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舍的抗战鼓词

2016-05-26杨剑龙

江汉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老舍抗战

杨剑龙

摘要:老舍在抗战期间投入诸多精力从事抗战鼓词的创作,用民间文艺形式宣传抗战。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大鼓词里,老舍揭露了日寇奸淫烧杀的罪恶行径,呼唤民众投身抗战保家卫国,赞颂抗日军民的抗战实绩。老舍抗战时期的大鼓词,按照构思类型来分大致为乡民抗敌型、抗战宣告型、抗日赞美型、诙谐幽默型,呈现出老舍大鼓词构思的不同追求。抗战宣告型、抗日赞美型因为没有故事,因而缺乏趣味,乡民抗敌型、诙谐幽默型延续了大鼓词通俗有趣的传统,为宣传抗战鼓舞民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舍;鼓词;抗战;通俗文艺

中图分类号:1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3-0086-04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时,老舍在青岛中断了长篇小说《病夫》和《小人物自述》的写作,为了宣传抗战,老舍想到民间文艺的形式,准备以鼓词创作呼唤民众,他结识了京韵大鼓名家白云鹏、张小轩等人,认真向他们学习鼓词。1937年11月5日,老舍毅然只身离开济南奔赴抗日中心武汉。老舍在汉口遇见了大鼓艺人富少舫、董莲枝和她的丈夫郑先生,“和他们认识之后,我便开始写鼓词”。1938年3月27日,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老舍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老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直至抗战胜利。老舍在抗战期间,除了创作话剧《张自忠》、《面子问题》、《大地龙蛇》等;长诗《剑北篇》;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和短篇小说及散文以外,他还投入了诸多精力从事抗战鼓词的创作,如《张忠定计》、《游击战》、《新“拴娃娃”》、《二期抗战》、《王小赶驴》、《打小日本》、《文盲自叹》、《陪都赞》、《赞国花》、《贺新约》等。

鼓词是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曲艺形式,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及其以后。老舍指出,清末以后,由于鼓词“一人一弦一唱,开销较省”和“有雅俗共赏之妙”,“在这短短的三十来年的变动中。能日见峥嵘者,唯有大鼓”。鼓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上党大鼓、北京琴书、河南坠子、温州鼓词、澧州大鼓等数十种,老舍认为在众大鼓中,京韵大鼓因其音调高亢富于刺激、整洁雄壮颇能传神而列于榜首。京韵大鼓是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和流传于八旗子弟间的“清音子弟书”发展而来,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京韵大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被称为刘、白、张三大流派。

老舍在谈到通俗文艺创作时说:“在抗日战争以前,无论怎样,我绝对想不到我会去写鼓词与小调什么的。抗战改变了一切。我的生活与我的文章也都随着战斗的急潮而不能不变动了。‘七·七抗战以后,济南失陷以前,我就已经注意到如何利用鼓词等宣传抗战这个问题。”老舍在济南时,由于抗战时局的紧张,他想到如何用民间文艺形式宣传抗战,拜访了京韵大鼓的代表人物白云鹏与张小轩,与他们讨论鼓书的作法。到武汉后,抗战文艺协会倡导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老舍想到用鼓词宣传抗战,他说:“对于鼓词等,我可完全是外行,不能不去请教。于是,我就去找富少舫和董莲枝女士,讨教北平的大鼓书与山东大鼓书。”冯玉祥将军收留了三位由河南逃来的唱坠子的艺人,老舍就向他们学习坠子的句法。写了三千多句的抗战故事,后来再也找不到原稿了。

抗战时期,老舍开始正式跟随富少舫先生学大鼓书。好几个月,才学会了一段《白帝城》,对于写鼓词有了把握。老舍说:“几年中,我写了许多段,可是只有几段被富先生们采用了:《新‘拴娃娃》,富先生唱。《文盲自叹》,富先生唱。《陪都巡礼》,富贵花小姐唱。《王小赶驴》,董莲枝女士唱。以上四段,时常在陪都演唱。其中以《王小赶驴》为最弱,因为董女士是唱山东梨花大鼓的,腔调太缓慢,表现不出激昂慷慨的情调。于此,知内容与形式必求一致,否则劳而无功。”老舍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是一心为了参与抗战,为了鼓舞民众投身于抗战。虽然他竭尽全力创作大鼓词,但是他内心也有矛盾和痛苦。老舍在《制作通俗文艺的苦痛》一文中说:“写新小说,假若我能一气得一二千字;写大鼓词我只能一气写成几句。着急,可是写不出;这没有自由,也就没有乐趣。幸而写成一篇,那几乎完全是仗着一点热心——这不是为自己的趣味,而是为文字的实际效用啊!”抗战成为主宰老舍文学创作的关键,他可以为抗战而牺牲、而尽力,他是将他的笔用作枪炮的。老舍说:“在战争中,大炮有用,刺刀也有用,同样的,在抗战中,写小说戏剧有用,写鼓词小曲也有用。我的笔须是炮,也须是刺刀。我不管什么是大手笔,什么是小手笔;只要是有实际的功用与效果的,我就肯去学习,去试作。我以为,在抗战中,我不仅应当是个作者,也应当是个最关心战争的国民;我是个国民,我就该尽力于抗敌;我不会放枪,好,让我用笔代替枪吧。既愿以笔代枪,那就写什么都好;我不应因写了鼓词与小曲而觉得有失身分。”在抗战期间,老舍一切为了抗战,他虚心学习、认真研究,克服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创作出诸多以抗战为主题的大鼓词,让艺人们在传唱中呼唤民众投身抗战。

老舍抵达武汉后,即全身心地投入抗战,他在《写家们联合起来》一文中,呼吁作家、文艺家要联合起来投身抗战。他说:“在抗战期间已无个人可言,个人写作的荣誉应当改作服从——服从时代与社会的紧急命令——与服务——供给目前所需——的荣誉,证明我们是千万战士中一员,而不是单单的给自己找什么利益。”老舍将个人完全置于服从于抗战的命令,他创作的大鼓词也就反映了抗战的呐喊与呼号。

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大鼓词里,老舍揭露了日寇奸淫烧杀的罪恶行径。“满地尸身遍地火,树上人头地下肠。娃娃炸死娘怀里,老人炸倒在门旁。”“见着男儿刀朝下,见着娘们就上床。杀完鸡犬抢粮草,哈哈大笑再烧房。”(《张忠定计》)老舍描绘了日寇惨绝人寰的无恶不作的罪行。老舍还描绘了日寇的“三光政策”:“我们的铁道他占去,专运军火与大兵。我们的货物他拉走,明夺硬抢不留情。”“我们的妇女他霸占,奸淫完了再杀生。来时大炮轰天响,临走烧房杀壮丁。”(《游击战》)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使中国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日寇甚至想出种种法子折磨摧残中国人:“四省的人民遭了殃,有怨难诉口难张。说声‘不字就枪毙,捉住学生大开膛。口灌洋油烧成炭,也有活埋做下场。”(《打小日本》)“鬼子杀人不眨眼,抽筋剥皮带开膛。拿住良民灌凉水,肚子圆如大水缸。这才照准肚子踹,上吐下泻漏清汤。”“这还不算心毒狠,到处强奸大姑娘。就是年高老妇女,也难逃脱贼强梁。轮奸完了还杀死。抢去首饰再烧房。”(《王小赶驴》)日寇这种抽筋剥皮开膛的摧残,惨不忍睹令人发指。日寇甚至连难民和孕妇都不放过:“难民车上放炸弹,车碎尸飞血肉腥。截住渡船用枪扫,死尸滚滚顺坡行。孕妇怀胎六七月,刺刀穿肚两难生。先把大人齐杀死,再杀儿女与婴孩。”(《游击战》)老舍揭露了日寇惨无人道的作为,日寇入侵在中国的土地上胡作非为,使中国人民身处绝境。

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大鼓词里,老舍呼唤民众投身抗战保家卫国。老舍的鼓词《打小日本》“实乃说明对日抗战的始末根由”。他在序言里说:“在下编这小唱本,虽然文字俗俚,却句句都是真情实话。希望读者诸公能细念一番,能知道一些这次中日战争是怎一回事,和谁是谁非。是非分明,正直的就气壮。日本居心不善,要灭我中华,我们实在忍无可忍。我们若再不挺起胸来跟他拼个死活,那就真要作亡国奴,子子孙孙永无抬头之日了。”鼓词《打小日本》揭露“日本国贫人不强”,觊觎中国“物美田肥民又良”,揭露“七七事变”的真相,叙述“八一三”淞沪抗战、平型关大战的经过,提出:“我们自己联合好,誓为国家把血流。内防汉奸外打日本鬼,千辛万苦争自由。非把小鬼打出去,我们齐心不罢休。”《张忠定计》通过原本一家四口生活安康的张忠,闻知日本鬼子入侵烧杀抢掠,他让妻子携儿女去姥姥家躲避,张忠决心去打小日本:“我去约合三老并四少,各拿棍棒与刀枪。黑夜埋伏在村外,偷营劫寨不投降。若是咱们大兵到,里外夹攻杀一场。多杀几个日本鬼,我们才会享安康。”《游击战》控诉日寇杀戮百姓,呼唤百姓投入抗战,提出开展游击战,“我们也须去卖力,给咱军队打接应”,“当兵才是男儿汉,打退敌人才会乐安宁”,“我们全体都作战,哪怕鬼子再添兵”。《王小赶驴》叙述赶驴为业的王小投军牺牲的故事,呼唤民众投身抗战。王小因日寇侵略而投军,在他老娘鼓励下牵了黑驴去军营,他成为穿便衣的侦探,骑着驴儿去打探,后来路遇日寇,他让黑驴回去报信,黑驴带部队围剿日寇,王小壮烈牺牲,“说一回王小赶驴全忠义,千秋万代姓名香。人人要是都这样,管教日本把国亡”。老舍从抗日战争的始末,说到投身抗战不怕牺牲的百姓,以此呼唤民众投身抗战保家卫国。

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大鼓词里,老舍赞颂抗日军民的抗战实绩。《二期抗战》在回溯“七七事变”,上海、南京战事后,欢呼二期抗战大胜利,记叙了潼关、临沂、济宁之战:在潼关“我军渡过黄河去,抄敌后路各争先,一天杀死敌五百,两天就死整一千”。在,临沂“张庞二将齐下手,一阵杀敌五六千”。在济宁“我军奇勇虎一般,四面包围把敌困”。提出二期抗战不怕打持久战。《王小赶驴》中描写黑驴带部队围剿日寇,“远远看见贼兵队,四面包围心不慌。只杀得贼兵无处躲,只杀得贼兵喊爹娘。只杀得贼兵满地滚,只杀得天暗五日光”。《张忠定计》中张忠决意去杀小日本,他对妻子说道:“杀他一个够了本,杀死三个赚一双。”“我若不归丧了命,烧张纸来哭一场。儿女长大若问爸,就说为国阵上亡。”勾画了张忠为抗战而决心上阵杀敌的慷慨之志。《赞国花》以梅花作为国花大加赞颂。“中华抗战国不老,恰似古梅花满条”,“战士们雪地冰天把血仇报,侠肠义胆建功劳。尽驱倭寇回樱岛,凯旋声里解战袍”,描绘了抗日将士英勇杀敌的场景。《贺新约》提出中华民族原本是抗战前驱,那些不平等条约必须取消,“我中华五年抗战争独立,不惜碎骨血成渠”,“我中华转弱为强非子虚,为和平我们肝脑涂地”,“我们要奋勇反攻无畏无惧,我们要精忠报国不迟不疑”,呈现出中华民族在抗击日寇中形成了国际上的重要影响和声誉。《游击战》中描绘军队抗战的情形:“我们军队有骨气,决不怕死与贪生。飞机大炮全不怕,满腔热血为国倾。”老舍号召民众以游击战的方式打击敌寇:“敌人过去抄后路,得胜全凭巧聪明。敌攻正面我夹打,消息灵通心要精。”《陪都赞》赞赏“兴邦抗战此中心,重庆威名天下闻”,“敌机肆虐,激起义愤。愈炸愈强,绝不灰心”,“众市民随炸随修,楼房日日新。市容美观、街宽房俊,更显出坚决抗战大无畏精神”,“陪都雄立军心奋,精忠报国仰仗诸君”。老舍在大鼓词里生动地描绘军民抗战的决心和实绩,对于抗战胜利抱着必胜的信念。

在抗战时期老舍创作的大鼓词里,还有《新“拴娃娃”》,写刘三姐婚后无子女,他们夫妇俩到收容所领养难童,决心将领养的难童造就成抗战英雄,“有家的要把无家的收领,保难童造英雄抗战必胜”。《文盲自叹》写山东王员外的儿子王老呆,“都只为自幼失学没把圣人拜,只落得惹祸招灾苦难挨”,提出“众同胞识字团结力量大,才能够自力更生否极泰来”。老舍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大鼓词大多与抗日的主题相关,老舍以笔为枪投身抗战,呼唤民众的抗日激情,褒奖抗日的英雄事迹。

在抗战期间,老舍为了创作大鼓词宣传抗日,不仅认真向鼓词艺人学唱鼓词,还认真研究鼓词,努力把握鼓词的规律,努力让他创作的鼓词能为大众所接受。

在谈到大鼓词时,老舍说:“我曾在《大时代》发表过《打小日本》一曲;按说,写大鼓应有完整的故事,与典型的人与事,方能有声有色;可是这篇东西,把日本之所以欺负中国,各地战事的经过,及将来的希望,都给说明。”老舍抗战时期的大鼓词,按照构思类型来分大致为乡民抗敌型、抗战宣告型、抗日赞美型、诙谐幽默型,呈现出老舍大鼓词构思的不同追求。

在老舍抗战时期的大鼓词创作中,乡民抗敌型是比较典型的有人物有故事的鼓词:《王小赶驴》、《张忠定计》分别描写了王小、张忠投身抗战的故事,勾勒了两位乡民的形象。老舍勾画了以赶驴为业的王小的性格:“王小为人最和气,笑容满面起红光。见着熟人忙问好,见着生人叫老乡。不和同行抢生意,不和主顾争短长。”这样一位善良和气孝顺老娘的乡民王小,“为国一死心无恨,强似为奴把国亡”,他慷慨投军,牺牲战场。老舍刻画生在河北大城县的张忠的形象:“宽眉大眼鼻端正,虎臂熊腰性似刚。”“世人不晓田家乐,一家四口乐安康。住的本是乡间里,一年到底做活忙。”闻知日寇侵略逼近家乡,张忠决意迎战日寇保卫家乡,即使牺牲战场为国捐躯,也无所畏惧大义凛然。

在老舍抗战时期的大鼓词创作中,抗战宣告型以义正词严的宣告号召民众投身抗日:《游击战》在控诉日寇烧杀奸淫罪行后,呼唤民众投身游击战,告诉百姓“怎样帮助军队”:“补路修桥利人马,捐衣送袜给伤兵。四面打听贼消息,快快回来报实情。若有汉奸在村里,查得实据送大营。”《打小日本》分四段叙述“小日本居心捣乱大中华立志图强”、“演大操借端生事杀小鬼为国争光”、“各路军齐告奋勇三个月苦守江山”、“长期抗战操必胜各路游击有决心”,号召民众投身抗战,“非把小鬼子打出去”。《二期抗战》在回溯了日寇侵略过程和军民抗敌战绩后,指出“日本就怕打长仗,我们不怕打二年”,“忍苦耐劳为国事,粉身碎骨也心甘”。

在老舍抗战时期的大鼓词创作中,抗日赞美型以赞叹的口吻礼赞抗战功绩:《陪都赞》礼赞兴邦抗战中心陪都重庆,“大地回春,山城气象新”,敌机轰炸,“愈炸愈强,绝不灰心”,“到秋来同庆丰收,谷粮入屯,一番秋雨秋色新”。《赞国花》礼赞“梅是国花品最高”,通过对于国花梅的“论地点”、“论时间”、“论颜色”的赞美,道出“花有品格人有道,中华自古重清高”,指出“中华抗战国不老,恰似古梅花满条”。《贺新约》在指出“抗战兴邦话不虚,五年浴血岂痴愚”后,宣告中国的抗战获得了世界的敬意,英美放弃了旧的不平等条约,强调“我们要奋勇反攻无畏无惧,我们要精忠报国不迟不疑”。

在老舍抗战时期的大鼓词创作中,诙谐幽默型呈现出老舍一贯的幽默风格:《新“拴娃娃”》演绎传统滑稽鼓词求神赐子的《拴娃娃》,讲述“爱讲自由新女性”刘三姐的摩登追求,在结婚前与情人约法三章:婚后不进厨房、行动自由、不要孩子。婚后夫妻产生了矛盾:“一个说饭碗不干净,一个说进得家门脑袋疼。一个说无儿无女非好命,一个说生儿养女九死一生。一个说造就国民责任重,一个说贤妻良母不摩登。”后来夫妇去收容所领养一个难童,决意将他培养成报仇雪耻的小英雄。《文盲自叹》以诙谐的口吻讲述文盲王老呆的故事:父母早逝王老呆15岁成了孤儿,叔叔舅舅找媒婆说媒,说“新姑娘年方十六七岁,貌似天仙窈窕身材”,却娶回了一个“脸丑鼻子又歪”的小寡妇。把寡妇退回娘家,赔偿现洋钱二百。王老呆“一赌气把家产全部拍卖,搬到城里谋生去求财”。王老呆开了间小杂货铺,却被账房先生乱开账而垮台。老舍告诫“王老呆自叹受的本是文盲害,愿我国推行民众教育造就人才”。

老舍在谈到通俗文艺创作时。说创作通俗文学有三难:“不易通俗,不易有趣,与不易悦耳。”老舍在大鼓词的创作中,努力做到通俗、有趣、悦耳,在不同类型的构思中,表达其用大鼓词创作宣传抗日鼓舞民气的企望。老舍在大鼓词创作中,也感受到某些方面的不足,诸如“《张忠定计》不很实在。《打小日本》既无故事,段又太长,恐怕不能演唱,只能当小唱本念念而已”。在抗战时期老舍创作的大鼓词中,抗战宣告型、抗日赞美型因为没有故事,因而缺乏趣味,乡民抗敌型、诙谐幽默型延续了大鼓词通俗有趣的传统,并具有京韵大鼓的雅俗共赏、刚柔并济的风格,为宣传抗战鼓舞民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刘保昌)

猜你喜欢

老舍抗战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我写我的
我写我的
“对话”小伙伴老舍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