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隐喻和转喻视角下的死亡委婉语研究

2016-05-26朱玲霞

考试周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转喻隐喻

朱玲霞

摘 要: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委婉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委婉语以其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代替令人不安或尴尬的说法,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死亡一直以来就是人们不愿提及的话题,但言语交际中有时不得不提到它,因而就出现了死亡委婉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角度,进一步阐释死亡委婉语的生成机制,以深化对死亡委婉语的认识。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死亡委婉语

死亡是人类的生命终点,人们对于死亡的出现总是无能为力,对死亡的恐惧及死亡带给人的痛苦,使人们不愿直接提及这个词,而是选择更加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死亡委婉语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禁忌,汉语和英语中都出现了大量死亡委婉语,说明以英语为母语者和以汉语为母语者都对死亡怀着一定的厌恶和恐惧心理。利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死亡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1.委婉语和死亡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自觉使用语言的一种重要而常见的现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避开禁忌或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委婉语的定义为:euphemism:a polite word or expression that you use instead of a more direct one to avoid shocking or upsetting someone.(委婉语是一种用来代替比较直接的词语以免令人讨厌或不安的礼貌词语或表达。)传统修辞学认为,有些词语直接说出来会令人不愉快,往往被人用曲折的方法说出来,就形成了委婉语(张永奋,2014)。它是一种用不冒犯人或令人愉快的词语去替代直截了当、触怒人的词语,即用好听的话来掩饰事实(Neaman&Silver,1990)。

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禁忌语,其中,最典型和最常见的莫过于对死亡的禁忌。死亡是全人类的共同归宿,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最终结果,人们害怕死亡。王德春指出,死亡委婉语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们为求吉利、避凶灾;二是为了避免刺激对方。死亡委婉语的作用在于可以使人们避免直接提到那个可怕的字眼,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和对生者的安慰。一般来说,当人们不愿说出死亡这个禁忌而在日常交际中又不得不说明时,就会采用相对含蓄的词语暗示不愿说出的死亡一词,于是就产生了死亡委婉语。

2.隐喻和转喻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方法,是语言装饰的手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活动,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心理过程。Lakoff和Johnson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转喻同隐喻一样,也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赵艳芳,2001)。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性,转喻的认知基础是临近性(束定芳,2005)。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而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两者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相对于隐喻研究来说,转喻研究起步较晚。早期语言学家在研究隐喻和转喻时,往往倾向于将转喻研究置于隐喻研究范围内。Lakoff 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但表现在语言中,而且根植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是隐喻式的。随着学者们对转喻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转喻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更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相邻或相关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二者都是基本的认知现象,都可以为死亡委婉语的构成提供依据。

3.死亡委婉语中的隐喻和转喻

3.1死亡委婉语中的隐喻

大多数委婉语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形成的。当人们无法用抽象思维能力来理解事物时,就会倾向于用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来表达抽象事物,借助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来完成言语交际。死亡委婉语中有多种隐喻形式,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死亡是休息。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隐喻,在这一隐喻中,“休息”是始源域,“死亡”是目标域。死亡和休息存在某种相似性,比如休息时人处于静止、无意识状态,在这一层意义上,死亡确实是休息,而且是永久的休息,这种隐喻体现了人们对死亡最直观的认识,凸显了两者的相似性,淡化了死亡给人们带来的恐惧感。比如:汉语中用“长眠、安息、永眠、沉睡、永远地睡着了”等隐喻死亡;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fall asleep, eternal sleep, sleep forever, to sleep with ones father, 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to be at rest, to be called to ones eternal rest,to rest in peace...

(2)死亡是离去。

这一类死亡委婉语的形成是基于“人生是旅途”的隐喻,旅途的结束便是生命的终结。在这一隐喻中,“离去”是始源域,“死亡”是目标域。离去意味着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即一段旅程的结束,随即又开始了另一段旅程。于是人们将死亡看做是离开现实世界去到另一个世界,减少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逝者的悲伤。比如:汉语中有“辞世,逝世,与世长辞,去世,过世,离开,走了,去了,不在人世”;英语中也有“to depart with the world, to pass away, to be gone,to be no longer with us, to go west,to say the last goodbye, to go to a better world”。

(3)死亡是草木凋谢。

这里,“草木凋谢”是始源域,“死亡”是目标域。把人生的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一年中的四季,春天象征着新生的婴儿时期,夏天象征着青春活力的青年时期,秋天象征着硕果累累的中年时期,而冬天则象征着萧瑟荒凉的暮年时期。这里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相对应,萌芽对应幼年,成熟对应成年,落叶对应死亡的来临或是老年,枯萎对应死亡(尚绮,2004)。以草木凋零来隐喻死亡在汉语中比较常见,如:“凋零、昙花一现、叶落归根”等,英语中也有“fade as a leaf”的表述。

3.2死亡委婉语中的转喻

转喻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实现的,基本可以分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内部分之间的转喻两种形式,有些死亡委婉语可以通过转喻理论得到更好的分析。

(1)死亡特征转喻死亡。

根据人们的了解,死亡有很多特征,凸显不同特征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转喻形式。比如:人死之前最后的动作一般都是在痛苦地挣扎,于是汉语中出现了“蹬腿”一词来转喻死亡,同样,英语中也有“to kick the bucket”;呼出最后一口气象征着死亡的来临,于是就有了“一命呜呼”的说法,同时,英语中有“to draw the last breath”;死亡时都伴随着闭上眼睛跟停止呼吸,所以用“闭目、瞑目、断气、咽气”来转喻死亡;中国人死后会装进棺材并埋进土里,因而用“入土、就木”来表示死亡。

(2)死亡方式及目的转喻死亡。

汉语中有用不同的死亡方式来表示死亡。如:“自缢、遇难、一病不起、自寻短见、葬身鱼腹、马革裹尸、吃枪子儿”等。还有一些为公死亡的表达,如:“就义、殉国、殉职、牺牲”等。

4.结语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对于死亡的禁忌使得人们不得不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构成更加委婉和温和的话语来代替这一字眼,即死亡委婉语。本文通过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对死亡委婉语的分析,发现中西方民族对死亡的认识大同小异,英语和汉语中都有类似的死亡委婉语,同时表明隐喻和转喻理论在人类认知世界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Lakoff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Neamen,J.S.&Silver,C.G.Kind Words:A Thesaurus of Euphemisms[M].New York:Facts on File,1990.

[3]胡元群.隐喻理论视角下的英汉死亡委婉语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2).

[4]朗文出版公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尚绮.汉英“死亡”隐喻对比及汉语“死亡”隐喻的英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4.

[6]束定芳.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方向——语言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王德春,孙汝建,等.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8]张永奋.汉意委婉语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转喻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一滴水里的隐喻
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