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宏:金梭银线织补忙
2016-05-26吕凤茹
吕凤茹
计算机,在女性的眼里是男性的领地;网络,在中年人心里是年轻人的事情。
今年47岁的王丽宏,从1999年加入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筹建组开始,已经在计算机网络这块更适合男性和年轻人的领域摸爬滚打了16年。而今,网络信息安全事业已亭亭如盖,她自己,也已经成为中心的副总工程师,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
先做工程,再做业务,再管科研和教学,在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王丽宏一直都在关键岗位上。范围广大,责任重大,管理需要异常的严格,王丽宏该是位严厉的女性吧?技术高端,创新艰难,科研需要专注的投入,王丽宏会因此身心俱疲吧?
记者采访王丽宏时,又一次验证了惯性思维的失误:高挑有型的身材,温润而有光泽的脸庞,举手投足优雅自然,看不出半点“强者”的气质,找不到一丝历经“磨难”的痕迹。
此时,盘旋在记者脑海的问题只余下了一个:王丽宏是怎么做到的?
调动是选择
坚守是负责
1999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筹备成立,当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副教授的王丽宏奉调入京。工程建设,整体架构,那是真正的从零起步。负责技术的她和一群小伙子一起搞攻关,对一些技术进行大流量、实时性和精准性的实验。
“也谈不上多难,因为是工程问题,总有想不到的地方,实验要反反复复做,对耐心和智慧是个考验。”王丽宏说,“我们的工作总是在机房中进行,看起来很枯燥。可解开一个谜团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也是外人所体会不到的。”
其中的辛苦可以用“贪黑”和“起早”四个字来描述,做实验要贪黑,一次实验不成功就要找到问题所在再来一次,在机房忙到后半夜的三四点是常有的事。进行大规模部署要起早,因为凌晨是网络流量最小的时段。
从高校到中心,从相对单纯的教学岗位到中心的筹建工作,对于王丽宏,事业是一个大的转折,需要她全身心地投入全天候地用力。可是,从哈尔滨到北京,她的生活也随着她的事业一起急转弯, “家”的状态变成“单身”时光,刚上学的女儿,只能托付给老人。女儿是她自己一手带大的,因为在高校从事教学而不用坐班,她有充分的精力对孩子无微不至。因此,她一离开,孩子极度不适应,感冒,发烧,这一次还没好彻底,下一次又来了,爱人为此着急,老人为此心焦。此时,家人的一句“还是回来吧”让王丽宏起了思想波动。
忙到深夜往住处走,孩子在电话中的哭声萦绕在耳。想起夫妻两地分居,想起老人因此受累,她真的动摇了,此时退是可以的,因为还没办调动,关系还在学校。可是,中心的工作已经开始,资金、设施、人员都非常紧张,由自己负责的技术攻关此刻非常关键,哪里去找合适的人选接替自己呢?即使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也会影响进度呀!
接连几天,王丽宏都处在留下和回去的“双向选择”中。家里一来电话,她就向“回去”那边加砝码,一想到正在如火如荼的工作,她又往“留下”这头加更大的砝码。最终,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她坚定了留下,并说服家人取得了支持。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一决定使她的家庭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两年后,孩子才来到她的身边,而她的爱人,是十年后才进京的。
服从靠党性
收获靠韧性
去年是中心成立15周年。中心15个寒暑从青涩到成熟的辉煌历程,刚好嵌合着王丽宏人生中最美好的15岁春秋。
王丽宏在中心工作的15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五年,是她负责突破关键技术、搭建应用平台阶段。有了过硬技术,有了应用平台,中心可以很好地进行运转了,此时,业务成了事业发展的关键。组织将王丽宏调到了重要岗位,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业务,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参考依据。
搞技术的同志大多不愿意转到业务岗位,因为担心陷进业务工作中而废了连贯性强的技术。而王丽宏,尽管难舍自己一直做的技术工作,但大局观念强的她,坚决服从了组织安排。
“7×24小时值班” “夜半到岗” “半小时内处置” “暂停一切请假和休假”, 这些对于王丽宏和她带领的团队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无论是在非典、雨雪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还是在北京奥运会、每年两会等重要时期,王丽宏都率领着全处做到了第一时间响应、每天24小时多人高强度监测,从预警防范、应急处置、数据支撑分析等多个方面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2009年5月19日晚上,江苏、安徽、广西等十多个省的网络反应变慢,并在随后3个多小时内无法访问。王丽宏带领处里同志立刻行动,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经过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查明是“暴风影音”的客户端受到黑客攻击,导致安装该软件的上网终端频繁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引发域名系统拥塞,造成大量用户访问网站慢或网页打不开。从找到原因到进行处置到网络恢复正常运转,王丽宏整整40个小时没合眼。
回顾做业务工作的那几年,王丽宏不认为自己为了服从组织安排而牺牲了个人的“技术研究”,“做业务工作一方面提高了我的组织协调等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对我日后的科研也大有裨益,因为,做业务使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需求。”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王丽宏就在主抓业务工作的那五年,也没有完全丢下技术。针对业务开展反映出的迫切需求,她申请课题并挤时间坚持开展研究工作。
科研为明天
育人为后天
中心的领导说,做业务是今天的事情,搞科研是明天的事情,而培养人才就是后天的事情。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中心的业务工作任务也愈加繁重,对科研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为此,2010年中心成立科技处,由王丽宏担任处长。2013年,她又开始担任中心的副总工程师,科研的责任更重了。建章立制,是促进科研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她先后组织制定了11项科技管理规定,经过不断完善和日臻成熟,现已逐步形成一整套科研管理体系,成为中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特别是2014年制定颁布的《中心科技奖励管理办法》,为中心的科研人才搭建了展示平台,营造了科技创新的新氛围。每年,她都组织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为职工开展科研技术培训,为中心的前沿研究提早布局。
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自主创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将最尖端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此,而这些尖端技术根本不会对外输出与转让,甚至不会公开一些项目与数据,只能靠自己去打拼。王丽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带领她的团队分秒必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研发新的技术。她自己多次承担国家863、973等重大科研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她参与和作为负责人的项目中,有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此,她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搞科研最关键的是人才,在王丽宏的大力推动下,2013年,中心开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招生,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班,使中心每年的招生指标达到了40个,并针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特点,探索着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的培养模式。
熟悉和了解王丽宏的人,都交口称赞她是女同胞中的佼佼者。16年来,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业发展的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女科技工作者” “全国三八红旗手”,王丽宏因此而荣获了多项荣誉称号。她将此归功于中心为自己提供的平台,“感谢中心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感谢网络信息安全事业给了我发展的机会”。
互联网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能离开的一张巨网,王丽宏过去所做的技术攻关和应用与今天所忙的科研和教学,有如打磨金梭、纺就银线进行织补,使我们国家的网络更加牢固好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