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合格率中的应用
2016-05-24张琢玉潘楚梅汤昌连赵自强黄丽荷
张琢玉 潘楚梅 汤昌连 赵自强 黄丽荷
518020 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专科护理·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合格率中的应用
张琢玉潘楚梅汤昌连赵自强黄丽荷
518020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内科病房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合格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解析心内科病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低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评估实施效果。结果:活动后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宣教率达100%;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由84.85%提高到9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22.80%;糖尿病问卷答题正确率由68.80%提高到9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圈能力评分由(15.02±6.71)分提高到(21.3±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心内科病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提高了心内科护士综合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糖尿病;知晓率;心内科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7.013
《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3》发布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中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1]。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可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2]。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为心血管专科医院,相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的高患病率而言,心血管专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一直是弱项,相应的作为衡量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指标之一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低,为改变这一现状,我科于2015年1~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期提高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率,并取得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014年5~10月在我科住院的6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活动前组;2015年1~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选择在我科住院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活动后组。纳入标准:(1)院外已确诊糖尿病患者。(2)病情稳定,能配合调查。(3)能读写中文,无认知障碍,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1)初诊糖尿病患者。(2)病情危重,不能配合调查者。(3)存在认知、沟通障碍者。活动前组患者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45岁6例,45~65岁35例,>65岁25例;已婚62例,未婚1例,离异或丧偶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5例,中学30例,大专及以上21例;糖尿病病程<1年2例,1~5年13例,>5年51例。活动后组患者中男52例,女24例;年龄<45岁6例,45~65岁38例, >65岁32例;已婚70例,未婚1例,离异或丧偶5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8例,中学33例,大专及以上25例; 糖尿病病程<1年3例,1~5年15例,>5年5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本次活动由科室护士自发组织,采取民主评议与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推选护理组长担任圈长,护士长为辅导员,圈员10名,年龄22~47岁。其中硕士1名,本科6名,专科3名。QCC活动按PDCA步骤进行,1~2月份计划阶段,每周1次圈会,确定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甘特图,展开现状调查,设定改进目标,解析原因,拟定对策;3~6月实施阶段,每周1次圈会,组织实施,针对实施情况进行效果检查,不断改进;7月份活动总结,效果确认,发布活动成果,制定标准化作业书。
1.2.2确定活动主题采用团体计分法对“提高心内科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降低高危药外渗发生率”“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等6项主题进行上级政策、参与度、重要性、迫切性及圈能力的评价,最终选定“提高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合格率”作为本次活动主题。通过智力激励法确定本次活动圈名为“糖糖圈”,设计的圈徽图案意喻通过护士的健康宣教,让患者获得更多的糖尿病知识,心脏更健康。
1.2.3调查分析为了深入了解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情况,我科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糖尿病问卷,每份问卷17道题目,回答正确60%(11道题)为合格。该问卷使用前请5名专家做了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的测定,内容效度指数为0.91,Cronbach′s α指数为0.83。2014年5~10月对心内科糖尿病患者发放糖尿病调查问卷66份,收回66份。结果显示,56例合格,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为84.85%。活动前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结果见表1。
1.2.4原因解析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并以鱼骨分析法、评价法罗列出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低的原因分别为:(1)人的因素。护士积极性不高,培训不足,人手不足,知识老化,思想不重视,能力有限;患者知识缺乏,丧失信心,不重视,对糖尿病危害性认识不足,依从性差,接受宣教能力差;医师只关注治疗不重视宣教。(2)物的因素。宣教资料不全,资料内容陈旧,资料更新慢。(3)环的因素。专科医院缺乏糖尿病管理经验,未把好入院关,未从入院时即将糖尿病患者筛选出来进行规范宣教,未把好患者饮食关,未对患者活动进行有效干预,宣教不到位,人员紧张,疏于管理。(4)法的因素。相关指引不健全,宣教制度不健全,未规范宣教内容,宣教方法单一(口头),宣教时机不当,宣教针对性不强未体现个体差异,未对宣教效果进行评估。全体护士针对以上原因,逐条依据其重要性进行打分,分别是重要5分,一般3分,不重要1分,得分最高之前10项为要因。采用团体计票方法,针对要因进行投票,统计票数,累计百分率,绘制真因验证柏拉图[3],根据柏拉图分析,确认真因为培训不足(22%),知识缺乏(20%),宣教资料不全(18%),相关指引不健全(18%),将真因作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根据公式计算本次活动改善目标值为92.91%,即目标值=现况值 +(改善值×改善重点×圈能力)=84.85+(15.2×0.78×0.68)=92.91%。
表1 2014年5~10月份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2.5对策制定与实施全体成员针对上述真因,根据六何分析法[4]5W1H原则,即谁来做(who),做什么(what),何时做(when),在何处做(where),为什么要做(why),怎么做(how),详细拟定对策,经过脑力激荡,就圈能力、可行性、经济性[5]进行评价,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对策,报护理部审定实施。
1.2.5.1针对“护士培训不足”拟定对策落实护士相关培训工作,提高护士专科知识,增强责任心。目标:培训后护士品管圈知识与糖尿病相关专业知识全员达标。对策实施:科室先后选派4名护理骨干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专项培训共计10次,护理部先后请4位专家来院进行专题讲座共计6次,科室先后组织8次专项护理业务学习,培训内容包括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品管圈知识、糖尿病专科知识。品管圈知识的培训包括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意义、如何开展、各种图表的应用等,糖尿病专科知识涉及糖尿病护理指引、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糖尿病健康宣教卡使用方法、千卡食谱计算方法、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使用方法等。培训结束后考核,人人过关。
1.2.5.2针对“患者知识缺乏”拟定对策健全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制度,分组管理,责任到人,评估教育效果,提高依从性。对策实施:将患者实行分组式管理,将科室现有护士分为3个小组,每组1个小组长,每个小组的护士对自己分管的患者实施糖尿病筛查三步骤:所有住院患者询问糖尿病史;所有患者测随机血糖;血糖异常做OGTT实验。如有糖尿病,评估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血糖体重达标情况,生活习惯(饮食、活动、烟酒嗜好),结合患者接受能力,重视程度、心理状况、依从性,实施标准化教育,个体化教育。患者宣教内容包括:(1)糖尿病基础知识。(2)血糖控制目标。(3)用药常识。(4)运动疗法。(5)饮食治疗。计算标准体重,判断患者体型;根据患者体型,劳力强度,血糖控制情况计算千卡热量选择千卡食谱。(6)基本护理技能。血糖监测方法,降糖药口服时机,胰岛素注射法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采取小组教育与随机现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小组集中教育普及相关知识,利用晨晚间护理、做治疗、巡视病房的时间,了解患者服药情况,饮食、活动、休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患者知识薄弱点进行强化教育,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
1.2.5.3针对“科室宣教资料不全”拟定对策针对科室糖尿病宣教资料欠缺部分予以补充,以满足临床需求及患者需求,提高宣教效果。对策实施:发动责任护士,利用各种资源、途径收集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册、宣传图片,筛选出适用的提供给健教科制作,不断丰富科室储备;利用病区走廊的健教栏宣传糖尿病有关知识,增加患者及家属的认知程度与重视程度;为弥补公益宣教资料对患者指导缺乏针对性及实用性不强的缺陷,在专家指导下,制作本科室糖尿病宣教卡,分发给糖尿病患者。
1.2.5.4针对“相关指引不健全”拟定对策完善科室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引,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制度、指引,认真落实相关工作,并进行质控。对策实施:查阅文献,结合糖尿病知识最新进展,及时更新科室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引,规范科室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内容及宣教制度,并进行全员培训。在此基础上,将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作为科室专科护理指标,小组长把控,圈长评估,每周点评,每月统计,持续改进。
1.3评价指标
1.3.1有形成果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合格率进行比较,评估实施效果。
1.3.2无形成果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科室护士的责任心、品管手法、宣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成就感6个项目的自我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每个项目得分范围均为0~5分,总分30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有形成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糖尿病知识考核达标率100%,科室对新住院患者进行糖尿病筛选率100%,护士对科室糖尿病患者宣教率达100%。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122.80%,达成预期目标。干预前答题正确率68.80%,干预后答题正确率91.02%。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例(%)
2.2无形成果(表3)
表3 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能力评分比较(分,±s)
3讨论
3.1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普遍偏低糖尿病的糖代谢与脂质代谢异常不仅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的重要因素,也与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的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降糖药物的应用、健康教育及自我监测5个方面,坚持综合治疗,不仅可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不乐观[6]。本次活动采集的数据均源自院前已确诊糖尿病患者,结果亦显示,患者不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低(84.85%),而且答题正确率也低(68.80%),约50%以上的患者不知道降糖药的服药时间、不知道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不知道2型糖尿病的治疗首先应采取的措施、不知道糖尿病患者适宜的运动、不知道糖尿病的危害,他们在确诊糖尿病后,没有得到医务人员有效的指导,因而自我护理能力差,没有严格按要求按规定时间服用降糖药,没有很好地进行饮食控制与规律运动,以致血糖控制不理想,心血管疾病症状反复发作。这些结果提示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知识缺陷与自我护理能力不足现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个体化干预,以达到防控目的。
3.2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QCC活动是自发组织的,应用多种品质管理工具,遵循PDCA程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国内许多文献报道,认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7]。本研究结果亦表明,将QCC活动应用到提高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中,可起到明显改进效果。本次QCC活动全科10名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全体圈员针对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低的现状展开调查,经头脑风暴,逐一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建立健全了科室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引,制作了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卡,千卡食谱和糖尿病标准化作业书,制订了监管制度,将糖尿病教育贯穿患者住院过程始终,责任护士负责实施,小组长强化,圈长及时汇总,小组会讨论,持续改进,使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从84.85%提升到94.74%,答题正确率由68.80%上升到91.02%。
3.3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由于是科室首次开展QCC活动,活动开始前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充分培训与思想动员,着重引导护理人员如何开展该项活动、活动的意义、品管圈精神与手法的应用,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及科学的管理方法。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低为心内科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预后。通过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认真筛查,反复宣教,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与患者共同制订食谱及运动方案,耐心细致教会患者降糖药的用药常识、胰岛素的使用方法、血糖的监测方法,专业化的精心照护与护理指导,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真正体现了“贴近患者,贴近临床”的服务理念,让患者与家属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其效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密切了护患关系,因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4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参与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本研究表明,开展QCC活动可提高参与人员综合素质。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充分发挥了管理潜能。在小组会上,小组成员脑力激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畅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8]。通过全员培训、辅导员启发,小组成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个人专长,激发集体活力。在对策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边实践,边总结,针对新的问题,及时调整思路,既担任实施者,又充当管理者角色,小组成员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发挥,在提升专科护理技能的同时,责任心、自信心、职业成就感也得以提高。
3.5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伴随疾病,随着整合医学的发展,护士在注重本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训练的同时,需提高相关专业疾病的护理技能,以满足临床需求。由于时间有限,本次活动采集的病例数有限,仍需进一步摸索以巩固成效。QCC在我院尚属初始阶段,还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多学习,积极开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润霖. 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3 [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7):1-13.
[2]林曙光. 当代心血管病学新进展2009[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53.
[3]马俊,许燕玲,汤维娟,等.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及静脉炎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杂志,2014,14(3):5-8.
[4]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2.
[5]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59-162.
[6]嵇加佳,刘林,楼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617-620.
[7]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2011,33(5):458-460.
[8]欧少青,郑淑华,张婉君,等.品质圈活动在提高供应室管理质量中的作用[J]. 护理学报,2006,13(5):87-88.
(本文编辑陈景景)
(收稿日期:2015-12-23)
通信作者:潘楚梅,女,本科,主任护师,护士长
※内科护理
张琢玉:女,大专,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