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解读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那些“墙”(一)
2016-05-23何坤翁
多视角解读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那些“墙”(一)
【编者按】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提及,为了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今后将“推广街区制,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若干意见》一经发布,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网友们将《若干意见》简称为“小区拆墙政策”。
那么,中国城市住宅或者楼堂馆所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墙”,究竟始于何时,又蕴含什么文化意义呢?或者,“小区拆墙政策”究竟有着怎样的理论与现实背景,又面临何种法律与制度上的挑战呢?为了从学理上解答上述问题,本刊特邀历史学、社会学和法学专业的4位知名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中国城市中“墙”的历史、“墙”的文化、“墙”的政治乃至“墙”的法律,以期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镇化、为解决中国特大城市普遍面临的“城市病”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任放和陈蕴茜两位教授都采取了历史的研究视角。任放教授考察了“墙”这个词的变迁,认为它保持着几乎一贯的语义,即垒土为墙,以保护墙内的东西。古代城市总是环城筑墙,城市与郊野因墙而区分。从先秦到唐代,墙的封闭功能明显;而宋代商业大发展,内部隔防之墙拆除,坊巷流通。墙有多种变体,如“栅”“堡”。众所周知,中国最著名的墙是长城(The Great Wall)。明清以降,中国城市新建的楼堂馆所又开始恢复修建院墙。墙从最早的安全考量,慢慢地被赋予权力、等级、管控、身份等诸多意涵。陈蕴茜教授重点考察了近代以来国家权力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她认为,城市不是一个单纯的物化空间,而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多重功能的空间聚合体,国家权力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改造能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自近代以来,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来,国家意志对城市空间的重构作用充分显现。文军教授从社会学的视角,呼唤城市研究中空间理论的回归。他认为,城市并非简单的空间,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反映的是各种利益角逐,因此,“小区拆墙政策”的最终目的,必须是调节空间矛盾与冲突,使空间正义得到真正落实。高圣平教授重点考察了“小区拆墙政策”在现行法的语境下可能实现的途径。他认为,“拆墙”会导致现行法之下的业主权利结构发生变化。基于此,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如果要逐步推行街区制,可以采取“征收”的办法,可资参照的现行法有《物权法》和《征收与补偿条例》。
尽管视角不同,但上述4位学者从各自的知识背景出发,为我们解读了历史上的“墙”,也有我们心理上与文化上的“墙”,更有政治与法律上不可逾越的“墙”。从表面看,“拆墙”是为了拆除横亘在各特大城市交通要道的有形之墙,但本质上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今日城镇化发展的诸多瓶颈。为寻求真正的“拆墙”之策,我们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何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