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生缺陷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研究

2016-05-20邝红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4期
关键词: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危险因素

邝红芳

【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见的出生缺陷危险因素并分析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1000例住院分娩孕妇,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500例。研究组进行针对性干预, 对照组不作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效果。结果 对照组存在危险因素围生儿170例, 占34.0%, 研究组存在危险因素围生儿94例, 占18.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父母的婚检率、优生检测率以及叶酸补服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妊娠前后避免危险因素, 特别是化学以及物理因素, 并且参加婚检以及优生优育检测, 孕产妇在孕前以及孕早期补服叶酸等干预措施, 可以显著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关键词】 出生缺陷;危险因素;发生率;干预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206

出生缺陷也叫做先天异常, 指的是因为胚胎的发育紊乱而导致的结构、形态、功能以及代谢等方面异常, 50%以上的缺陷儿是因为先天因素而导致的[1]。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最为关键的因素, 存活缺陷儿自身痛苦, 也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所以需要分析的围生儿的出生缺陷, 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本文分析本地出生缺陷的相关情况, 并提出干预措施,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地1000例住院分娩的孕妇,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500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2~43岁, 对照组产妇年龄23~46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调查方法 两组产妇均使用《出生缺陷儿信息卡》、《围生儿报表》统计[2], 并且统计调查之前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训练, 确保调查得到的《出生缺陷儿信息卡》各方面信息比较完整, 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前还有出生后1周, 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儿科医生进行体检, 如果体验结果显示胎儿畸形, 需要进一步确认并且填写相关的《出生缺陷儿信息卡》[3], 《围生儿报表》同样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填写完整。医院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监督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同时根据统计的相关结果来分析两组的危险因素还有相应的干预处理措施。

1. 2. 2 干预措施 研究组在调查基础上提供针对性干预。在妊娠前后孕妇需要最大限度防止接触汞、油漆、有机磷、农药、染发剂以及化工原料等。做好婚前、孕前的医学检查以及优生检测等措施, 目前本市免费提供上述检查项目, 所以重点在于做好教育工作, 不断改善检查率还有检查效果。检查新生儿的各种疾病还有新生儿听力等, 最大程度降低存在出生缺陷或者潜在缺陷初生儿的功能障碍。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效果。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存在化学危险因素100例, 物理危险因素40例, 生物危险因素30例。 存在危险因素围生儿170例, 占34.0%, 研究组存在化学危险因素59例, 物理危险因素9例, 生物危险因素26例。 存在危险因素围生儿94例, 占18.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近4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2011年围生儿数 7399例, 出生缺陷153例, 发生率2.1%;2012年围生儿数8082例, 出生缺陷150例, 发生率1.9%;2013年围生儿数 7795例, 出生缺陷138例, 发生率1.8%;2014年围生儿数 7204例, 出生缺陷137例, 发生率1.9%;合计30480例, 出生缺陷578例, 发生率1.9%。两组围生儿父母在婚检率、优生检测率以及叶酸补服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危险因素对出生缺陷产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围生儿的出生缺陷同化学因素还有物理因素的接触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不同接触情况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妊娠前后需要最大限度预防同各种物理或者化学等可以导致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相接触。虽然本研究中两组研究对象的生物危险因素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但是如果孕妇存在各方面的生物危险因素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需要认真做好这方面的检查工作, 尤其是要主动参加产前的检查, 从而避免出现出生缺陷问题[4]。

3. 2 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干预措施的重要意义 本地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数据显示, 本地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对于当今医技及生活水平仍然比较高, 因此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通用三级预防概念, 本地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过程当中, 集中主要的精力强化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 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二级预防的干预措施。使用B超为孕3~6个月的孕妇行胎儿的畸形筛查, 这样通过孕中期干预, 降低严重缺陷儿出生, 控制缺陷儿出生率, 从而改善出生人口的素质。孕中期的B超畸形胎儿筛查, 在确诊后终止妊娠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①孕中期时严重的畸形胎儿容易通过B超识别辩认, 并且B超人员经过培训后容易掌握。②B超作为无创伤性的检查, 容易被孕妇所接受。③B超检查仪器小巧轻便并且易于携带, 容易进行下乡操作。

综上所述, 出生缺陷的干预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 各级政府支持下, 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从而进一步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的预防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彦, 于青.山东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婚检率的关系.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3, 31(10):779-780.

[2]王晓侠.2009~2010年出生缺陷人群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3, 8(8):126-127.

[3]潘维君, 李勇, 陈敬芳, 等.产前筛查对出生缺陷的预防.罕少疾病杂志, 2010, 17(4):29-32.

[4]裴开颜.全国出生缺陷干预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中国计划生育杂志, 2013, 179(8):508-510.

[收稿日期:2016-01-29]

猜你喜欢

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危险因素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4690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分析
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促进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