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2016-05-20何静
何静
摘 要:创新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重组、加工,迁移到新知上,创造出新的设想、新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数学课堂;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23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75
教育者要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景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笔者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敢于放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陈旧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放手,要舍得放手,要敢于放手,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思考的平台,让几个“臭皮匠”合伙解决一个问题,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调动起来,因为轻松开放的心态更利于思维的拓展。而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也可以得到提升。且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小组的成员之一,本题的解法自然会让该小组的成员印象深刻。例如,在教小数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这一方式。因为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一样: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开始计算。但它们又不完全一样,因为整数的数位对齐指的就是末尾对齐,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式,但在小数中这一说法就行不通,要保证小数的数位对齐,就得要小数点对齐。因此,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怎样打破呢?教师在黑板上出如下几题:214+52,35+144,35+46,0.24+0.78,0.55+1.23,4+1.2,1.22+0.5,
1.38-0.7。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算出它们的正确答案;2.交流各自的算法,如有不同,组内互相交流解决;3.思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异同;末尾对齐就是数位对齐吗?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任务结果。在这样一个人人参与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通过互相交流的形式已突破了难点、掌握了重点。
二、学生要学会“偷懒”
这里的“偷懒”,指学生在解题时会用最简方法。学生会“偷懒”了,他就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他就会去享受这个过程,就会去不断地创新、超越自己。在教学中应随时随地地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呢?”“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思路呢?”逐渐由教师的提示变为学生自发的思维方式。怎样培养学生的“偷懒”意识呢?例如,在教学小数简便计算时,我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下面这个题目:一个水果店运进一些水果:苹果每斤2.5元,运进了78斤,香蕉每斤2.2元,运进了25斤,求运进这两种水果共花了多少钱?学生很快就列好算式,按运算顺序计算出了正确结果。但没有人想到简算的方法。我就在黑板上写了这两组算式:2.5×78与25×7.8;2.2×25与22×2.5,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很多学生在认真观察过后,恍然大悟,原来2.5×78+22×2.5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这是一种转化思想,这种思想在解题中经常被用到,如果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这种思想,那么,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就被打开了,在遇到难题时他就会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不知为知之。
三、学生要学会操作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手脑齐动的机会,鼓励他们手脑齐动,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许多学生在课前都已经记住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一结论,只是一知半解。因此,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验证这一结论,并活学活用。课上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小组讨论怎样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学生的手、脑、嘴并用,完全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后我抛出这样的问题:“一个锐角三角形被裁成两个小三角形后,它的内角和一定小于180度吗?”学生猛地一听这题懵了一下,过了3秒全班齐声说:“不是,还是180度。”可见,通过操作,学生彻底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综上所述,可见创新并不能教,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