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
——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闫伟校长治校方略

2016-05-20姜乃强

教育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文/本刊记者 姜乃强



让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
——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闫伟校长治校方略

文/本刊记者姜乃强

看到学生们取得成功,是校长闫伟最开心的事

位于北京北部城乡接合部的永泰小学,原本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薄弱校。近几年,学校借助科研动力,在科学发展、课程改革、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成绩斐然。在这里,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快速成长,家长赞誉不断,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生人人争做最好的自己,全国、北京、海淀区的多项荣誉接踵而至。变化从何而来?

锐意改革:理清思路找准定位

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位于京北城乡接合部,西靠京藏高速公路,东临北京奥运公园。学校一校三址,有44个教学班、100余名教职工、在校学生1700余人。多年来,这里的学生以外来打工人员之女居多,学生家长大多忙于生计,对子女的教育抓得不是很紧,特别是在英语方面,很多学生的基础相当薄弱。

2006年,闫伟担任了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校长一职。面对学校现状,闫伟苦思冥想:该从哪里入手,改变学校现状?该如何创设适合学生轻松愉悦学习的环境,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闫伟在心中勾画着学校发展的蓝图:要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每位家长都满意、每个教师都能成长。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在闫伟看来,实现新的办学目标,首先必须创设一种人本、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氛围,校长要与管理干部“零距离”。校长与管理干部共同学习,形成办学合力,使学校决策机构成为和谐的领导集体,使学校的人财物优化组合,最大限度挖掘教师潜能。

他带领学校领导一班人学习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法规,学习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文件,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及生长点;从现代学校管理学的角度,解读中外知名教育专家理论,指导学校的工作实践。他们与河北、山东、上海、云南等地及周边兄弟学校开展交流,寻求适合永泰发展的办学之路,以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而科技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社会活动,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闫伟一班人确定,以科技为载体,注重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独特的科技办学特色。

结合学校实际,他们确立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创造品牌”的发展思路。遵循“一切为了师生幸福成长”的理念,学校确定了“依法治校,科研强校,实现干部教师队伍高素质,教育教学现代化,师生共学习同发展,使学校跻身海淀教育先进行列”的办学目标。

学校从硬件设施抓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开设了包括音乐、计算机、美术、书法、科学、多媒体教室等在内的专用教室13个。学校建立了局域网,为各教室安装了双回路闭路电视系统。

学校为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将教师教育教学及研究成果准确记录,以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究课,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结合教学内容和科研课题研究,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挖掘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文明课间,快乐课间”系列活动。一年级的“找朋友游戏”,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增强学生伙伴间的友谊;二年级开展“打竹板诵古诗”活动,传承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三年级的“说歌谣跳皮筋”游戏,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健康的歌谣充实学生的生活;四年级的集体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五年级的擒拿格斗拳,让孩子们领略武警战士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重大的工程。优秀校园文化,更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闫伟一班人确定,要把永泰小学办成一所学生喜爱,充满人文色彩,具有现代气息的一流学校。他们从实际出发,努力创设温馨舒畅、体现教育内涵、充满人文色彩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在充满人情味与浓浓的文化气息中感受校园精神和文化底蕴,努力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学生求知的乐园。

科研兴校:引入友善教育理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从教导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新课改给学校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是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但是,如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改变课堂,让学生成为主角,变重“教”为重“学”?这一问题困扰着教师,也成为闫伟面对的一大难题。

“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专家克里斯蒂・沃德应用最新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她一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它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让教师获得教学的成功。

“友善用脑”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校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友善用脑”包括多感官教学、团队学习、音乐释压、健脑操、思维导图、冥想记忆等一系列适应孩子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具有强烈的人性化色彩。该教学法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导型”转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受海淀区教委委派,闫伟曾赴新西兰进修学习。在那里,“友善用脑”教学法给闫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有一次上课,克里斯蒂开口便说,今天我教大家做新西兰饭。当时大家很惊奇,因为黑板上明明写着当天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怎么会变成了“做饭”呢?

只见克里斯蒂从纸上拿起两片面包,然后将面包高高举起合在一起:这就是学校工作的全部。这时,闫伟才发现,两张纸上分别写着课程和评价。克里斯蒂把面包放回原处,抹黄油、放青菜、摊鸡蛋。随后说,爱吃甜的可以放糖,爱吃酸的可以放柠檬,爱吃咸的可以放盐……然后把另一片面包放上去,一个完整的三明治就做好了。

克里斯蒂把三明治放在一张白纸上,问大家这是什么?片刻沉寂之后,一位老师大声说:教学方法。克里斯蒂的“教法”课如同一个形象的比喻,两片面包可以果腹,但是没味道,若加上蔬菜、鸡蛋和调料,不但营养好,还可让孩子有食欲,这就是“教法”的重要!克里斯蒂通过创设场景,让大家自己得出结论。闫伟深受启发:“友善用脑”的理念与新课改的理念完全一致,“友善用脑”的方法必将促进新课改的实施。

闫伟决定把“友善用脑”教学法引进学校。学校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友善用脑”课题组的专家到校,为教师介绍“友善用脑”理念,并给教师安排了以个人感悟为主的教学活动,让教师深刻认识传统教学的欠缺。课题组的专家还为学校量身设计了拓展活动,让师生在团队活动中体会信任的重要。永泰小学引进、推广“友善用脑”教学法,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反思教学过程,取得了可喜效果。

通过调查闫伟他们发现,以听觉为主要认知倾向的学生的比例最小,而以动觉为主要认知倾向的学生的比例较大。他们反思以往的课堂教学并达成共识:听说教学易使孩子厌倦,效果不好。而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的体验和感悟,将丧失内在生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团队学习、思维导图、音乐、健脑操等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学校发展需要有一批教育领衔式的将帅人才,他们鼓励骨干教师不断找差距明确发展方向,引领教师坚守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学校推行友善用脑、高效阅读等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要求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新课程需要的教学策略,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学校组织了“友善用脑思维导图创意大赛”活动,关于思维导图的科学学习方法被学生和老师喜欢并应用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中学到的所有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帮助理解记忆。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们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逻辑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围绕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学校要求骨干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根据学校课题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确立子课题,并在时间、经费支持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骨干教师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一些骨干教师通过科研攻关,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不仅取得了教学科研的新成果,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学校以教师课堂为平台,树立“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以上的全校课题研究活动,分年级或学科确定研究主题,各个教研组精心设计研究方案。通过不同形式的研讨交流,使每位教师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友善用脑”的研究与实验证明,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十分有利,并积极地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善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教师、学生与家长三方互动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年艰苦探索,教学成效显著。全校语文、数学未达标学生分别从35人和104人降至17人和21人。“友善用脑”英语教学没有考试,但要求每个班有英语班歌和英语口号,每个小组编创一个生活短剧,每个孩子承担一个角色,在舞台上开口、演戏。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爱上了英语,成绩大大提高。

锤炼队伍:奠定学校发展基础

在永泰小学,学校关注教师发展,更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友善、宽松的工作环境,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舞台。学校充分挖掘教师潜力,任人唯贤,使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发挥聪明才智,从而为更好地培养、留住、用好、引进人才奠定了基础。

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校树立大教育观,让家长了解学校发展,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建设。学校每学期召开专题家长座谈会,并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为家长展示学科教学成果。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让家长参与学校建设和课程改革,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满足家长的期望。

为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学校要求干部每学期“做一次示范课、写一篇教学论文、做一次讲座、读一本教育名著”;要求教学干部深入课堂,每学期听课在百节以上,课后有针对性对授课教师进行讲评、指导;要求教学干部主动参加校内外各类教研活动,并深入各教研组,加强对教研组活动的引导。

学校对干部队伍的概念理解,突破了以往的专职管理人员的范畴,把管理的职能延伸到教科研组长一级。教科研组长长期身处教学第一线,既是教学骨干又是组内的“领头羊”,学校把教科研组长作为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教科研组长的纽带作用,构建了层次分明,受力均匀的管理模式,教学工作政令畅通。

在教师培养上,学校实行分层培养,落实“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策略。学校制订了教师队伍发展规划,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养与发展方案,同时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相结合,为不同年龄、不同起点的教师打造发展平台。与此同时,他们狠抓新教师的“合格”培养,重视广大教师的“升格”培养,突出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

引导新教师做好角色转换。学校创设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学生学习氛围,创设研究氛围,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校长、主任与新教师谈心交流,引导其树立规则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学校在给新教师“压担子”的同时,为每位新教师安排师傅,并签订“师徒合同”,通过每学期的量化考核,使他们尽快缩短磨合期,成为合格教师。

帮助新教师走好专业化发展之路。学校对新教师进行跟踪培养,一年后根据专业特长调整工作岗位,督促新教师快速成长。与此同时,学校给新教师上研究课、公开课、比赛课的机会,力促新教师脱颖而出。以近三年在该校工作的7名新教师为例,1名教师成为了区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成为了校级骨干教师,他们还多次承担了学区及区级的研究课授课。

重视广大教师的“升格”培养,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教育理论,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基本建设;推荐教师阅读《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通过“读书汇报会”“陶行知教育思想交流”等专题活动,倡导教师博览群书,努力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构建学习型学校。

看看我们的科技作品

学校还对事业心强、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他们克服资金紧张、人员紧缺等困难,优化培训环节,让青年教师走出学校参加教学展示观摩、研讨培训。最近几年,学校分多批派出教师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并组织全体教师访学山东、河北、天津、安徽、江苏等地。

为给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他们组织青年教师承担各类教学科研课题,并通过评选校级、学区级、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打造人才梯队。学校要求区级学科带头人承担引路课,骨干教师承担示范课,学区级骨干教师承担展示课,校级骨干教师承担研究课,每位教师都要承担课题研究课,以打造“我和学校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学校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育人理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促进德育的科学化发展,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关注不同学生的特征、兴趣、爱好与需要,改进学校管理方式、班级管理方式,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文明素养的提升。学校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加强培养策略研究,努力实现教育的系列化、层次性和差异性。

近年来,该校先后涌现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3名,北京市海淀区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15人,海淀区课程改革先进个人8人,学区级学科带头人6人。学校有7位教师在海淀区课堂展示中获一等奖,5名教师承担了区级研究课、公开课,先后有27人在学区教师展评课中获一等奖,学校“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干部队伍初步建成。

师生受益:让每个人体验成功

如今的永泰小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幸福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成功的理念深入人心,手风琴教育普及,书法翰墨飘香,腰鼓队士气昂扬,形体、游泳、单片机制作等活动走进学生课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校园迸发出勃勃生机,学校成功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和谐发展之路。

学校确立了“以生为本”的校本课程研究方略,开发了书法和手风琴两门校本课程,游泳、单片机等校本课程也已逐步完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经历了自主探索、名家进校、自我提升、生成模式等几个阶段。在书法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把书法教学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教学的“识字写字”紧密结合,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思路。

“坚持技法训练,坚持软硬笔结合练习,坚持习惯培养,坚持激励评价贯穿始终”。在教学中,学校摸索了学生软笔书法的培养方法,学校书法教育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了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的书法观念,使学生的书法水平稳步提高。学生的情感也在书法学习中得到培养,意志得到磨炼,学生不但学到了书法艺术,也学会了怎样做人。

在手风琴教学中,学校手风琴教师不断实践探索,创造出“年级编队,分层教学”“唱谱子,唱手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把国家课程的音乐课与校本课程的手风琴课整合,重组教学主题,把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教师个人经验结合,节约了课时并提高了课堂效率,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填补了学校新课程的空白,走出了一条在发展中创特色的新路。

学校还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在三四年级每周开设了游泳训练课,在四五年级每周开设了单片机制作编程课,让学生了解简单的计算机工作原理、培养其健康体魄。如今,学校形成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前景光明的办学思路,锻炼了上下齐心、团结竞争、拼搏进取的教学队伍,构建了与时俱进、有利于师生社会化发展的和谐校园氛围,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正是朝着这个目标迈进,闫伟一班人构建了适合学生文明素养培养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探索了学生文明素养行为的培养方略,形成了一批具有实效的学生活动典型案例和活动方式,创新了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方式,服务并促进了师生成长。

在学校举行的趣味英语口语课外穿行活动中,学生们经历了徒步穿越九公里的艰苦跋涉,出色完成了外语交流等任务,没有一人提及“苦”与“累”。活动中,学生主动用英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对话。活动后,学生们兴高采烈地与老师分享见闻。走出校园的英语学习深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表示希望更多参加类似活动。

谈起活动收获,教师们更是欣慰。学生受益的不仅是外语,还有综合素质。公交车上孩子认真分析、解题、互帮互助,还主动给爷爷、奶奶、带小孩儿的阿姨让座,这些在家里都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能如此表现,让老师们欣喜不已。许多老师表示,通过参与活动,深刻体会到了课改的重要性,同时更加坚信只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一些与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的家长也发表了各自的感想。一位65岁的学生爷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也为参与活动的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培养了团队精神。作为家长,希望学校能够多组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不再做温室里的花朵,能够在不断的磨炼中成为国家的栋梁。

这种体验式活动,使学生回归到实际生活中,让文明素养教育回归到学生所在的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学校生活中去。学生首先看到和触摸到的是生活情景,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文明素养,提升健康人格。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校园充满了生机,使班级充满了活力,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辛勤努力带来可喜成果。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示范学校、全国综合实践先进学校、北京市综合实践先进学校、北京市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并荣获北京市海淀区课程改革先进校、素质教育优类校、德育管理先进校、教学管理先进校、教育科研先进校等称号。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