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扶贫的“塔沟村版本”
2016-05-20刘海波顾传惠吴晓序
刘海波+顾传惠+吴晓序
3月27日,星期天。春风吹拂,阳光明媚,正是开展农事活动的好日子。刘耀宗、白艳坤和敖志东三人牺牲休息日,一大早就来到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胡麻营镇塔沟村残疾村民张连学家中,坐在马扎上聊起了家常。
“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你(因残疾)下不了地,情况特殊,你放心,我们会通过保障兜底让你吃饱穿暖,保证你在脱贫路上不掉队!”老实憨厚的张连学听到这番话,像吃了定心丸一般,连声说“谢谢”。
在塔沟村,像张连学这样因失去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外出务工而实现脱贫的共有3户,刘耀宗他们将对这些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这是精准扶贫中“五个一批”中的措施之一。
今年55岁的刘耀宗,是丰宁检察院驻胡麻营镇塔沟村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兼任第一书记,他和白艳坤、敖志东接受任务驻村扶贫以来,仅20多天时间,就走遍了塔沟村的家家户户。塔沟村共有5个居民组、268户、908口人,全村现有耕地1020亩,去年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2510元。对于全村识别出的105户贫困家庭、379名贫困人口的情况,他都熟记于心。如何让这些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刘耀宗和工作组成员最牵挂的事。
脱贫,最根本的是要靠自力更生,靠内生动力。因此,对于大多数贫困人口来说,有劳动能力就好说,但上什么产业比较稳妥呢?通过走访征求意见,与村干部、村民共同谋划,刘耀宗他们最终确定了以土地流转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为主导的脱贫思路。
3月初,河北承德九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每亩地1000元的租金,以10年为租期,与塔沟村签订了394亩土地流转合同发展现代农业,计划建设400个蔬菜种植大棚,全部种植西红柿,公司安排技术人员跟踪指导,承诺产品包销。这样一来,该村一直种传统玉米棒子的方式将被打破,农民成了挣三金(土地租金、打工薪金和股金分红)的产业工人。消息传到村里,村民们有的高兴,更多的表示怀疑。哪里有这等好事?会不会中途变卦?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耐心解释,尤其是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村民们的心才踏实下来。
村里还有另外一种人群,他们有劳动能力,但因家中有老人需照顾而不能外出务工,缺乏经济来源,对于这样的贫困家庭,又该如何扶贫?工作组想到,给钱好比“输血输氧”,只能救一时,要改“输血输氧”为“造血生氧”,才能彻底脱贫。该怎么帮助他们呢?驻村工作组逐家逐户走访,认真了解实际需求,根据需求来安排合适的脱贫方式。
村民张金香眼看着别人外出打工,可家中有老人需照顾,家庭人口又多,仅靠种地的微薄收入,日子过得颇为艰难。当工作组来到她家时,张金香说:“你们门路广,能不能帮我们争取点扶贫款,我想养蜂。”刘耀宗把张金香的要求记在了笔记本上:“行,我们帮你们跑养蜂证,然后看看贷款怎么走。”
在塔沟村,像张金香这样的情况有14户。刘耀宗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不管是哪类贫困户,都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分户采取不同扶贫方案,一户户地扶、一个个地帮,驻塔沟村扶贫工作组的扶贫蓝图看起来不整齐划一,但却切合实际。刘耀宗说:“要帮,就帮到实处,就不能怕麻烦,就要按贫困户的意愿来,就不能搞强迫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