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出口商面临的道德风险
2016-05-20华育涛
华育涛
国际贸易中出口商面临的道德风险
华育涛
摘要:国际贸易中出口商面临的道德风险隐蔽性较强,危害性很大,文章探讨道德风险产生的诱因,具体分析了出口商面临的来自于进口商、银行和承运人或货运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出口商;道德风险;防范
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国际贸易中道德风险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在贸易交易中,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旦一方当事人以欺诈方式隐瞒事实,对方不易辨别真伪。另外,由于贸易主体的双方来自不同国家,由此产生的提单、合同欺诈案件国际协调难度大,国际司法协助不力,往往让诈骗方逃脱法律的惩罚。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贸易中的道德风险分类如下:按贸易环节不同分为结算道德风险、合同道德风险、货物运输道德风险;按来源主体分为个体道德风险、国家道德风险、区域道德风险。
一、出口商面临的常见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问题在外贸活动中频繁发生,出口商面临的常见道德风险主要来自于进口商、银行和承运人或货运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一)来自进口商的道德风险
1、不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开证
进口商通过假冒或伪造印鉴(签字)诈骗进行诈骗,伪造信用证诈骗,常见的有伪造保兑信用证和伪造信用证修改书两种。另外,单证不符也比较常见。单证不符有多种表现形式:信用证的有效期或交单日期比出票日期还晚,票据金额大小写没有相互对应,信用证和保险单中具体条款不一致,输出单据和发票的内容有出入,附属单据的内容与发票不一致,毛、净重、尺码与提单不符,大小写件数不一致,包装条款与信用证不符,商检证出证日期迟于提单日期等,这些表现形式一般而言比较隐蔽一些。
2、与开证行合谋开立“软条款”信用证
“软条款”信用证是指在信用证中隐晦的设置一些附有条件的约束条款,这些条款很可能限制受益人的某些权力而使受益人处于不利地位,面临履约和结汇的风险条款。信用证中的“软条款”由于使用了专业性的表达方式,且其形式变化多端,一般难以被非专业人士所辨别,因此经常被作为贸易欺诈的有效工具。
为了保障自身的权益不受侵犯,出口商应加强对信用证条款,特别是“软条款”的审核,防微杜渐,留心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陷阱的条款,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
(二)来自银行的道德风险
1、来自开证行的道德风险
出口商易遭受资信风险,信用证作为开证行付款的重要保证,在其开立后,开证行就成为第一付款人,因此,开证行及时付款的能力和资信水平就成为安全收汇的重要保证,但是世界的银行为数众多,且良莠不齐,所以他们所开出的信用证的信誉度也是高低不一,一旦遇到信誉较差的银行作为开证行,安全收汇就存在风险。
2、开证行拒付风险
由于开证行和其申请人经常进行业务往来,一旦开证银行收到申请人的指使恶意拒付或者要求提前放单,开证行很可能顾及到同申请人的业务关系而勾结进口商,从而使出口商遭受重大损失,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信用状况正在恶化,一些世界知名的大银行倒闭,许多银行的信誉度调低,更为安全收付笼罩了一层阴影。
(三)来自承运人或货运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1、船舶不合理绕行
承运人或货运代理人在接受承运委托后,需要履行不绕航义务和适航义务,为了判断他们是否真正履行义务,就要区分他们哪些行为是否是不合理的。单纯的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进行绕航,对出口商所造成的损失,则要对承运人或者货运代理人索取赔偿。当承运人或者货运代理人在绕航时,即使是由于海啸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损失的损失,也要承担绕航损失。
2、承运人故意或私谋无提单放货
所谓无单放货,即无正本提单放货是指在无正本提单的情况下,承运人将提单项下的货物交付给提货人的行为或现象。当国际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开证行因自身资金周转发生问题而没有能力支付时,就在结算环节设置障碍,与此同时又同承运人勾结无单放货,致使出口货款两空。
二、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
出口商(委托人)和货运公司(代理人)之间的合约签订之后,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委托人的方面来看,出口商一般不会参与货运公司日常经营,因此很难掌握其经营状况,出口商得不到信息的及时反馈,他们只能通过一段时间后货运公司的行为后果,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个过程中,时间滞后的问题可能会给出口商造成不利的后果。即使出口商此时撤销合作,经营损失也无法挽回,而且在以后的贸易交往过程中,依然无法辨认代理人的优劣。由此可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合同签订后道德风险存在。委托人应该设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去满足代理人的利益需求,从而减少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使得双方能够实现共赢。
(二)制度缺陷
1、信用证交易制度的不完善
信用证集合结算和融资两项业务为一体,“以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即直接由银行进行凭单付款,既对融资提供了很大便利,又缓解了进口商和出口商的相互信任问题,但也给贸易各参与主体带来了风险。信用证的风险在于,即使是显而易见的违法与欺诈,人们仍然显得无能为力。信用证独立性原则好像双刃剑一样,既在加速信用证运转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又成为了信用证道德风险的根源。
2、WTO争端解决机制本身的缺陷
WTO争端解决机制本身的缺陷也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生。虽然加入WTO后,要求各国家遵循平等的地位,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依靠自己经济大国的地位,超越以权力政治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施加经济压力,使得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当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收到损失时又难以通过国际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纵容了发达国家的进口商的。
(三)国家道德风险
国家道德风险是指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出口商由于受东道国政治因素的影响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道德风险是出口商遇到的最无奈的道德风险,例如无条件国有化,此类风险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性,原因是贸易所在国的政局突变、政权更迭、政策及其不稳,又加上叛乱、战争和恐怖主义等因素,均会对出口商造成损害,风险极大,弄不好血本无归。监管不到位。
相关政府和组织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也是国际贸易中道德风险问题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国际贸易道德风险具有国际性,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交易主体至少要牵涉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者地区,由此产生的提单、合同欺诈案件同时跨越了国界,国际协调难度很大,国际司法协助不力,往往让诈骗方逃脱法律的惩罚。
三、出口商防范道德风险的策略
出口商采取一些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事前的规避与化解,可以降低国际贸易中遭受的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
(一)来自进口商的道德风险的防范
1、选择资信良好的进口商
知名度高、实习雄厚和信誉好的企业,不仅在业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更重的要的是交易双方相互信任,将交易的风险尽可能的降低,尤其是初次建立业务关系时候,选择资信良好的进口商作为交易对象是相对比较保险的。我们可以通过借助一些平台,比如向国际银行、商务机构或者专业的调查机构进行咨询,全面了解进口商的信用状况、公司文化、银行账户信息、管理模式等等,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他们进行信用分级评估。
2、加强信用证“软条款”审核
在签订合同前对信用证的审核加强力度,尤其是辨别信用证“软条款”。要做到认真审核,留心信用证的每一个细小条款,不给任何“软条款”留下可趁之机;通过要求进口商选择资信良好的开证行,为防止“软条款”的出现加上第二道保险;第三方引入担保人,并在相应的机关进行公证,从而给出口商定心丸;针对有些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贸易壁垒,出口商就要提前争取同意由我国的商检机构来检验商品,从而掌握贸易的主动权。
(二)来自银行的道德风险的防范
1、选择资信良好的银行
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起到了很重要的连接作用,既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融通资金,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信用证重要条款是否暗含“软条款”等隐藏的危机,因此,选择资信良好的银行给我们的收汇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障。为此,出口商应重视开证行的资信调查,选择信誉良好的银行。出口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刻要求进口商尽量选择排名靠前的银行作为开证行,依靠这些银行的声誉和经验给自己的安全收汇把好关,维护自己的权益。
2、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国家层面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通过扩大贸易空间,在政府、企业和银行之间搭建公共风险网络联系和信任连接,只有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才能使得我国出口商的对外贸易更安全、更持久,有利于防范国家道德风险。
(三)来自承运人或货运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的防范
1、采用电子提单
采用电子提单,利用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通过电子数据记录了提单流转的过程和收发货物的程序问题,实现了透明运输,阳光交易,大大减少了无单交货的道德风险。
2、完善提单制度
道德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就来源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治标就要治本,防范来自承运人或货运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的根本办法就是完善提单制度,根据提单本身特有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使之能够根据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需要,制定出符合国际贸易市场的监管法律。因此,为提单交易提供完善的法律规范和保护势在必行。
总而言之,出口商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在出口贸易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会给出口商带来不可预测的损失,出口商在国际贸易中要选择信誉良好的进口商、资信良好的银行,要加强信用证的编制和审核,防止“软条款”的出现,才能有效地防范与规避道德风险。(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殷丽丽.金融危机中的道德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2]魏卓明.我国出口商道德风险的根源探析[J].商业文化,2011(11).
[3]何莹莹.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的风险研究[J].中国商贸,2013(26).
作者简介:华育涛(1973.6-),男,河南省商水县人,讲师,研究生,周口师范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