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程《软包装技术》教改初探*

2016-05-25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软包装教改教学内容

向 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传播工程系, 广东广州 510300)



高职课程《软包装技术》教改初探*

向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传播工程系, 广东广州 510300)

摘要:《软包装技术》是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角度,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考核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总结。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软包装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打好软包装技术的基础,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软包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改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在包装领域,全球软包装市场销售额于2008年达到583亿美元[1];2011年达到706亿美元,自2006年至2011年间,全球软包装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左右,而中国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则一直保持在12%左右[2];2015年全球软包装市场销售额约917亿美元,根据权威预测,2020年将达1140亿美元,年均增长4.4%[3]。软包装市场在过去的10年一直高速地发展,在包装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还将在未来5年保持高速的发展趋势,社会需要大量具有软包装技术基础的包装专业人才[4-6]。

在这种背景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2011年2月在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成人大专班尝试开设《软包装技术》课程后,于2011年9月正式在2009级的普招学生中正式开设,是包装技术与设计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物流方向/防伪方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迄今有关软包装方面的论文相当多,以“软包装”为关键词做主题搜索,在中国知网可以搜索到三千多篇相关论文,但涉及软包装教学的相当少[7,8],笔者自2011年2月一直担任该课程的主讲老师,现结合课堂和实训教学中的切身感受,总结近5年的教学经历,浅谈对该课程教改的几点研究。

1理论教学

1.1持续优化教学内容

1.1.1教材选择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需要慎重选择。随着笔者走访企业、与在学、毕业学生交流及不断的教学总结,在保持教学内容的持续优化的基础上,笔者摸着石头过河,对软包装课程的教材选取进行了相应调整。

虽然近年来软包装在中国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但鉴于软包装在中国发展的时间才三十余年[5],市面上有关软包装技术方面的书籍并不多。开课的最初即2011年,没有高职高专的教材可供使用,考虑到高职教育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基于后期课程有《包装印刷》和《包装材料检测》,我们选用了江谷的《软包装材料及复合技术》,将教学内容主要确定在软包装材料和复合技术两个方面。在使用了两届后,2012年4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4位09级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同学参与了调查。其中,有10位同学“目前在软包装生产企业或曾经在软包装生产企业工作”。这10位同学中:

“您觉得《软包装加工技术》理论及实训课的学习内容,与您在软包装生产企业实习”

A 非常相关 / 7人

B 比较相关 / 2人 实习岗位:产品设计

C 相关度不大 / 1人 实习岗位:平面设计

“根据您在软包装生产企业实习的经验,您认为应届大学生如果想从事软包装行业需要好好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多选题)”

A 各种薄膜的名称、结构、特性及性能指标 / 9人

B 薄膜的吹塑生产工艺 / 3人

C 印刷/复合/分切/制袋/等工艺 / 4人

D 其他 / 2人 (公司产品及行业发展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初期教学内容的选择大体上是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的,但需要做一些补充:比如薄膜的吹塑生产工艺、印刷、分切、制袋等工艺及一些行业知识。结合企业走访的实际:大中型的软包装企业确实基本都有自己的吹膜部来生产所需的常用塑料薄膜,且主要以聚乙烯为主;软包装企业生产工艺包括印刷、复合、分切、制袋四大工艺。因此,在2010级的教学中,采用了含有薄膜吹塑生产工艺、对材料的介绍更加详实的《软包装薄膜材料与应用》(伍秋涛)和综合了软包装结构设计/印刷/分切/制袋及复合工艺的笔者自编校本教材《软包装加工技术补充教材》,主要讲述软包装基础知识、常用软包装材料(讲述聚乙烯薄膜时加入薄膜吹塑生产工艺)、软包装结构设计、软包装印刷工艺、软包装复合工艺、软包装分切和软包装制袋工艺。2010级学生去软包装企业参观学习时,这种教学内容设计获得了企业技术经理的好评,认为经过这样的教学后,学生在企业基本可以跳过初期岗位培训,能快速适应软包装企业的技术工作。

在2011级的教学中,按照学校的政策,不可增加学生负担使用两本教材、优先使用高职高专教材,2012年7月出版的《软包装生产技术》被选为教材使用。该书主编赵素芬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该学院有软包装方向,开设了软包装材料分析与选用、塑料配制、吹膜生产技术、双向拉伸与流延膜生产技术、软包装印刷与控制、软包装质量检测等课程作为软包装生产技术的系统课程,因此该书侧重生产轻材料,材料的介绍相当少。

如前所述,软包装材料方面的内容已经受到学生好评、企业肯定,是本课程不可缺少的精华内容。因此,软包装材料部分的教材选择以历经4届综合了多本软包装材料出版物的PPT课件为主、《软包装薄膜材料与应用》中吹膜部分章节的复印件为辅,软包装结构设计/印刷/复合/分切/制袋工艺部分以《软包装生产技术》为主。这种形式多样、重点突出且互为补充的教材体系自11级尝试成功后即固定使用,目标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软包装行业的大门,并奠定在软包装行业前行的坚实基础。立足本课程,学生可进行以软包装产品设计、采购、销售、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印刷、复合、分切和制袋等多个岗位群为职业开端的选择。

1.1.2重视第一堂课

在第一堂课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这需要在第一堂课中,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软包装的重要性。

笔者从包装和软包装的定义入手,以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根据定义去寻找生活中的软包装,让他们认识到软包装其实就在身边,是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接触的包装形式,这样就让软包装在学生的眼中鲜活起来,不仅仅是书上的几句理论描述。

其次,讲述软包装的发展现状[9],特别是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对比,用数据说话,给学生“软包装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快速发展,在中国发展速度很快,但和国外比,规模还比较小,在中国,软包装行业是朝阳行业”的行业印象;另外软包装主要应用领域是食品、药品包装,即使在金融危机其间,软包装的发展都不会停下来,因为人要吃、病要治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软包装技术的意义,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再根据材料、包装形式、生产工艺和功能,对软包装进行多角度的分类;介绍软包装所在产业链、软包装企业组织架构图(图1,左)和生产流程(图1,右)。

图1 软包装软包装企业组织架构图(左)和生产流程图(右)

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软包装,从而引出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1]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PPT);

[2]软包装材料(PPT,重点内容);

[3]复合软包装材料的结构设计(PPT,重点内容);

[4]印刷工艺(教材和PPT);

[5]复合工艺(教材和PPT,重点内容);

[6]分切与制袋工艺(教材和PPT)。

特别是要点出所学内容可适用软包装企业除图1中红色字体岗位外所有岗位,给学生一个比较开阔的职业前景,让其意识到现在所学是为了将来的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1.3明确课程主线,展开项目教学

《软包装技术》内容主要按照软包装企业生产流程进行展开。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突出项目驱动,以三个项目为载体,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项目群,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突出项目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完整性。

塑料薄膜是软包装材料的主力军[10,11],所以在项目一“软包装材料”中,主要介绍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塑料薄膜,并介绍了阻隔性及装饰性合一的镀铝塑料膜、阻隔性达到完美的铝箔。虽然纸也是常用的软包装材料,可是在前期课程《包装材料》中,已经有大量篇幅的教学内容涉及,本课程不做重复学习。因《包装材料》课程对塑料薄膜仅有初略提及,项目一的目标是深入学习各种常用塑料软包装材料,掌握各种材料的中英文名称、缩写和结构式;掌握最显著特点(优缺点);了解塑膜的吹膜、压延和双向拉伸制备工艺;掌握主要应用,熟知一些典型实例,理解“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决定应用”,为后期课程做知识准备。

学完各种常用材料后,进行项目二“复合软包装材料的结构设计”的学习。按照设计步骤,根据包装对象的要求,考虑各种设计因素,通过酸辣酱、排骨、薯片、凤爪、饼干的包装袋等典型案例,学习按照软包装各层材料的要求,遵循设计步骤,合理选用薄膜材料进行软包装材料的结构设计。

完成复合软包装材料设计后,需要进行生产,将设计实践为产品,因此进入项目三“印刷-复合-分切-制袋”四大生产工艺的学习。本项目的重点是复合工艺的学习,要求掌握各种复合工艺的定义、工艺流程和工艺示意图;理解黏合机理;了解常用黏合剂;理解工艺指标和生产控制要点;了解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

因笔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在油墨/涂料中的应用,目前开展的课题致力于研发环保型软包装用油墨,在项目三的教学中,最具特色的教学内容是结合笔者的科研项目进行拓展教学:在介绍印刷材料油墨的部分中,引入笔者对软包装用油墨的一些前沿研究总结、市场调查结果和项目组的部分科研成果[12-15],这些新鲜的、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对行业的了解,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1.2教学方法和手段

1.2.1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课程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日益没有市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课程逐渐成为师生都热爱的教学模式。在《软包装技术》课程中,笔者设计了市场调查和课内小实验作为体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其在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和分工合作等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软包装市场调查。 在第一堂课初步介绍软包装后,即布置课外作业“通过调查超市,士多,商店,上网查询等方式,按照软包装形式分类举实例,分组讨论与总结各种软包装在市场占有情况,并由此阐明学习软包装的重要性”,要求“每组派一位代表撰写PPT并上台用5分钟陈述调查结果;未上台陈述的同学每人在作业本上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手写,1000字以上)”。这样要求每位同学通过实际调查后,利用所得数据,通过图表的形式来阐述软包装的各种形式在市场的占有情况。连续5届的教学表明,这种在第一堂课后即让学生亲自去市场上调查软包装的方式,可让学生迅速接触到软包装实例,给学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软包装学习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软包装课程的关注度和兴趣,给本课程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

(2)燃烧实验。燃烧法是一种简单的塑料薄膜鉴别方式。将小片薄膜用火点燃,观察其各种变化,可根据不同现象辨别塑料种类。课程时间有限,本课程选用PE/PVDC开展了课堂小实验,均在介绍相应的塑料薄膜基本特征后,当次课程的最后十分钟进行,取用市售两种薄膜,以普通打火机为火源,观察其燃烧现象(燃烧容易程度、火焰颜色、燃烧产生的气味和燃烧后塑料形态),发现两种薄膜的燃烧截然不同,从视觉、嗅觉上让学生能够体验这两种塑料薄膜的精准鉴别,留下深刻的印象。

(3)自选复合软包装结构设计。通过学习复合软包装结构设计课程,笔者布置了“以组为单位,各自选取一种食品作为包装对象,在10分钟内为其设计一款复合软包装结构”的课堂作业,且要求“各组选一位代表上台陈述,按照我课堂讲述的案例格式,每组约3分钟的陈述时间;已经上过讲台代表小组陈述的同学,此次就让贤组内其他同学;随机抽取上台顺序,若所讲内容是之前小组讲过案例,则只有一半分数”。通过这种方式,极大的调动各小组成员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应用新鲜热辣的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是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是一种应用和深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讨论期间巡查,指导交流,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而且所定的规则迫使学生不仅组内要协调沟通,还要组间协调沟通,极大促进了学生间对于所学知识的交流和理解,让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打破学习个人化,提高团队意识,有助于形成职场需要的合作意识。各小组讲完案例后,教师即刻进行现场点评,总结,帮助学生理清要点,规避失误。

1.2.2多媒体教学

课程均在多媒体教室完成,课件尽量采用图片或实物来说明(比如多种规格的塑料薄膜、不同产品的软包装复合袋等),部分设备(吹膜装置、印刷机、复合机、分切机和制袋机等)及工艺(印刷工艺、复合工艺、分切工艺和制袋工艺)介绍不仅提供照片,还提供视频作为教学素材。这样不仅节约板书时间,还可将静态的内容变为动态的内容,平面的变为立体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由于图片、实物和视频均来源于企业,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使学生对企业实际设备和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环境,较好的开展工作。

1.2.3网络平台教育

借助于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软包装技术》的网络课程建设。将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可见、试题库、参考书、相关视频和相关资料链接网址等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在课程教学期间,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网络平台教育作为课堂外的教学资源补充,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助于师生更加通畅的交流和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消化课堂未弄懂的内容。

1.3考核方式

考试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手段,是对学习成效的检测。本课程建立全面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估,立足态度,以课内外的表现为基础,力求公平公正合理。

考核形式: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成绩:平时考勤+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三次作业

结果评价成绩:期末闭卷笔试成绩(百分制)

总评成绩=过程评价(40%)+结果评价(60%)

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构成比例为:平时考勤(5%)+课堂积极回答问题(5%)+三次作业(每次10%)+期末闭卷笔试成绩(60%)。

2实践教学

软包装技术是一门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应用课程。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开展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课程主要包括三种实践形式。

鉴于本校在软包装实训设备和场地的缺乏,参观相关软包装生产企业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参观中,组织在所参观企业就业的往届毕业生与学生座谈,交流学习和工作心得,通过师兄师姐的榜样,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组织企业技术人员介绍软包装企业的基础培训,因为该培训的主要内容已经在课堂的理论教学完成,既是复习也是验证课堂教学的“接地气”程度;少量内容是结合设备和工艺的实际操作内容,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使其不要满足于课堂所学,课堂所展示的只是软包装技术的基础,他们只是走入了软包装的大门,还有更多学要深造的地方;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带领学生去一线参观,使学生了解真正的生产过程,在参观中把理论学习的知识和实际的工业化体系联系在一起。

邀请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来校开办讲座,现场提供企业实际产品,以案例的方式,从“复合软包装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印刷-复合-分切-制袋”四大工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两个方面,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和补充,给学生以初步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处理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对软包装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被安排到有关企业实习。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在车间详细的了解整个工艺流程,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操作,2009级有位同学在仅半年的顶岗实习完成后,因掌握了复合机的各项操作,被企业提拔为代理机长。

3总结

据报道,2013—2019年期间全球软包装需求市场价值将以4.4%的年复合增长率上涨,至2019年将达991亿美元[16]。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具有软包装技术基础的包装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而且,软包装技术的发展也非常快,要求老师也要注意收集技术前沿的信息,深入企业交流,积极与毕业生保持联系,积累适合教学的资料,总结一套适应本校包装设计与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编写一本适合本校情况的《软包装技术》教材,为国家培养更多软包装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洋. 2008年全球软包装市场销售额达到583亿美元[J]. 印刷技术, 2009(05):8.

[2]马兰. 2011年全球软包装市场销售额达到706亿美元[J]. 印刷技术, 2012(10):5.

[3]佚名. 2015年全球消费软包装市场规模约917亿美元[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5(06):68.

[4]本刊编辑部. 管窥软包装市场:充满生机与活力[J]. 今日印刷, 2014(06):8.

[5]朱慧. 化妆品对软包装的需求及应用趋势[J]. 印刷技术, 2015(24):32-34.

[6]佚名. 五大因素推动我国软包装市场发展[J]. 中国包装, 2016(01):45-47.

[7]陈昌杰. 深受学员欢迎的培训班——第二届塑料软包装培训班[J]. 塑料包装, 2004, 14(3):42.

[8]赵郁聪, 陈满儒, 巩桂芬,等. 以课程建设促进包装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09):131-132.

[9]佚名. 软包装技术发展概况[J]. 广东印刷, 2011(02):33-34.

[10]李洋. 2009年全球BOPP薄膜需求量达到547万吨[J]. 印刷技术, 2011(04):6.

[11]佚名. 塑料软包装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包装品种之一[J]. 中国包装工业, 2014(05):23.

[12]向华, 唐晖然, 欧建志,等. 用于食品软包装的塑料凹版印刷油墨的研制[J]. 包装工程, 2013, 34(9):95-98.

[13]向华, 唐晖然, 欧建志,等. 醇溶性聚氨酯凹印油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3, 20(1):43-47.

[14]向华, 唐晖然, 欧建志.一种酒精可溶解聚氨酯树脂复合油墨及其制造方法:中国,103113787A[P]. 2013-05-22.

[15]向华. 一种新型荧光材料所制凹版表印荧光防伪油墨:中国, 201400869977[P]. 2014-10-08.

[16]佚名. 全球软包装市场将以4.4%复合年增长率上涨[J]. 网印工业, 2014(12):58.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 “Soft Packing Technology”

XIANG Hua

(Department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300, China)

Abstract:“Soft Pack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major course of the Technology and Design of Packing major. This paper reported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from the re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angels of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It aims to arous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to study “Soft Packing Technology” course, prepare well for the soft packing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problem-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soft packing;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50(2016)01-0048-06

作者简介:向华(1976—),女,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2014A030313692);惠州市产学研结合项目(2014B05001302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项目(1A20601; 2A10505;1A20201)

收稿日期:2015-12-26

猜你喜欢

软包装教改教学内容
凹印软包装行业VOCs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从河北涿鹿教改到高职会计教改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措施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4年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15个新兴软包装市场产值合计接近180亿美元
美国软包装市场继续增长2013年销售额达到27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