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荆棘密布的文化苦旅
——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2016-05-20尹应睿谢德敏

教育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傩戏恩施民歌

文/尹应睿 谢德敏



一场荆棘密布的文化苦旅
——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文/尹应睿谢德敏

尹应睿

尹应睿,男,湖北恩施市人,恩施市一中教师,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湖北名师、省贴人员,湖北省中语学会理事、恩施州中语学会理事长,国陪授课教师,湖北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湖北省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之一。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论著多部。

谢德敏

谢德敏,男,湖北省恩施市人,恩施市屯堡初中教师,恩施州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金庸的小说艺术世界》《儒林外史赏论》《水浒探新》等文学研究著作。

乡土,往往让人联想到奇趣盎然、野气扑人的田园诗意。月下小景、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常常成为久居城市的人臆想中恬静怡人的意境。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蜿蜒的路、连绵的山、茂密的林、幽深的谷更是时常作为一种乡土文学的典型背景,昭示着乡村的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

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基因。八十多年前,梁漱溟就指出,中国乡村的挑战之一是伦理破坏和文化失调,这一观察的敏锐和深刻已经为此后的历史所证实。数千年来自治的、礼让的、温情的乡土气息淡了,本该承载传承乡土文化神圣使命的学校往往因为考试的捆绑而置之不理,拯救式微的乡土文化,有着天然公共意识的乡村教师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恩施是中国西部土家族、苗族聚集地,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这里交融,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桃子没得李子圆,郎口没得姐口甜。前年腊月杵回嘴,今年三月还在甜,硬是甜哒两三年。”在这里,“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土家“女儿会”被称为“东方情人节”,“撒尔嗬”“傩戏”等被学术界视为民族文化奇珍,《龙船调》被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唱响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摆手舞、铜铃舞、滚龙连响舞动山岳,山歌、情歌,歌海如潮。这些活色生香的乡土文化,我们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占有、挑选、活用。

当然,将乡土文化引入课堂,要充分考虑语文教学的特征,寻找乡土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点、激活学生乡土情怀的兴奋点、品鉴乡土文化的绽放点、挖掘乡土文化的生长点。

寻找乡土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点

乡村教师要有自觉的关注、研究乡土文化的意识,并把它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去挖掘整理,把它作为自己教学的延伸。这就要求乡村教师需要将本地人文风俗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寻找乡土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点,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多样性、地方性、区域性的特点。

如在学习屈原的《离骚》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去了解恩施地方的巫文化——傩戏。在鹤峰县及与之毗邻的恩施市红土、三岔一带,傩戏是当地群众藉以酬神还愿时演唱的戏,故称“傩愿戏”。它以祭祀仪式为载体,以酬神还愿为目的的表演,故表现剧目多是与所谓“天地水火”神相关联的历史故事或传奇故事。如《孟姜女寻夫》《柳毅传书》等。其中,以孟姜女的故事最多,有“孟姜女不到不勾愿”之说,孟姜女也即成了傩戏中美丽的神灵。

屈原生活在南方楚地,这里山川逶迤,风物灵秀,生活节奏欢快,思想作风开放,蒙昧与文明、自由与专制、人与神交织组合,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生活色彩。加之楚国历史悠久,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因而楚文化中充满了原始的巫术宗教气氛,楚地巫风无处不在。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傩戏的表演形式、剧目、内容,并从中感悟出傩戏的文化内涵,很容易找到《离骚》和傩戏中的一些神秘的文化元素,无论是文化素养的提升,视野的拓展,还是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们都获益匪浅。

激活学生乡土情怀的兴奋点

语文教材中不乏以爱情为题材的文章,尤其是诗歌,例如《关雎》《蒹葭》《氓》《孔雀东南飞》等。爱情的花朵常常隐秘地萌发在学生的心田,拨动他们的情思,引起他们的共鸣。但课堂教学中,教师或讳莫如深欲言又止,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要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爱情的纯洁、高尚与美好,恩施原汁原味的山民歌,就是引起学生情趣的兴奋点。

优美衬词的烘托,男女对唱的方式,唱白夹杂、歌舞并举的“路数”,洒脱泼辣的抒怀,爱情婚姻的主题等,构成了恩施民歌独特的地域特色。清新凄艳、幽眇哀怨,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恩施民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风趣幽默、清新凄艳、形象生动、心理活动真实自然。比如《六口茶》,以对歌的形式,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土家青年的大胆直率和女子的调皮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诗经.蒹葭》,可以引入这样一首恩施民歌:隔山听到棒棒响,疑是阿妹捶衣裳。沿山沿岭跑过去,却是啄木鸟儿啄木桩。民歌中的青年男子对心仪女子的热烈追求与《蒹葭》中男子在河边上下求索并无二致。《蒹葭》重在营造出可见不可及的凄婉之美,而这首民歌却是多了一些幽默与轻松,而且短短的四句,情节完整,结句如同相声抖出包袱,情理之中却在预料之外,令人莞尔。如果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辅之以这样的一些民歌欣赏,会让枯燥晦涩的教学变得情趣盎然,课余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去搜集民歌,加深他们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学生学习戏剧后,教师可以将民歌《黄四姐》引入。《黄四姐》是流行于恩施州建始县境内的民间花鼓小调,是一首自娱性很强的群众娱乐歌曲,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歌曲以风趣诙谐的表演腔调和表演动作表现了土家人对恋爱与婚姻的开明态度,表现了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馈赠定情信物的情节。这首男女对歌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改写成戏剧,并通过表演来增加对戏剧文学的理解。诸如此类的民歌,都可以作为乡村语文、音乐教师点燃学生乡土情怀兴奋点、传承乡土文化的活教材。

品鉴乡土文化的绽放点

恩施的乡土文化是沸沸扬扬的生命大容器,是惊世骇俗的人性审美资源。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环境中,去感悟乡土文化的魅力。去品鉴乡土文化的绽放点,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可以引入民歌《龙船调》。《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澈。而《龙船调》以民歌的形式,展现出的是恩施山水人文的明净。在了解湘西风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鄂西的风情,岂不可以因叠加而绽放!

女:正月里是新年(哪衣哟喂),

妹娃儿去拜年(哪喂),

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

阳雀叫(哇)八哥鹦(en)(哪)哥

(女白)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男白)我就来推你嘛!

在学习了《观舞记》《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后,可以播放土家人送别亡人的灵歌《撒尔嗬》的视频,了解土家人特有的乐观旷达的生死情怀。

“撒尔嗬”是恩施州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是跳丧舞。当地土家族死了老人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故民间有“人死众人葬,一打丧鼓二帮忙”之说。舞蹈动作时而粗犷、豪放、刚劲有力;时而活泼、流畅、节奏明快;时而轻松、柔缓,富于抒情,表现力和观赏性极强。学生通过观看,从音乐、舞蹈、歌词中去了解民族的历史,感受民族的精神内涵,去思考我们的祖先为何以这样一种集体狂欢的形式去驱散、消融死亡的悲痛,在这种“土得掉渣,美得要命”的歌舞中展现的是先民们笑对生死的豁达,中间蕴含着先民们怎样的哲思。与此相反的是土家的《哭嫁歌》,为何在喜庆的婚宴上却要以一种伤情的哭来表达心中的喜?其实这是土家姑娘离开故土、奔向幸福、感恩父母亲人的独特表达。

挖掘乡土文化的生长点

乡土文化是从土壤中长出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文化,是有着生命张力、蓬勃着生机的文化。乡村教师要去遴选、挖掘乡土文化的生长点,重构乡村教师与乡村的关系。教育先辈陶行知先生说:“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教师要改造乡村灵魂,需先改造自己的灵魂,提升自身乡土文化涵养,还得充分利用三尺讲台,激发学生自主探寻乡村文化生长点的热情,吸纳精华,健全人格。唯有如此,乡村教师才会重拾消亡已久的乡村塾师至高无上的话语权。

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把阿长刻画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但却是乡土文化的载体。阿长知道许多事情、许多道理,其中不免有迷信的成分,即使是迷信,仍然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例如,正月初一,要孩子恭喜,吃福橘,乃是吉利文化。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这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这是避讳修辞。至于阿长讲长毛,可见民间对长毛的传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于我们认识太平军不无裨益。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联系乡土环境,深挖力掘乡土文化,找到乡土文化的生长点。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将这样一些优秀的乡土文化植入,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培养其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充满灵气与活力,学生会真实地感受到生活即语文,语文即人生,语文人生自会精彩纷呈。

当下,令人担忧的是教学往往唯考试的指挥棒是瞻,功利色彩较浓。老师们时常丢掉了那些从泥土中长出的鲜活的乡土文化,照本宣科,考试为上,以致不少学生听不懂家乡的话,唱不来家乡的歌,看不懂家乡的戏,让原本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在我们的眼皮下流失,失去了其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应有的滋养功能。

传承乡土文化将是乡村教师一场荆棘密布的文化苦旅,然披荆斩棘中定能见到烂漫山花,享受扑鼻芳香!

猜你喜欢

傩戏恩施民歌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中国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傩戏表演文化为例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