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里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册)》第二首《空弦》

2016-05-25彭晶亮

歌剧 2016年1期

彭晶亮

内容提要:乔治里盖蒂是当代先锋派音乐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85年创作完成的《钢琴练习曲(第一册)》极富现代音乐特征。本文以里盖蒂的《钢琴练习曲》第二首《空弦》为研究对象,从音高结构、节奏组织以及曲式构架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究。

关键词:里盖蒂、钢琴练习曲、《空弦》

乔治·里盖蒂(Gyorgy Ligeti,1923-2006)是奥地利籍匈牙利作曲家,当代先锋派音乐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的“微复调”理论被很多作曲家广泛运用在各种现代音乐作品中。“微复调”的基本特征,是用密集的音程和微对比的节奏排列成浓厚密集的复调结构,创造整体声音音色的表现作用。在他的作品《大气》中,就是运用了“微复调”技法,在大编制乐队的配器中,基本上是一件乐器演奏一个独立的声部,在乐队最密集的地方,细分至64个声部,实现前所未有的宏大音响效果。在他的一生中,里盖蒂创作了各种体裁和各种风格的大量作品,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幻象》《大气》《交响诗篇》《永恒之光》《钢琴练习曲》等。其中,里盖蒂从1985年至2001年期间创作了三册具有极高难度的《钢琴练习曲》,1985年创作完成的《钢琴练习曲(第一册)》最为著名,这部作品极富现代音乐特征,并于1986年荣获了格文美尔奖。

里盖蒂一直以来钻研肖邦、李斯特、德彪西、拉威尔、梅西安等作曲家的音乐,同时对爵士音乐和非洲音乐也很感兴趣。他在创作《钢琴练习曲》时就曾受这些方面的影响。例如,在第五首练习曲《彩虹》中,就运用了爵士音乐的典型切分节奏;在第二首练习曲《空弦》中,里盖蒂借鉴了德彪西惯用的音程写作方法和节奏处理手段。但是,里盖蒂评价自己的作品既不是爵士音乐,也不是肖邦和德彪西式的音乐。事实上,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风格。以他的《钢琴练习曲》第二首《空弦》为例,从标题上看,该练习曲的创作受到了提琴五度关系定弦的影响。而仔细分析作品后,可以发现五度音程正是全曲核心的音高组织材料。同时,节奏的不断交错也是其显著特色之一。

一、音高结构

1.《空弦》中纯五度音高的呈现方式

在里盖蒂第二首练习曲《空弦》中,全曲的音高关系都建立在纯五度基础上,其纯五度音高的呈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1)移位型。在第一小节上声部的倒数第二个音至第二小节第四个音为止的这组音,分别是,以两个音为一组形成纯五度关系,其后的音为第一组音的移位形式(见例1)。在第九小节上声部中,是这种形式的倒影形式,音高分别是。这种移位形式,向上或向下小二度、大二度,没有明显规律。

(2)连续型。即音高连续五度进行。在第四小节上声部的第二个音至第六个音为止的这组音,分别是c1-g1-d2-a1-e2,音高呈连续的五度向上进行。而在整个第一部分中的下声部,音高以七个音为一组,呈连续五度向下进行的态势(见例2),进入第二部分前,音组数有所改变,但音高仍是连续五度向下进行。

(3)叠加型。纯五度的音高贯穿于整首作品的始终,其呈现方式除以上几种横向发展方式外,还有纵向结合的形式,即音程与三个音的五度叠加。在第11小节的末尾,首次出现的附点节奏型,也是首次加入双音的形式,这正是纯五度叠加的音程(见例3)。在整个作品中,所有的音程均是纯五度的叠加形式。随着节奏的不断复杂,纯五度叠置的音程,在第二十五小节中逐渐变为三个音叠置(见例3),这三个音分别由两个纯五度叠置形成,构成类似于和弦的形式。

2.《空弦》中的重音记号与音集集合

在《空弦》中,每一个音组的第一个音都标有重音记号,音组之间的这些重音构成一个横向的音列,这也是音高表现的一个方面。在第一至十三小节的下声部旋律中,标有重音记号的音,以非严格的半音关系,构成了一个十二音音列(见例4),并且是以音集集合的形式创作而成。音集集合是20世纪音乐理论中的新概念,这个术语和概念最早是由弥尔顿·巴比特提出的,后来由艾伦·福特在《无调性音乐的结构》一书中加以系统化,音级集合是将具体音高置换成整数,即0代表C、1代表#C、2代表D,以此类推,11代表B,并以逗号将这些整数隔开排列在方括号之内。例如、B、C、#C的音高,便可以标记成[0,1,2,3]这样的形式。

例4:

在《空弦》第一部分下声部的重音中,前四小节的四个重音分别为B、B、C、#C(见上例),这正好构成了[O,1,2,3]的音集集合,集合名称为4-1(12),音程向量是321000。其后的音以每三个音为一组,重音分别是(见上例),这恰好构成了集合名称为3—1( 12)的音集集合形式,音级为[O,1,2],音程向量是210000。3-1集合正好是4-1集合的子集,那么4-1集合便是3-1集合的母集。子集是指对于A和B两个集合来说,而且仅当B的每个元素都是A的一个元素时,B便是A的子集,即3—1便是4-1的子集。

由此可见,在第二首练习曲《空弦》中,纯五度音高的结合方式是全曲的核心,另外音级集合的创作形式也是音高表现的一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严谨态度与杰出才华。

二、节奏组织

在这首练习曲中,节奏组织以先后顺序出现,并且越来越密集,尤其在最后一部分体现得更是明显。这仿佛是借鉴了卡特“节奏转调”的理论,即通过前后时值的转换,使节奏逐渐演化,自然地实现从一种节奏到另一种节奏的变化。这种节奏的逐渐密集使得我们从音响上可以明显感觉到速度在逐渐加快。其节奏的呈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八分音符。用连续八分音符构成的分组,每一组的第一个音标有重音记号,纵观全曲,有四音组、五音组、六音组、七音组、八音组、九音组、十音组、十三音组,共八种“音数”组合形式。

2.附点八分音符。在第11小节的末尾,首次出现新的节奏型,即两个八分附点音符的结合,这在传统的作品中是极少使用的。这种节奏使我们想起了20世纪法国著名作曲家梅西安的节奏理论。梅西安以摆脱节拍和小节线的束缚,创造出无节拍的节奏体系,即所谓“无理数节奏值组合”,例:。里盖蒂所用的这种两个八分附点音符结合的节奏型,在梅西安的作品《七俳句》(1962年)中同样可以见到。

3.八分音符三连音。在作品的第12小节,上声部出现了八分音符三连音的节奏,下声部仍保持着连续八分音符的律动,由此形成“三对二”的节奏形式。

4.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在到达作品的第21小节,节奏出现了新的变化,上声部的节奏由原来的八分音符三连音转换为十六分音符三连音,下声部仍是连续八分音符。直到第22小节,下声部由八分音符转换成八分音符三连音。节奏日趋紧密,对位也逐渐复杂。

5.十六分音符。随着节奏的不断复杂,音响也不断增强,作品在第26小节达到高潮。下声部的节奏也转变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型,由此与上声部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又形成“三对二”的节奏对位。

6.三十二分音符。随着渐强的增长,作品逐渐接近尾声,节奏也逐渐加快,到达第29小节,上声部节奏变为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组织。下声部则从连续的八分音符逐渐变为八分音符三连音、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直到第三十二小节末尾,接替上声部的连续进行的三十二分音符。

可见,里盖蒂在节奏组织方面进行了精密的安排,节奏由八分音符开始,接着附点八分音符、八分音符三连音、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十六分音符,最后到三十二分音符,由简到繁、由疏到密,速度逐渐加快,使得作品获得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三、作品结构

第二首练习曲《空弦》,我们可以把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划分为并列三部曲式,即A-B-C的关系。

A部分(1-11小节)是作品的呈示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节奏使用连续的八分音符进行。上声部用连续八分音符构成的音组数具有不确定性,在到达第11小节第五音时即结束第一部分;下声部以七个八分音符为一组,在进入作品的中部之前,有所变化。并且下声部的旋律没有在上声部结束时停住,而是继续以连续的八分音符律动进行,到达第13小节第六音时,下声部旋律才结束。由此上、下声部形成节拍交错进行。

B部分(11-26小节)是作品的中部。上声部由第11小节末尾的两个八分音符附点的结合开始,此节奏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接着出现八分音符三连音的节奏型;下声部从第13小节末尾相同的节奏开始,与上声部构成模仿关系。由于上、下声部的进入时间错开,因此在这—部分中,节奏始终处于交错状态,不断形成有“三对二”、“二对三”、三连音交错对位等种种变化形式。随着节奏的不断复杂,音响的逐渐加强,作品在第26小节达到全曲高潮。

C部分(26-39小节)是作品的对比段落。旋律从下声部开始,前三个音是主题的倒影形式,力度极弱,与高潮形成鲜明的对比,节奏像是第二部分的延续。在这一部分中,节奏越来越紧密,由十六分音符三连音逐渐变成三十二分音符。从第33小节开始,随着上声部节奏的舒缓进行,下声部节奏也逐渐放缓,由三十二分音符变为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再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三连音、八分音符,最后在全曲唯一的一个二分音符力度逐渐消失的情况下结束。

结语

乔治·里盖蒂作为当代先锋派音乐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对于20世纪末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荣获了格文美尔奖的第一册《钢琴练习曲》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在创作技术上的创新与探索,尤其在音高结构和节奏组织等方面。笔者认为,第二首练习曲《空弦》是第一册《钢琴练习曲》中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它以独特的创作形式与作曲技巧奠定了作者在20世纪无可取代的艺术地位,该曲新颖的音高结构布局、周密的节奏安排、自由的旋律写作都体现了里盖蒂独特的创作风格与杰出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