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效联动,整合促成

2016-05-23孙蓉蓉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主题课程资源比较

孙蓉蓉

摘 要:教育制度的改革使得教师在“教”上要下功夫,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怎样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笔者结合实践操作得出三个资源整合法:纵向整合比较法、主题整合法、客体资源整合法。

关键词:课程资源;整合;比较;主题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化课程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传统语文课堂中老师的照本宣科、蜻蜓点水,“满堂灌”“满书找”的教学方法此时已无比尴尬地站在改革的断头台上,随时等着一声令下便“身首异处”,抑或被时代的洪流狠狠地甩在沙滩上,自生自灭。事实上,新思潮灌溉下的学生们也早已厌倦了无休止地提问,就事论事的肤浅,表面只是将语文这门博大精深的国粹深深地踩进一摊污泥之中。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深入解读文本,智慧地设计课堂教学,读出精彩、品出精华、赏出美点,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内心的愉悦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让教师能够获得成就感。下面笔者就结合听课学习和自己的实践操作浅略地谈谈语文教学拓展中的整合比较法的一些思路和运用。

一、纵向整合比较法

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语文作为一个小的单元,要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必须整合。而“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以,比较既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整合课程的方法之一。

何谓纵向?纵向在数学上就是坐标系中的y轴,笔者在这里将一个作家置于时空的坐标中,将作家在不同的生活时期所写就的作品进行整合对比,通过集体阅读,加深对作家的理解,同时懂得作家在历史、文学上的价值。

传统教育的模式下,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习惯就一篇文章而大做文章,将课文撕裂成四块五块,体无完肤,最终在岸边搁浅便草草了事,而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的理解往往只是片面的。要知道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的,所以当我们的阅读处于“孤读”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连读”来破解这种孤境。要更好地理解文章背后的深沉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我们就要将代表作者人生轨迹的作品做一次整合与比较,从而找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然后正确认识作家的价值。

如姜莉莉老师的一堂课《千古才女,乱世美神——走进李清照》她不是简单地介绍李清照名什么字什么,代表作又是什么,是哪个派别的代表人物,然后就将出示的诗歌不断朗读分析,得出她的某种情感。而是在开课初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她所需要的几个关键答案:生活朝代、祖籍、派别和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某些爱好。南北宋之交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这个时代造就了诗人命运的转折,而后姜老师以此为抓手,出示三首诗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并结合诗中两个意象:花和酒,让学生说说分别写于诗人的什么时期,情感是否一样,为何会不一样,然后得出身世的浮沉和社会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人物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一种纵向比较,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在读诗、读文的时候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不至于静止、孤立地去揣度诗文背后的意义。

笔者在执教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有学生问道:“老师,陶渊明真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只知喝酒,为什么这样的人我们还要赞美他呢?”面对学生的这个提问,笔者在第二节课的时候整合了代表陶渊明早中晚期表露心迹的一些诗歌来解答这个问题。早期诗作如《荣木》:“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杂诗》(其五):“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停云》最后一章:“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不难发现,陶渊明早期是身怀出世之心,立志出人头地的。中期又选取了《饮酒》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孤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感士不遇赋》:“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晚期则以《归鸟》:“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和已学《归园田居》等诗歌进行串联,在整合比较这些诗歌的同时补充交代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不是陶渊明堕落,而是社会环境造就了他的归隐,影响了他的人生规划。这种把同一个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归结在一起整合比较形成文学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因而,纵向整合比较能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文本的个性特色,培养他们把握文本之间的细微差别和对问题进行细致思考的能力,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地理解文本与作者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主题整合法

打开语文课本,我们都知道每单元都有一个单元导读,这是对这单元所选课文主题的一个说明与解释,是以具有相同人文因素的情境、话题等作为一个主题的单元整合。这是编者为我们教学者提供的第一次整合,也是语文学科教材本身的主题整合,但是语文主题教学的整合不应仅仅局限于此。

特级教师窦桂梅曾经提出“主题教学法”,笔者认为主题整合法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教材内的主题资源整合,轻负高效

初中三年,六册语文教材,综观其实很多单元的主题是相近的,甚至是一样的。如七年级上的第二单元与九年级下的第一单元都是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诗歌;八年级上的三四单元都是学习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九下的五六单元都是先秦诸子的文章,等等。那么在课程整合与拓展改革的大潮下,我们可以对这种表达的主题一致的,介绍方法一样的,可以进行一个主题的整合:表达方式,情感,文体,人物等。可以说学科内的整合,是对教材的尊重,也是超越教材的微创造。如介绍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文章,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来看两个单元八篇文章。再用一节课来细品作者写作的表达方式,掌握说明文的要素: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就可以了,再一节课我们便可以联系生活学者用这种表达方式来写写生活中的那些人、事、物了,这样我们可以匀出更多的课余时间来补充阅读相同主题的文章,使我们的语文素养更加有深度和厚度。

2.整合利用学科间课程主题资源,呈现三维立体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所以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因素来整合课程资源,充实教材,实践教材,深化教材,更好地为主题教学服务。因此,语文教学可以和其他的资源进行整合,如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历史等,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去年的优质课评比中,其中有一篇课题是席慕蓉的《孤独的树》,优质课的比赛其实就是一次同课异构,看谁能将各种资源整合利用的最全面、最到位,从而在课堂上碰出智慧的火花,生成新的知识。在听了很多堂同样的课后,都不曾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是觉得一种淡,后来在听了一位周老师的课后才发觉,前面的课原来缺少的就是多种课程资源的整合与交互运用。在这堂课上,周老师首先有效地运用音乐的感染力,将课文读得声情并茂,将学生带入文本中,在随后的板书中结合美术,形象地将学生的想法绘在了树上,挖掘主题之后又适时地引入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哲理句子,在最后又通过图片和歌曲将古今中外那些孤独却卓有成就的名人整合列举,伴随着雄壮的音乐声,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的掌声。这无疑是一堂成功的课,成功在于各种资源的整合运用使课堂既有动态的跃动,又有静态的凝思,将思维激活了。

也记得有位老师曾这样指导学生去先看懂《三国演义》的评书联播,然后看白话文的《三国演义》,还不懂就听纪连海点评的《三国志》,最后再看注释的《三国志》,相信一圈下来,应该早已看懂《三国演义》了,甚至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位老师说的方法其实也是多种资源的整合利用。

笔者在执教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时,发现单独讲授这堂课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也无法深刻地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于是以“爱国情感”为主题,整合资源:利用电脑制作PPT课件,下载播放抗战时期的视频片段,营造紧张的气氛,出示屠杀中国百姓的图片,并配以哀伤的音乐激起大家的愤恨,然后出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光未然的《黄河颂》配以名家朗诵,激昂澎湃,将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也在光、声、画的刺激下,更快地进入文本,受到更深刻的情感洗礼,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语文还可以与英语、科学、数学等等整合比较,找出彼此的共性从而更好地为语文主题教学服务。

3.跳出教材,整合学科外优秀同主题的时文名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本只是一个范例。”所以,我们在运用好这个范例的同时,不应只是局限于教材本身,可以向同一主题的课外文本伸出橄榄枝,以动促动形成集成模块。

宁波蓝青学校的马乐老师在2015初中语文教师年会上的讲座对笔者的触动很大。她在讲到“主题阅读”这块时,呈现了他们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如以胡适的《我的母亲》这课为例,她将以“母爱”为主题的一系列现当代名家名篇作一个整合比较,选取适合我们中学生的文章,编成“母亲篇”以文本形式呈现给学生。如老舍《我的母亲》、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刘心武《跟陌生人说话》、季羡林《永远的悔》、毕淑敏《回家去问妈妈》、龙应台《雨儿》等,让学生在看的时候且读且思,并写下自己的感受,文章看完了学生们也都看到了:不同的作者笔下呈现出的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却又让他们感受到天下的母亲又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爱”。到这里,想必学生也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说,作文也便水到渠成。

这样的整合,使学生对母亲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的触动也是全面、深刻的。那么依次类推,可以整合出“人物篇”“景物篇”“节日篇”,等等。

三、客体资源整合法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曾说过一句流传至今的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生活处处是语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开维生素之菜蔬,吃了不能滋养体力。”教育家吕叔湘也说:“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那么语文在哪里?语文在一草一木中,语文在一砖一瓦上,语文在一唱一和中。但是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客体资源又不对等于语文教学资源,所以要对语文教学起到一定作用的话,还是要对客体资源进行整合,缩小范围,去粗存精。如学习《论语》时,我们可以引入山东曲阜的“三孔”吗?可以,但是这个客体资源放在这里意义不是很大,不如将孔庙石碑上《论语》的石刻引入更加有意义,更有利于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又如,理解《土地的誓言》我们可以将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的图片、烈士遗物进行资源整合,更利于学生深刻地体会那段血染的历史。当然,如果能找到经历过那场战争的幸存者,听他当面讲述那段历史,这种资源更加是宝贵的。我们不仅可以整合与语文教材有关的客体资源,同样也可以将一些零散、小块的资源整合起来,如在洗手间水龙头下经常贴着“不要让我的眼泪流干”等,一看就会发现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要节约用水的宣传广告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吸引人了。

同时,教师也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学习的局限性,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并通过对客体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如一年有四季,在每个季节来临的时候,走进田野、走进大山,看看风起云涌,听听泉水叮咚,我们可以整合与四季有关的诗歌、文章,并在每个季节去寻找它所特有的意蕴风貌;在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找找与这些节日相关的诗文,看看家乡人是怎么过这些节日的,有哪些习俗,其他地区又是如何过这些节日的,他们的习俗和家乡有什么异同,等等。通过对客体资源的整合,相信学生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我们也可以为语文教学搭建自主、开放、良好的课程资源平台,一举多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文这个博大精深的大课堂需要我们教师有大智慧、大眼力,才能更加精彩纷呈。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课程内外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不但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而且也非常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是顺应课程改革大潮的,笔者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优化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以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第二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郑西银.阅读教学的智慧.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

3.马小凤.谈如何有效地挖掘语文课程资源[J].宁夏教育科研,2006.

4.柳菊兴.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匡堰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主题课程资源比较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同曲异调共流芳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