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初探
2016-05-20王成国
王成国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语言,提高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并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前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所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及特点展开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3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9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属于一种语言教学,而同时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运用教学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并通过教学语言的启发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是其根本的途径。因此,掌握教学语言的特点及有效的应用技巧,并通过教学语言的良好运用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合理化的调整,教材内容与以往相比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同时新教改的实施,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的束缚中,要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与引导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方面,还担负包括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交际、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与道德习惯等在内的重要使命,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良好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表达,同时,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还能够引领学生把握语文教学素材的重点,更深入地理解教材语篇及课外教学素材所蕴涵的深刻内涵,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尤其对于一些古代优秀的经典作品,可以通过学生对其蕴涵优秀品德、文化、思想等的深入理解,来帮助学生提升道德素养、审美水平和艺术情操,进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与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
(一)情感性
情感性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师生间的交流不仅仅在于语文知识与教学内容的传授,更在于情感方面的交流,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精神与情感层面正处于不断地积累与丰富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情感的引导与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把握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引导,通过富于情感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感染和熏陶,引领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艺术性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艺术启蒙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语言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也是重要的艺术载体,优秀的语言作品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艺术享受。对于小学生而言,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往往是其接触和认识语言艺术的最初途径,这对于培养小学生艺术感知与认知能力是极为关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从学生能够感知与理解的程度着手,使学生欣赏到语言的艺术美,并逐步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
(三)规范性
“规范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所必需的特点,对相关从教人员的教学用语提出了相应的、必要的要求,是其进行教学语言选择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参考依据。教师对小学生而言,可谓是能力与智慧的化身、是无所不能和无比神圣的存在形式。正因如此,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受着教师行为的影响,教师语言更是直观而直接地作用于学生观念并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规范性语言的必要性。
(四)可接受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决定着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较为有限,对于较为复杂、抽象的语言表达还不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的能力与心理发育特征出发,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应尽可能以简短、明晰的单句形式为主,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语言认知与理解能力水平,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接收和理解教学语言所要传达的信息。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切身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变对话的方式,以学生之间对话的模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进行教学语言的设计与应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确保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良好发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五)生动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兴趣引导是极为重要的,小学生的年龄段决定其专注力相对较弱,同时理解认知能力相对不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语文知识与内容,这对语文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结合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创新,如将教学内容中出现的动物、植物、事物等进行拟人化表达,增加语言表达的趣味性,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借助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使表达更加形象并更具感染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及身心发育的实际特征,加强对教学语言的特点分析与把握,并通过富于情感性、艺术性的,学生易于接受的,生动、规范的教学语言的有效运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水平,也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