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金融教学改革与金融人才培养

2016-05-23吴芳芳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培养

【摘要】金融人才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日益增多,我国金融人才较为匮乏,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高校金融教学的现状,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金融人才;培养; 金融教学;教学改革

刚刚闭幕的两会经济发展依然是热点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市场的成长和金融人才的培养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金融业需要更具有创新思维、能适应金融市场变化的新型人才,需要专业技能强、实战经验多、思维活跃的金融人才。目前,我国高校金融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从关注金融人才的实际情况着手,深入落实国家关于金融人才培养的改革体制,建立完善、科学和全面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1.高校金融教学中有碍于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金融教学体系还有待完善,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综合素质不配套等问题。教学理念方面,国际金融形势一日千里,教学理论和相关思路理念相对滞后,内容上更新不够及时;教学方法方面,我国金融教学还存在方式较为传统单一地问题,缺乏完好契合学生需求的方法,虽然有很多相关探索,但目前仍未能达到准确掌握学生需求、稳定保障教学质量;教师综合素质方面,我国从事金融教学的教师相对于西方国家整体水平略低,对教学水平的把握有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上述因素都阻碍着我国高校金融教学的发展,制约着金融教学的改革,对金融人才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2.金融教学发展历程

金融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一门系统的科学。金融学主要经历了由实物经济分析到货币经济分析,从金融产品创造研究到金融风险控制研究,从宏观货币理论到微观金融市场理论等阶段,在不断发展探索的过程中,金融学自身愈加完整系统,虽然和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金融学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以及货币、企业管理、贸易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带动下,金融学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相关分支学科或课程例如理财投资、银行学、股票期货等应运而生;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应用经济学学科,成为经济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

从金融学科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把从19 世纪到现在的西方金融学科分为两大块:宏观金融分析与微观金融分析。宏观金融分析主要研究货币的性质或货币价值的决定,形成了研究旨在稳定币值——建立理想币制(包括银行券的管理和本位制的选择)的“货币学”和研究货币中介如何运行——涉及银行经营理念和管理的“银行学”但是经济学家在编著教材时,常常把二者放在一起,构成了“货币银行学”。而与“货币银行学”的宏观分析范式相对应,微观金融分析则逐渐从货币银行学中分离出来, 形成了更为微观的课程体系。与上述两大理论板块相对应,高校在学科培养上也开始慢慢形成强调宏观金融的“经济学院模式”和强调微观金融的“商学院模式”两种教学模式。从当前金融学科发展情况来看,与金融业发展相配合,西方金融学科越来越偏重微观操作,宏观金融学基本上被纳入宏观经济学范畴。

与西方金融学科发展不大一样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引进”了原苏联金融学科的教育模式和金融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信用、银行理论为基础,在宏观层面上研究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在微观层面上研究银行计划、银行信贷和银行结算等具体业务,教学层次以本、专科学生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金融学科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很大的调整。随着国外微观金融理论的不断引进,我国很多高校金融学专业也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大量安排微观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构成了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保险学专业、投资学专业和信用管理专业等方向的主干课程。人才培养层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包括研究生、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设定了相应的培养要求、专业计划和归属、课程设置等。金融学科的发展开始与西方国家接轨。

3.基于现代金融人才培养的高校金融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国内高校的金融教学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日益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将来进入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因此高校在金融教学的改革进程中,加强科学化得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方法和过程中;注重模式化的教学,规范地推动我国即溶教学工作的发展。

3.1转变人才培养思路

首先,科学化地人才培养思路是培养科学人才的根基,因此在我国高校的金融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契合教育体系的整体人才培养思路,从想法上进行改革,从以应付教育教学任务转变为为金融市场培养适应性强、专业性强的人才,尊重市场规律和就业规律;同时,在开展金融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技能学习和锻炼,为金融市场输送多元化的人才,将人才的多元化作为推动高校金融教学的目标。

3.2优化教学方法

培养多元化的金融人才,就要求高校有配套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地教学思路和方法不仅在现代教学环境中是落后的,也难以保障教学成果的优质性。因此在高校金融教学过程中,注重优化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保证金融教学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例如,可以通过采用探讨式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专业潜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积极性和敏感度,同时这种互动的方式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在老师和学生中建立良好的互动,促进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等等。通过优化金融学科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3.3夯实教育基础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莫测,事实的金融市场和高校理论中的金融学有一定的距离,市场发展的速度要远远快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和制度更新、理念创新的速度。面对这样的现实,金融教学更应该注重基础和整体,夯实教学体制内的教育基础,紧紧围绕金融教学模式的整体性,对基础性的学科如经济学、数学等强化重视,还应对金融效率、金融创新学、风险学等其他相关基础性学科要强化教学,尽可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确保学生打好学习基础。

3.4强化教学的实践性

金融学是一门市场性的学科,而我国高校针对金融教育实践普遍不够重视,学生的相关实践项目和课程较少,实践机会相对不足,在理论学习之后缺乏相应的实践强化。但是,基于金融学的市场属性,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在步入金融行业后需要迅速调整状态适应复杂的金融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金融专业人才不能称作人才。因此,国内高校需要重视金融实践教学,加大相关投入,建立如贸易、证券等有关模拟实验室,方便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在学校内,老师和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校外的实践机会,做到理论与实践不脱节、不分离,总之,高校在进行金融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教学的科学性,建立实践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开展其他教学工作。

3.5提升教师水平

作为金融教学的一个重要主体,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决定金融教学和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水平高低、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的把握程度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高校来说,要引进优秀教师,只有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要求,并帮助教师进行阶段性的自我提升,使得教师的教学与时代接轨,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学习和培训机会,做到自我提升,将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

4、小结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优化,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优秀人才,从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着手,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基础知识面,建立完善的实践和实训机制,体现教学改革的科学化和完整化,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性发展,使得教育教学改革与我国的现代化金融市场相适应,推进高校金融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齐美东.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措施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4).

[2]韦淑琴.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3]张鼎力.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时代金融,2013,(10).

[4]倪琳.《国际金融》课程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经济,2013,(7).

[5]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8(7).

[6]Koffi Sodokin,Charles Donou-Adonsou.Banks,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West Afric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J].African Development Review,2010(12).

作者简介

吴芳芳(1988-)女,福建人。硕士研究生,任职于福建江夏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