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践行,实施三全育人因材施教,推进教学改革
2016-05-20周西政
文/周西政
励志践行,实施三全育人因材施教,推进教学改革
文/周西政
“游学”形式的奖励
合作交流
高效展示—主持人
近年来,山东省莘县二中坚持“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探寻新的育人模式,构建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核心的“多元育人系统”,从而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力推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一五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多元育人路径,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为切实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莘县第二中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由“全人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领域育人”构成的“课程化多元育人体系”,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全人员育人。莘县二中探索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使德育成为每个人的“分内事”。每个教学班由班主任任“主任导师”,其他任课教师任导师,负责所执教班级的一个或几个学生小组,对学生诸个育人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帮扶,采用“三导”策略,即导心、导学、导行。“导心”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与“心理疏导”。“导学”即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与“学会学习”。“导行”是指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指导”。
全过程育人。莘县二中力争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帮扶与指导。导师对所负责小组每名学生的“成长册”每周进行三次书面批阅,每周至少与两名“典型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每周日各导师参加由“主任导师”牵头组织的“导师碰头会”,每名导师每学期至少要与所带小组的每名学生家长进行至少两次的电话沟通,至少进行一次家访。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已经初见成效。
全领域育人。学校发挥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的育人功能,形成了立体的、全方位的育人网络。课堂上,教师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在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安排了40分钟的活动课。学校还会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根据考核结果对优秀导师与导师组给以诸如到风景名胜区“游学”等形式的奖励。通过课程化多元育人体系的构建,莘县二中的立德树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在山东省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三等奖,同年获“山东省首届特色课程”评选一等奖。
融合翻转课堂理念,教学凸显创新高效
为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莘县二中倾力进行了“一五三翻转课堂”建设。该模式的 “一”是指一个指导思想——让课堂灵动起来;“五”是指五种教学策略——学案导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训练测学、评价促学;“三”是指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自主预习、探究研习、巩固练习。
让学生动起来,是高效课堂的本质。学案导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导学案除了学习指导、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收获与问题等这些小环节之外,还包括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三大部分。微课助学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精心设计制作而成的,以微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多次反复观看、学习,以突破重难点,消除疑点,明确易错点。合作互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两人对学、小组互学、班内群学等多种合作交流方式,激发思维火花,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训练测学与评价促学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训练、检测旨在促进知识巩固、提高学生能力。
三个教学阶段,展现高效课堂的万千风景
莘县二中“一五三”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包含三个环节:自主预习、探究研习和巩固练习。自主预习是在自习课上进行的,教师首先解读预习目标,明确预习任务,学生在预习案的指引下,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微视频、在线测试,自主探究、完成预习任务。探究研习是“一五三”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在课堂上完成。这一环节包含反馈点拨、小组展示、合作交流、点评提升、归纳反思等活动,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核心问题展开探究,答疑解惑。巩固练习安排在自习课的前10分钟。教师把巩固练习设置在导学案上,或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通过完成巩固练习达到巩固基础、锻炼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莘县二中“一五三”教学模式下的翻转课堂建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了因材施教理念,课堂变得活跃、灵动、高效,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同步发展。2014年,莘县二中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为山东省“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实验基地” “教育规划重点攻关课题研究单位”。
除了构建“多元育人系统”和“一五三翻转课堂”外,莘县二中又提出了短时间内在莘县二中实现“互联网+高中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数字化智慧校园”的设想。目前,这一设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莘县二中已构建了较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整个学校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