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公募基金会投资研究综述

2016-05-26张乐乐周咏梅安丰琳

学会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投资

张乐乐 周咏梅 安丰琳

[摘 要]因非公募基金会不得面向公众募捐,对初始投资进行保值增值是其存续和发展的基础。随着非公募基金会的规模不断扩大,非公募基金会的投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非公募基金会投资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国内既有文献主要以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为主,不仅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而且实证分析也很少。鉴于此,文章提出未来研究可以围绕投资行为和公益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为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投资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公募基金会 投资 文献综述

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一次将基金会划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非公募基金会,结束了公募基金会30多年来一统天下的局面。自第一家非公募基金会“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11月,全国非公募基金会已达3155家,占基金会总数的67%。由于非公募基金会本身不得向公众募捐,资金来源只能靠初始投资的保值增值,以及特定组织或个人的后继捐赠维持。根据基金会中心网的数据显示,2014年度基金会的投资收益总额为27.96亿元,相当于捐赠收入的8.42%,因此进行投资运作是公益资产存续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大约只有1/4的非公募基金会对资金进行投资运作,并对投资收益金额进行披露。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采取的激进投资行为被曝光之后,非公募基金会的投资问题成了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非公募基金会投资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提供了理论线索和研究方向。

一、国外研究现状

纵观国外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其初始捐赠收入一般只是基金会设立时的启动资金,之后便通过资金运作而不断保值增值,这已成为基金会可持续发展的秘诀。美国的私人基金会与我国的非公募基金会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区别,然而,从资金来源上看,两者内涵基本一致。因此,本文对私人基金会投资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述。

费雷德里克在《基金会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一书中阐述了基金会进行资金管理和运作的重要性。随着私人基金会的数量不断增长,对基金会投资的研究也越来越细化。比如,在投资的必要性方面,Dybvig认为,基金会需要进行有效的投资管理,并通过资产配置来保证其支付能力。此外,更多的研究是围绕基金会如何进行投资开展的。Litvack等建议,基金会应考虑如何利用投资进行保值增值,获得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Ostrower研究发现,只有长期投资才能保证基金会的永续发展。Isabelle等探讨了使基金会的预期收益最大化的最佳资产配置策略,并建立模型研究了衡量基金会投资效率的合适标准。Josh Lerner等以1300个高校教育基金会为样本,解释了“富人变得更富”现象出现的原因。他认为,杰出的基金会获得巨大的收益原因不仅仅是投资管理时的规模效益,还是选择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投资的技能和专长。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的基金会发展方兴未艾,因此对于基金会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非公募基金会的研究是在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之后才开始出现的。国内对非公募基金会投资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投资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

(一)关于非公募基金会投资的必要性研究

有关学者一致认为,非公募基金会进行投资是获得独立性的内在要求。除此之外,王崇赫从非公募基金会的存续、长期稳定发展及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分析了非公募基金会进行投资运作的必要性。邓天行提出,投资活动可以给非公募基金会带来稳定的资金流。刘忠祥认为,基金会进行投资的原因既有内在的动力,又有外在的压力。郑伟倩认为,慈善组织进行商业投资是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手段。

(二)关于非公募基金会投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由于缺失具体的指导规范,非公募基金会在投资问题上面临着突出的困境。高功敬对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投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指出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属于项目运作型而非公益资助型等特点。方英以广东为例,研究了非公募基金会生存的现状,包括缺乏专职人员,需要原生力量持续支持等。官志平在文章中对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基金会的投资能力建设不足,缺乏专业的理财队伍。同样,王双保也指出,非公募基金会很少拥有在基金会运作和投资管理都擅长的管理团队,而且专业人才稀缺。刘忠祥以南都公益基金会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例,分析了基金会的投资现状。对于非公募基金会投资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监管缺失。对基金会进行投资运作的监管,不仅要靠政府和社会进行监督,还要靠基金会的自我约束。王波指出,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存在高风险监管缺位、保值增值投资的激励制度匮乏等问题。潘枫从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对慈善组织从事商业活动缺乏监督。郑伟倩以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为例,提出商业投资活动缺乏权威的行业监督系统。汤海英研究发现,非公募基金会的内部治理模式存在缺陷,监管的力度有限。任鸿从内部问责、外部问责两个方面指出,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问责机制不健全,非公募基金会投资行为缺少监管。

2.激励不足。影响基金会积极进行投资运作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潘乾指出,基金会增值部分无税收优惠政策,而且缺乏投资理财理念,导致基金会不关注保值增值工作。姬蔚云和赵德芳针对我国商业化运作的税收政策与国际情况进行比较,指出现行税收制度脱离实际,免税范围的规定不清晰。姚海放分析了基金会从事投资行为的外部限制和内部制约,基金会进行投资困难重重。徐政指出,投资决策中成员间分工不明确、激励不相容,因此投资活动受到限制。

(三)关于非公募基金会投资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非公募基金会在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1.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只有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督统一起来,监管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郑伟倩提出,应将基金会的投资方式、投资程序、投资责任、承担制度,以及投资收益的征税比例等内容纳入法律法规,使投资行为有章可循。孙茂骥在如何监督投资收益是否用于公益事业的问题上提出,社会媒体和公众可以通过第三方的评估,对非公募基金会的投资行为进行监督。监事是基金会进行资金监管的主要负责人,对于财务信息以及资金运作具有重要影响。李莉提出,基金会应该在保障监事权利的同时强化监事的职责,并促使监事来源更加多元化。

2.从激励的角度来看。现有研究大多是围绕税收优惠政策展开的。姬蔚云和赵德芳指出,针对非公募基金会不同的活动性质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既能有效地帮助组织在从事营利活动时获得必要的扶持,也可以对利用税收优惠谋取私利的行为加以防范。许捷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将经营行为划分为相关经营活动和不相关经营活动,并提出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的政策建议。黄震提出,非公募基金会经济活动收入免税必须根据两个标准进行判断,即主要目的标准和收入最终流向标准。周焯华和杨强基于委托代理方法构建模型分析框架,分析得出如何回避投资中的激励与代理问题的建议。

(四)关于社保基金投资的研究

社保基金与基金会在投资问题上具有相似性,一是都有保值增值的必要,二是都具有公益性质,需要安全、稳健。现有研究是根据社保基金进行投资的现状,找出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深究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此外,还有一部分研究借鉴了国外社保基金投资的经验。邵怡蓉分别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实践和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可供选择的社保基金投资运作方式。冯果通过与国外的监督体制进行对比,提出如何对投资行为进行监督的补救措施。冉萍分析和比较了社保基金国际上的投资运营情况,指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另外,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如郑静营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效率进行了研究,提出寻求收益稳步增加和风险积极控制的政策建议。唐大鹏从不同角度和时间区间度量投资风险,发现社保基金的投资比较成功地规避了系统风险,但由于过分重视安全性,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水平。

三、评价和展望

从以上文献来看,现有研究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非公募基金会进行投资的基本理论缺乏系统研究

国外对私人基金会的研究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侧重于基金会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投资。然而,国内的现有研究只是单纯的针对非公募基金会进行投资的动因、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侧重于描述并归纳相关的现实问题。国内外研究都没有对非公募基金会进行投资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难以形成对非公募基金会投资准确、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对非公募基金会投资的效果缺乏实证分析

国内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的水平上,还有待于对非公募基金会的投资收益等问题进行定量的说明和分析。另外,对于投资效率和投资风险等方面,虽有部分学者针对社保基金投资进行了探讨,但是涉及非公募基金会的研究却很少。尽管社保基金和基金会两者的投资运作具有相似性,但应用于不同的组织,在资金来源、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运营模式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有必要进行单独研究。

(三)现有文献针对非公募投资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集中在现状和对策方面,还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非公募基金会进行投资的相关问题尚未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投资是否增加非公募基金会的公益能力。非公募基金会通过投资进行保值增值,目的是为了充实资金,长远发展。但是,投资行为对非公募基金会的公益能力是否有必然的促进作用?过度投资是否会损害公益能力?投资行为和公益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鲜有学者进行研究,而且缺乏数据检验和支持,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2.如何衡量非公募基金会的公益能力。要探讨投资行为与公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解决如何衡量非公募基金会的公益能力问题。非公募基金会的公益能力不仅体现在资金使用效率上,周咏梅等(2013)人指出,基金会的效率可以通过总体效率、运营效率和筹资效率来衡量,另外公益能力还体现在发展能力上。只有基金会持续运作,才能发挥公益作用。因此,如何界定和衡量非公募基金会的公益能力也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Dybvig P H.Using asset allocation to protect spending[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99,55(1):49-62.

[2]Frederick,P.Keppel, The Foundation:Its Place in American Life[M]. New Jersey:Transaction Books,1930.

[3]Isabelle Bajeux-Besnainou, Kurtay Ogunc.Spending rules for endowment funds[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6,27(1): 93-107.

[4]Josh Lerner,Antoinette Schoar,Jialan Wang,Secrets of the Academy:The Drivers of University Endowment Succes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8,22(3):207-220.

[5]Litvack JM, Burton GM, Richard E Quandt (1974) A Plan for the Definition of Endowment Income. American Rev 64(2):433-437.

[6]Ostrower F.Foundation effectiveness: Definitions and challenges[J].Urban Institute,2004.25(2):325-346.

[7]邓天行.关于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基金管理的一点思考[J].社团管理研究,2011(6):53-54.

[8]方英.非公募基金会从“孕育期”到“成长期”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以广东为例的研究[J].探求,2011(6):71-78.

[9]冯果,李安安.滥用与规制:我国社保基金的监管缺失及其补救[J].当代法学,2007,21(4):25-32.

[10]高功敬.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现状,困境及政策思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3):63-71.

[11]官志平.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12]黄震.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所得税法律问题研究——以“南部”案为中心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08(6):80-84.

[13]姬蔚云,赵德芳.非营利性组织的商业化趋势及税收政策调整[J].社团管理研究,2011(4):13-15.

[14]李莉.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资金运营管理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15]刘忠祥.基金会保值增值问题研究[J].社团管理研究,2011(7):15-18.

[16]刘永泽,唐大鹏.社保基金偿付能力风险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55-63.

[17]潘枫.慈善组织营利性活动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桂林:广西大学,2014.

[18]潘乾.非公募基金会投资问题探究[J].长白学刊,2012(6):134-138.

[19]冉萍.社保基金投资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运营的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2008(1):169-174.

[20]冉萍.完善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营运策略选择[J].昆明大学学报,2008,19(3):14-17.

[21]任鸿.发展过程中非公募基金会问责机制探究[J].学会,2013(12):5-11.

[22]邵怡蓉.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23]孙茂骥.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0.

[24]汤海英.关于非公募基金会资金管理的探索[J].新会计,2011(3):34-35.

[25]王波.美国低收益有限责任公司立法介评——兼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制度之完善[J].湖南社会科学,2012(2):163-167.

[26]王崇赫.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投资的必要性分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3(4):38-40.

[27]王双保.基于中国非公募基金资金管理现状的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30):9.

[28]王争亚,袁媛.关于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18):58-59.

[29]魏志华,林亚清.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模式及其困境摆脱[J].改革,2014(3):47-55.

[30]许捷.非营利组织税式支出政策的国际借鉴[J].涉外税务,2008(7):28-31.

[31]徐政.中国公益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114-118.

[32]姚海放.公益基金会投资行为治理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3(10):12-21.

[33]郑秉文.建立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体系的战略思考[J].公共管理学报,2004,1(4):4-21.

[34]郑纪刚,薛兴利.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15(9):74-77.

[35]郑静营,社保基金投资效率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36]郑伟倩.慈善组织商业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7):61-62.

[37]周焯华,杨强.基金会投资代理问题与契约治理[J].会计之友,2015(11):80-84.

[38]周咏梅,李茜,王孟龙.基金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3(12):66-69.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投资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煤矿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探讨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包含对赌协议的投资合同初始成本会计处理刍议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