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生习作教学

2016-05-19余美青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习作文章同学

余美青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可见,小学习作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尽量语句通顺地写出真情实感,教师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重视挖掘身边的习作素材

学生之所以不会写作文、害怕写作文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事实上,小学习作文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读后感几种。可以说任何一篇文章学生都有写作素材,只不过学生不会挖掘经历过的事、欣赏过的景,不会发现身边存在的人与物的写作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点拨,特别是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

一次课堂作文——“一件令人难忘的事”。简单的引导后,孩子们开始写了。可还有十几位同学愁眉不展,有的同学眼泪都掉了下来,原因是不知写什么。看着江允棋同学,笔者眼前浮现出一年前他因贪玩索要同学一百元钱被笔者发现后及时教育,并替他还给同学一百元钱的事。笔者对他耳语几句,他立刻会意,奋笔疾书起来。

点拨几个之后,笔者请其他同学来帮忙。果然,几分钟的时间,那些苦于没有素材的同学不但找到了素材还有几位同学写得很精彩。当然,有时候一些习作要求写的内容有些学生确实没有体验过,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造条件,这样学生才可能写出真实的文章来。

二、重视习作后的评价与修改

大部分教师很重视习作前的指导,一篇习作指导一节课。不少教师还有读范文的习惯。结果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很少。有的学生还会把教师读的范文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写下来。

事实上,习作前,教师指导得越详细越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们要淡化习作前的指导而重视习作后的讲评。习作后,教师们要以赏识的目光认认真真地批阅学生的习作,细心地捕捉学困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赞赏。学生习作中好的有灵气的东西以及习作中存在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同时记录的还有学生的姓名。

讲评时,教师可以将习作中出现的好的现象一一罗列出来给予表扬。学困生文章中的一两处哪怕是极小的闪光点也要提出表扬。学生从习作中得到认可他们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当然,光是表扬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习作中获得进步,体验成功。习作讲评课上,教师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从各种问题习作中挑出最有代表性的习作,带着学生一起读,请学生提出修改意见。交流后,请学生当场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要帮助修改困难的同学。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哪怕他们改得不是很好,只要认真去写了,认真去改了,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与肯定。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教师坚持正确的引导,时刻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尊心,学生就会逐渐爱上习作。

三、重视奖励机制的设立

要让学生喜欢习作,教师们还要做个有心人。教师要在班级举行各种习作方面的竞赛,如每次习作后,不同档次的习作能获得不同颗数的星星。学期结束时,比一比哪位同学的星星最多。每学期,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两本作文集,作文集分两类,一类是优秀习作,一类是进步习作。教师一定要争取让每位同学至少有一篇文章刊登在班级习作集上。平常学习中,孩子们总是阅读作家的作品,当他们拿到自己的作品时,会是怎样的兴奋、激动与自豪呢?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篇习作改完教师们可以评出平均分最高的一组为习作能手组。组里每位同学可以一次性加三颗星星,每人还获得批改下一次习作的资格。改得好的同学能获得一张奖状。别看几角钱的奖状,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是有吸引力的。观察发现,一些集体荣誉感强的孩子总会提醒、帮助组里落后的同学更好地完成习作。不可否认,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与指导,学生更容易接受。

学生能否写出好的作文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乐于习作;相反,学生则苦于习作。因此,教师要以赏识的目光、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等待学生的进步。相信,在教师的细心呵护下,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五一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习作文章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习作展示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