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丝织造迈向差异化、功能化、健康化、时尚化
2016-05-25郭春花
郭春花
《长丝织造产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长丝织造产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发展方式,通过创新驱动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把握产品开发以差异化、功能化、健康化、时尚化为主的发展方向,坚持把质量效益、品牌建设、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内需市场潜力、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继续保持长丝织造产业在纺织面料中的竞争优势,为建设纺织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4月28日,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一届六次理事扩大会暨全国化纤面料产品开发年会在长兴召开,《长丝织造产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在会上正式发布。《意见》对长丝织造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长丝织造行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产业发展项目。
进入“十二五”以来,在高速发展的惯性超出市场容量的增速以及不利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我国长丝织造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入了缓增长的新常态。全行业及时转变发展思路,努力适应新常态,在产品开发、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品牌培育、节能减排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行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生产稳步发展,出口优势明显。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纤长丝织物增速表现出前快后缓的趋势。“十一五”末,我国化纤长丝织物年产量刚刚超过300亿米,到2015年,我国化纤长丝织物年产量已达到433亿米,即“十二五”年平均增速为7.62%。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化纤长丝织物出口数量保持稳增长,并在我国纺织织物的出口中表现突出。“十二五”期间,化纤长丝织物出口量在纺织织物出口总量中的比重从2011年的41.35%提升至2015年的42.63%。
产品开发与结构调整卓有成效。“十二五”期间,我国长丝织造行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努力化解不利的市场因素,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优势,在产品开发与结构调整方面苦下功夫,市场布局日趋合理,产业区域有所扩大,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企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完善。
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有所突破。“十二五”以来,我国长丝织造行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多项高新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批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和先进装备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十二五”以来,纺织产业集群得到了稳步健康发展。目前,纺织产业集群试点总数206个,其中长丝织造行业产业集群6个。
品牌培育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加快品牌建设已在长丝织造全行业内形成共识。截至2014年,有13个企业获得中国长丝织造行业“最具市场影响力品牌”,共培育精品生产基地19个,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于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丝织造行业大多数企业位于环境敏感的环太湖地区,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保形势,全行业都在努力化解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着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标准化建设循序渐进。截至2015年底本行业共制订了化纤长丝织物标准18项,包括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9项。已列入计划正在研究起草的标准10项,其中已通过审定正在等待发布标准5项。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规模发展
根据我国长丝织造产业现有规模以及近五年的发展速度和化纤、印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长丝织造产业产量规模要达到510亿米,年均增长3.33%;产品效益明显提升,年均产品利润率5.4%;企业生产效率将大幅提高,产成品库存明显减少 。
到2020年,我国化纤长丝织物出口数量将达到140亿米,年均增长3.85%,逐步缩短与国际市场同类进口产品的价格差,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长丝织物产品国际市场价值。
产品结构
针对当前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象,长丝织造产业要加大产品研发与创新的力度,适当调整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提升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到2020年,规模以上长丝织造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40%,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
技术装备
到2020年,实现非喷水新型织机在行业的应用率占20%。逐步提高电子卷取、电子送经、任意选色、高速稳定、具有智能控制、自动监测、可实现信息化管理等自动化程度高、节能节水低耗的新型喷水织机的应用水平,淘汰低档次的简易喷水织机;提高丝织物CAD技术在多重结构、多层复杂组织、高度仿真织物等产品研发设计中的应用水平,推动织造向程序化、自动化、低成本制造技术方向发展。
努力化解劳动力紧缺的矛盾,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全自动穿经设备,到2020年应用普及率增加至10%,实现在超细旦纤维、多种纤维复合、色织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新型浆丝机、分条整经机和并捻机的普及率提高到15%,降低能源消耗、适应超细旦纤维产品的生产,淘汰落后的整、浆、并设备。
有超过50家企业采用自动织造辅助设备,如自动上轴设备、自动落布设备等,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提高上机效率。
标准建设
全面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力争将“化纤长丝机织物产品分类标准”、“喷水织机废水排放标准”、“化纤长丝织造节水型企业”等长丝织造行业“十三五”重点标准研制项目列入国家标准制订项目。引导企业积极制订高于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到2020年,行业中拥有一批特色产品的企业标准、尝试性制订化纤长丝织物CNTAC团体标准6项、新增行业标准15项、国家标准3项。
品牌培育
在品牌建设方面,要努力实现行业内面料品牌打造,树立至少2~3家自主创新品牌;推荐4家优秀企业作为工信部自主品牌跟踪培育的重点企业;组织评选出20个企业获中国长丝织造行业“最具市场影响力品牌”;培育30~40个精品生产基地企业,引导企业开发特色产品,鼓励企业重视产品研发设计,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力争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丝面料品牌。
可持续发展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节能减排目标满足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约束性指标要求。大力推广已成熟的喷水织机中水回用技术,采用中水回用的产能要达到90%以上。在长丝织造产能基本稳定或稍有增加的情况下,全行业生产污水排放量下降10%,新鲜水取水量下降15%。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争取1~2家企业成为中国纺织生态文明示范企业,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由目前的2家增加到5家。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十三五”期间,要重点防止出现盲目扩张产能的现象,引导行业通过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快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步伐,加大节能减排推广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努力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长丝织造产业。以江苏、浙江和福建为产业基地,着力发展产业中高端产品,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营销水平,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并根据化纤的产业布局,适当向中西部发展。
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为主要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鼓励沿海地区积极承接利用进口资源和技术的重大项目,发展中高端产品,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建设一批区域产业合作的典型集群和示范园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主体功能区战略框架下,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优化行业生产力布局,形成行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促进长丝织造产业健康发展。
调整产品结构,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
针对当前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象,长丝织造行业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产品研发与创新的引导,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压缩低档普通等滞销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力开发差异化、功能化、高仿真类、丝质细密化、提花类、交织类、色织类新产品,稳定提高防寒服装面料和家用纺织品面料,加大户外用品面料、运动服饰面料、产业用面料、职业装面料的开发。紧跟时尚潮流,不断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拓展家纺用和产业用长丝织物的发展空间,积极开拓长丝织物应用新领域,努力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推进产业技术进步
要加快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不断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例,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大幅度降低我国长丝织造产业的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
通过与相关联产业的横向联合,积极推进行业内各项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水平。改变喷水织机的自动化相对落后的现状,提高智能水平,将智能制造转化为智能织造,从而实现行业装备水平的整体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培育自主品牌
通过行业活动引导品牌建设,依托产品创新打造品牌影响力,利用品牌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具体为,组织开展中国长丝织造行业“最具市场影响力品牌”、“ 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精品面料生产基地企业”评选活动,推选优秀自主创新品牌;积极培育优质产品的优势品牌,对依靠技术和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原创设计效益的企业,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加强自主品牌的宣传推广,通过国内外展会、技术交流研讨会、名优精品推荐等形式,扩大重点企业及产品知名度,树立品牌效应,提升产品品牌价值。
加快标准制订步伐,提升行业标准整体水平
继续完善化纤长丝织物标准体系,积极融入新组建的中纺联(CNTAC)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争尽快成立“化纤长丝织物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在“十三五”期间,在抓紧完成原有标准制订计划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调查研究,与时俱进,每年根据行业实际情况,积极申报标准项目,优先解决行业急需的标准。针对本行业新产品较多的突出特点,对一些急需制订行业标准的新产品及时列入CNTAC团体标准制订计划项目,尝试性开展团体标准项目的制订。在“十三五”期间力求做到新立项标准的制订周期控制在2年以内,现有老标准的标龄控制在5年以内,稳步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做到行业内主要产品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全覆盖。
倡导绿色环保生产,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保形势,要动员全行业的力量,着力推动长丝织造产业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化解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加大推广“喷水织机废水回用技术”、“喷气织机空压系统能源优化”、“车间照明LED节能日光灯”和“智能信息化管控系统”等一系列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力度。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环保生产,在行业内树立中国纺织生态文明示范企业先进典型。有针对性地推广长兴县夹浦镇喷水织造企业污水治理模式,对相对集中的中小型喷水织造企业由政府出资建立统一的喷水织机生产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系统,彻底解决中小型喷水织造企业污水乱排乱放的问题。
组织技能竞赛,注重人才培养
做好《化纤长丝织造操作技术指南》的出版发行,组织全行业的技术岗位培训和技能竞赛,在注重对高级人才的培养时更应该重视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提倡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定向培养。目前人员流动问题是企业在面临内部员工管理时遇到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企业应该看到社会在发展,新一代工人对就业选择有着更高的要求,简单重复性劳动,缺少职业规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摒弃。因此,在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与职业培养,在企业生产发展的同时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加强国际交流
强化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以及近年来在印度等地快速发展的化纤长丝织造业的信息技术设备交流。组织国际服装家纺等采购商与国内化纤织造企业的面料对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