4)什么地方显得这对父子伟大?
(5)怎么理解“这对伟大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句话?
[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
(1)文中的儿子在看到父亲来救援自己时,为什么要求父亲先把同学救出去?
(2)都说这对父子伟大,那这对父子哪些地方显得伟大呢?
(3)地震那么可怕,文章中的儿子难道就不害怕地震吗?如果害怕为什么还要放弃父亲先救自己出去?
(4)地震来了,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5)是什么支撑着文章中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掘了38小时啊?
(6)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什么啊?
(7)如果我是文中的阿曼达,会不会让我父亲先把同学救出去?
(8)课文是不是有结尾?
通过以上《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案例,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的问题,虽然有部分能够贴切学生所困惑的,但是有一部分和学生想了解的差异很大。在学生提出来的有些问题中,教师并没有把它当做真正的问题。这不仅挫伤了学生积极性,而且妨碍了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相对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同样不把它当做问题,因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主要在于提问者的不同,由于提问者的身份不同导致提问的侧重点不同。这是阅读反思教学对于传统阅读教学最大的改进,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意识,让学生自主带着问题阅读。
(二)培养阅读兴趣,构建阅读反思这一重要过程。
“兴趣能够为学习一门技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进行阅读学习的最佳原始动机。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不但可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学生更乐于思考。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学习是学习者实现阅读反思这一重要过程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与他们的相处交流中掌握学生最好奇、最想懂得的事情,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选择性阅读,并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实现自我批判这个重要目标。我们再看《晏子使楚》这个教学案例:
通过了解知道学生对于晏子和与楚王之间对话中斗智斗勇,产生了浓厚兴趣,其对话情境大概如下:
楚王看了他一眼,说:“怎么你们齐国没有其他人了吗?”
……
晏子拱了拱手,说:“我们齐国有个习惯,出使高贵的国家,就派高贵的人才去;出使落后的国家,就派较差的人去。”
学生对这段斗智斗勇的对话产生浓厚兴趣,在阅读时就会思考为什么晏子为什么那么回答?要是我是晏子,我会如何回答楚王呢?因为学生具备浓厚兴趣,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自主反思,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构建学生阅读反思这一重要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拓展正常教学课堂以外的活动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复述历史故事、模拟主持人、鼓励学生观看名著的影视作品等不同的学习途径、形式可以多样化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反思。
三、阅读反思对现代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阅读反思实现阅读的“减负增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实现学习上的“减负增效”成为新的教学追求。目的是保证原有的学习效果,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为学生的书包减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阅读教学中任务重、知识点多且需要大量阅读的教学问题。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辅助的崭新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做到学生记得牢,重点明确,收到阅读的良好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掌握所学知识,自然而然地为课后的巩固作业减轻负担。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阅读反思教学,较好地实现阅读的“减负增效”,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很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二)阅读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
曾子这样的圣贤每日思考自己是否哪里做错了,而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主动警醒自己的意识,学生常常在遇到问题时,不是反省自己的过失,而是急于推卸责任,这与现代素质教育所预期的方向恰恰相反。自我检讨的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课堂中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对于培养学生自我检讨的习惯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想象,并让其主动思考,在阅读中发现、了解、完善自己。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促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自主思考,冷静处理问题。经过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反省意识。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在学生自主意识还相对薄弱的年龄,由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自我检讨,树立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
(三)阅读反思提高学生创造力。
学生作为中国将来的主要继承、发扬者,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阅读教学的思想束缚,推陈出新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更显得尤为突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事先预设好的情景发展,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我突破的积极性。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时间在阅读实践中帮助学生,逐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阅读反思是学生在接受文章的基础上,根据短文进行自我思考,是实现学生自我创造的一个重要过程。当学生阅读完文章,如果一味顺从文章的思想,那么学生的思维将陷入一潭死水。
现如今,能否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将是评判教师上课效果优劣的主要标准。而阅读反思这种崭新的教学视角,能够帮助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展现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教学方法将使得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